Thunderbolt 的傳輸介面革命:8大觀念解析、雙向10Gb/s 速度精彩實測

ADVERTISEMENT

10Gb/s大頻寬完全體驗

去年介紹Thunderbolt的時候,受限於只有Mac OS環境的軟硬體,因此沒能以大家熟悉的模式進行體驗。雖然如此,當時簡易測試得到結果,還是讓人相當驚喜。現在終於等到它登陸PC,接著就來看筆者怎麼惡搞把玩吧!

固態硬碟大軍伺候

這次測試採用Asus P8Z77-V PREMIUM主機板,另外搭配Promise Pegasus R4磁碟陣列,以及LaCie Little Big Disk這2款外接儲存裝置進行。前者為4bay設計機種,取得空機並且自行加裝固態硬碟,後者則是出廠預設2顆120GB容量的Intel SSD 320固態硬碟。

為挑戰Thunderbolt極限,另外借來6顆Memoright FTM Plus冠軍碟固態硬碟,以確保不會產生速度瓶頸,其中3顆安裝於測試平台,另外3顆裝設在Promise Pegasus R4。其中由於Z77晶片組只有2組SATA 6Gb/s連接埠,所以主機板的第3顆固態硬碟,是連接在Marvell磁碟控制器上。

處理器 Intel Core i5-2500
主機板
Asus P8Z77-V PREMIUM
記憶體
Kingston HyperX DDR3-1600 2GB x 2
硬碟

OCZ Agility 3 240GB(系統碟)
Memoright FTM Plus 120GB x 6

Thunderbolt裝置

Promise Pegasus R4
LaCie Little Big Disk

電源供應器
OCZ OCZ-ZS750W-EU/UK
作業系統
Windows 7 Ultimate x64

單槍匹馬比速度

一開始先檢視基本盤效能,也就是單顆固態硬碟的表現,以做為對照組數據。ATTO Disk Benchmark循序測試部分,不意外的是Z77晶片組原生控制器跑最快,Marvell 88SE9230則是緊追在後。當移駕到Promise Pegasus R4上面,讀取仍然可以達到500MB/s,但寫入大幅降低40%,只剩下300MB/s左右。至於無法拆換硬碟的LaCie Little Big Disk,出廠預載固態硬碟有讀240MB/s、寫130MB/s左右的速度。

CrystalDiskMark部分只刊出預設隨機亂數模式的數據,因為這和後續資料傳輸實測結果比較能夠接軌。這階段Promise Pegasus R4寫入速度和Z77相近,反觀Marvell 88SE9230倒退嚕的不到140MB/s,稍微落後約莫40%。加以分析沒有登載出來的循序模式數據,結果顯示Promise Pegasus R4寫入速度確實是慢了點。

Thunderbolt 的傳輸介面革命:8大觀念解析、雙向10Gb/s 速度精彩實測

Thunderbolt 的傳輸介面革命:8大觀念解析、雙向10Gb/s 速度精彩實測

單碟基本效能測試:目前最能夠發揮SATA 6Gb/s介面實力的,還是晶片組原生內建控制器。

10Gb/s挑戰成功達陣

再來利用Windows 7動態磁碟功能,為測試平台與2款外接儲存裝置,組建相當於RAID 0的等量磁碟模式。這時候Z77繳出1.2GB/s循序存取速度,未刊載的8192KB單位測試數據顯示,最高速度達讀1559.9MB/s、寫1303.0MB/s。至於隨機存取則是有讀1046MB/s、寫469.4MB/s表現,在後續的裝置測試階段裡,速度應該是足以和Thunderbolt理論頻寬匹配。

那麼Thunderbolt到底有多快?Promise Pegasus R4帶來930.2MB/s讀取速度表現,其實測試搞了老半天,為的就是求得這結果。途中做了點小惡搞測試,讓2個裝置同時間進行一樣的測試,取數值較高的傳輸速度來看,總和值達897.9~1032.4MB/s之譜。這也許不是很精準的數據,但如同先前對USB 3.0的測試一樣,就是要撐爆頻寬極限。

無論如何,Thunderbolt標榜的10Gb/s頻寬,換算下來是1000MB/s,基於種種變數當然很難實測到那數字。因此超過900MB/s已經代表有9成多的達成率,算是圓滿的結果了!

裝置串接測試:訊號延遲影響難以觀察

打完收工?別急,下方圖表還包含了串接測試結果,以觀察訊號延遲對速度的影響。由於這裝置驅動程式層面因素,目前只能先接LaCie Little Big Disk再串Promise Pegasus R4,數據顯示Promise Pegasus R4在串接模式下是有稍微慢一些,LaCie Little Big Disk則是不減反增。

仔細比較數據可以發現,差距最多就3%左右而已,用正常測試誤差來解釋應該不為過。從結果論來說,訊號延遲對速度的影響,很可能是微乎其微。這也相對代表,一般測試手法與軟體,不見得是驗證訊號延遲的合適方式。筆者認為大概要科學一點,使用儀器量測才能得到正確結果。

Thunderbolt 的傳輸介面革命:8大觀念解析、雙向10Gb/s 速度精彩實測

Thunderbolt 的傳輸介面革命:8大觀念解析、雙向10Gb/s 速度精彩實測

最大速度挑戰測試:現階段還不容易測試驗證,多個裝置串接的延遲時間會對速度造成什麼影響。

(後面還有:更多傳輸速度實測、結論)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8439b1ff40299d1c37b154ca9f48624b?size=48&default=wavatar
1.  Hank (發表於 2012年9月21日 13:56)
這東西大概會淪落到跟 1394 一樣的地步吧...
neco
2.  neco (發表於 2012年9月21日 14:34)
還是有差,IEEE 1394主推是蘋果(1980年起)
所以在PC平台上都需要加裝3'Party的chip才能push
雷球是INTEL推的,都給他包在PCH內了
只需要拉出現路連接connecter就會動了
光是成本以及佈線考量就贏不少,且電器特性的部分也更簡單了
三十二朔月
3人給推

3.  三十二朔月 (發表於 2012年9月21日 15:33)
※ 引述《Hank》的留言:
> 這東西大概會淪落到跟 1394 一樣的地步吧...

Intel表示:逼筆電OEM廠強制搭載╮(╯_╰)╭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