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家與N家在歷經多年的軍備競賽後,終於由 Nikon D600 搶先攻下平價全幅市場。本機以逼近專業等級的規格及平實價位,釋出了滿滿的誠意。對於準備踏入全幅機海的業餘玩家們,D600與準專業的D800,有哪些差異呢?以下就從選單、ISO、人像、室內各項評比測試,提供心癢難耐的準用家們參考。
快速目錄
- D600、D800外觀比較
- 兩兄弟的介面選單有差嗎?
- D600、D800的快門聲,哪個比較悅耳?D600的連拍表現如何?
- D600、D800在ISO、室內、室外表現
- D600大量實拍照:正妹、風景、建築物…
這些年來,Canon與Nikon兩大相機廠商相互拉鋸與競爭,活絡了攝影市場,尤其在轉入數位後,更顯而易見。先來歷史回顧,由2003年開始只是缺乏先天優勢的Nikon,在Full Frame市場中陷入與龜兔賽跑相似的局面,直到2007年Nikon D3發佈後,作風保守的Nikon才追上135全片幅市場,爾後可見兩大相機廠商,繼續致力於初階、中階甚至高階專業機的開發,試圖再次拉開距離。現在,D600的出現,讓急於解放「視野」的玩家們,在預算與需求中取得平衡之餘,使D600部份性能直逼專業機等級。只是,實際操作上給人的感受究竟如何呢?
操作性與選單有差別嗎?
握持時能感覺D600的把手較深、機背握持處的曲線較為隆起,而這些都是為了降低因為體積縮小,所帶來的握持穩定、舒適度等問題。身為女性的小編,在剛開始使用時稍顯卡手,隨著長時間使用後才發現此設計平衡手部負擔,才逐漸體會原廠的用心。按鍵操作上,為考慮APS-C玩家的無痛升級,甚至是新手能快速上手,將D800右側的ISO、BKT、WB等快捷鍵,換上A/S/P/M及情境模式等拍攝轉盤。
▲雖然小紅褲改成回力標,不過定睛細看後,可見D600的設計完全貼合前轉盤,減少此區塊容易剝落的問題。(左:D600、右:D700)
▲D600外接把手的連接埠子,可將電池蓋卸下安裝MB-D14把手。
▲MB-D14把手。
▲為了因應縮減體積後還能保有握持穩定度,D600背部曲線較突起。
▲D600內建紅外線搖控,可搭配日後ML-L3搖控器操作。
至於二哥D800身上有的自定義鍵(景深預覽/Fn)、微時攝影、HDR高動態範圍、多重曝光、D-Light等等,也都整套移植在D600之中。選單部份,也僅取消D800的觸發AF。
▲D600與D800的infro。需要按兩下info後,才可調整畫面的快捷功能。(左:D600、右:D800)
▲D600支援雙SD插卡,在選單中,僅供「指定插槽2記憶卡」的設定。不過小編覺得,這樣的設計業餘玩家比較方便,有比較不會被搞混的感覺。(左:D600、右:D800)
▲閃光燈同步速度上,D600最高可達1/250秒,D800則是1/320秒。(左:D600、右:D800)
▲選單頁面一覽。(左:D600、右:D800)
▲D600的拍攝選單中,仍保有邊暈控制、ISO感光度設定、多重曝光、間隔定時拍攝、或是微時攝影功能。
▲D600內建19種情境模式,將拍攝轉盤旋至SCENE後,撥動前轉盤,便可選擇情境了。
延伸閱讀:
2012 全片幅 DSLR 規格比較,5D3、6D、D800、D600、A99 你選哪台?
Hasselblad 與 Sony 聯手合作, Lunar 微單眼初登場、相機界的手作精品
Canon 新機發表,G15 望遠端也有 F2.8 大光圈,S110 內建 Wi-Fi 分享
Panasonic GH3 旗艦 M4/3 發表,有 Wi-Fi、72Mbps位元率錄影
(後面還有:D600連拍、D-Light表現、錄影表現)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