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ADVERTISEMENT

在Apple使用「i」為產品命名後,許多廠商群起效尤,紛紛跟隨此波潮流,而「New」這個單字也碰上了一樣的命運,成為許多產品後繼機種的修飾字。New Razer Blade的平台升級為Ivy Bridge,顯示晶片則升級為GeForce GTX 660M,Switchblade UI功能相當豐富。

尺寸不變效能更強

New Razer Blade的尺寸與前代機種相同,產品外觀與配置如出一轍,但其平台從Sandy Bridge世代進化為Ivy Bridge,處理器從雙核心、Turbo Boost時脈為3.5GHz的Core i7-2640M,一舉躍升至四核心、3.2GHz的Core i7-3632QM,顯示晶片則從NVIDIA GeForce GT 555M升級至GeForce GTX 660M,其效能的增進可想而知。

在連接端子部分,受益於Ivy Bridge平台的優勢,機身上3個USB端子全數升級為USB 3.0,比起上代機種中有2個端子僅為USB 2.0,能夠帶來更快捷、方便的應用。影音端子則維持與上代機種相同,具有1個HDMI 1.4,以及1個3.5mm耳機、麥克風雙用端子。整體來說除了重量從2.92kg微幅上升至2.99kg外,規格的提升令人滿意。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New Razer Blade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New Razer Blade的3個USB端子接支援USB 3.0,顏色為代表Razer的綠色,而非USB 3.0慣用的藍色。

獨家UI讓操作更方便

New Razer Blade同樣搭載了Switchblade UI,具有10顆可自行定義圖示的動態按鍵,以及小型觸控螢幕,除了可以當做傳統觸控板、九宮格數字鍵使用外,還能執行各式App與套用遊戲專用的範本,功能相當廣泛。

Switchblade UI的螢幕尺寸約為4.1吋,支援多點觸控,內建瀏覽器、Gmail、FacebookTwitter等快捷鍵,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觸控螢幕瀏覽網頁與社交網站,但是筆者實際操作時,覺得螢幕尺寸會讓閱讀有些吃力,而且其雙指縮放的靈敏度不是很好,操作體驗並不是十分流暢。幸好Switchblade UI還內建幾個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App,使用者可以在觸控螢幕區域使用碼錶、時鐘等功能,也可以直接錄製巨集,並將錄製好的範本套用於上方動態按鍵。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Switchblade UI平時可當作觸控板使用,其多點觸控除了方便App操作外,對於Windows 8也很實用。

擷圖、快捷鍵超實用

Switchblade UI的擷圖功能,是筆者認為最實用的功能之一。以往使用擷圖軟體進行擷圖時,往往無法得知結果是否就是我們需要的,所以時常需要跳出遊戲查看抓取的圖片是否正確。使用Switchblade UI內建的擷圖功能只需進入screenshot app之後,動態按鍵會自動切換為擷圖熱鍵,在擷圖後觸控螢幕會顯示預覽,供使用者確認。

在遊戲快捷鍵部分,內建了上古卷軸5:無界天際、絕對武力、絕地要塞2、戰地風雲3等遊戲的範本,當使用者載入各範本之後,動態按鍵就會切換為各種不同的快捷功能。以絕對武力為例,快捷鍵預設為購買彈藥、武器、丟棄武器、選擇武器等功能,動態按鍵也會顯示對應的圖示,操作相當直覺。對於非內建範本的遊戲,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設定動態按鍵的圖示,以及對應的快捷鍵、巨集。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此為Switchblade UI內建的絕對武力範本,使用者能夠以動態按鍵上的圖示分辨快捷鍵功能。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在鍵盤最右下角有顆Razer鍵,其功能等同Switchblade UI的home鍵,可以直接切換回觸控板功能。

Full HD遊戲不是夢

筆者以New Razer Blade以及GIGABYTE P2542GMSI GT70等遊戲筆電進行比較,後兩者的處理器皆採用Turbo Boost時脈為3.3GHz的Core i7-3610QM,比New Razer Blade的處理器高出100MHz。在Cinebench測試上就能看出差距所在,三者多核心圖形渲染分數分別為5.84、6.23、6.24分,雖然不同處理器的時脈差距只有3.03%左右,但是效能表現卻差了6.34%,表現並不是十分突出。

在顯示晶片方面New Razer Blade與P2542G採用GeForce GTX 660M,GT70則採用更強悍的GeForce GTX 670M,在Unigine Heaven測試中(解析度1280 x 720,其餘設定皆為預設值),三者的成績表現分別為59.73、59.53、71.07幀,表現符合預期。

此外筆者也以Street Fighter IV、Biohazard 5等遊戲進行測試,在1920 x 1080解析度下,2款遊戲的FPS表現分別為136.6、77.07幀,可見New Razer Blade效能足以負擔Full HD遊戲需求。比較可惜的是,在燒機測試一段時間後,New Razer Blade的置手板區域會變的有點熱,雖然不至於造成傷害,但是筆者個人感覺溫度已經超過舒適之限度,可能不是那麼適合長時間玩遊戲。

重量平衡為優勢

雖然說New Razer Blade的重量高達2.99kg,比P2542G的2.6kg還重,若不考慮隨時將筆電帶著,而只是在幾個定點間移動的話,這個重量還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是New Razer Blade的整體行動力還是不及格,在螢幕背光亮度最大的情況下,使用內建顯示連續播放720p影片的時間只有1小時58分鐘,若是玩遊戲的話,一定會縮短續航時間。

截至目前只有前後2代Razer Blade筆電採用Switchblade UI,但Razer自家噬魂金蠍鍵盤也具有相同功能,降低了Switchblade UI的獨特性,不過筆者認為New Razer Blade最大的缺點仍出在於價格太貴,近2,500美元的售價折合新台幣約為72,500元,相信負擔得起的人應該不多。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雖然其變壓器輸出功率達120W,但是尺寸仍比多數90W變壓器小,可以降低攜帶時的負擔。

產品資訊:

  • 處理器:Intel Core i7-3632QM(2.2GHz)
  • 記憶體:DDR3-1600 4GB x 2
  •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GTX 660M
  • 螢幕尺寸:17.3吋(1920 x 1080)
  • 硬碟容量:500GB(7200RPM) + 64GB(SSD cache)
  • 優點:Switchblade UI功能豐富
  • 缺點:置手板區域溫度偏高
  • 建議售價:2,499.99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2,500元)
  • 廠商資訊:Razer ((02) 2571-4991)

延伸閱讀:

筆電怎麼重灌比較好?不重灌怎麼調校?調校有效嗎,實測給你看

筆電內部積灰塵很可怕!教你完全拆解,進行清潔不求人

專訪 Razer CEO 陳民亮,Razer Edge 遊戲平板 + 搖桿背板動手玩

msi GT70 高規 Ivy Bridge 遊戲筆電評測:內建多項自家優化技術

Gigabyte P2542G Ivy Bridge 遊戲筆電登場

9台 Ivy Bridge 筆電大會戰,哪台 Core i7 筆電是你的菜?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New Razer Blade:多變觸控板遊戲筆電,效能再升級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