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ADVERTISEMENT

華碩在今年度推出的 ROG 系列主機板中,新增了 1 款低階產品 Ranger,但同時也取消了另一旗艦產品 Extreme,也就是說這一代的 Z97 晶片組,將會由 Formula 取代 Extreme 成為新旗艦。而這也是該系列的終點站,將囊括目前所有 ROG 系列產品上的功能、特色,同時也延續上一代 Formula 的 CrossChill 複合式 MOSFET 散熱器。

主機板中的傳奇代表

華碩 ROG 玩家共和國系列(Republic of Gamers),最早推出產品可以追溯至 Intel P965 晶片組世代的 Commando,該系列由玩家的意見來主導產品設計。對於主機板設計上面的缺陷,可以改進的部份、缺少的元素,還有主機板 BIOS 超頻調教與強化,這些都是藉由玩家實際使用後的意見反饋,於開發過程中調整設計來符合玩家心目中的需求。這種方式除了可以快速改善產品中的缺點,同時也可以加入對於玩家便利、使用性高的客製化功能,造就了 ROG 系列成為一個傳奇性的代表。

Maximus 系列,Intel 晶片組專屬代號

從 Commando 系列後,隨之推出的即為第 1 代 Maximus 系列產品,也就是 Intel X38 晶片組。不過這邊就必須要提到一個小插曲,按照目前華碩的產品命名定義,應屬於 Intel P、Z 系列個人用主流級平台產品,而非 Intel X 系列個人用效能級平台產品。也就是劃分為 P、Z 系列晶片組將會使用 Maximus 系列產品名,而 X 系列晶片組則是使用 Rampage 系列產品名。但在 X38、P35 晶片組世代則是比較混亂的過渡期,X38 晶片組使用了 Maximus Formula、Maximus Extreme,而 P35 晶片組則是變成了 Blitz 系列名,同時也是僅此 1 代的絕響,從此華碩就沒有再使用過 Blitz 系列。

而 Maximus 系列也從 X38 晶片組的第 1 代,歷經 P45、P55、Z68、Z77、Z87 等晶片組,到現在的 Z97 晶片組已經發展至第 7 代。當然產品設計隨之演進也漸漸趨於完善,如過往的複合式散熱設計,結構從半調子慢慢進步到被玩家認可實際可用,視覺設計上也增加不少專屬特色。

Maximus VII Formula 設計理念

Formula 設計理念屬於較中庸的多元發展,更精確一點來說的話,Formula 主要設定客群為遊戲玩家。主機板設計上面則是針對音效、網路的部份著墨部分較多,不同於 Extreme 專注於極限超頻、Gene 專職 MicroATX 小型電競主機、Impact 主打 mini-ITX 市場、Ranger 低價位搶市的定位。不過由於這一代並不會推出 Maximus VII Extreme,所以在 Formula 上面能看到以往 Extreme 才會有的 BIOS 獨特調教功能,而且產品設計也融入極限超頻元素。但針對遊戲玩家所做的音效、網路設計仍然完整保留,也就是說這張主機板是目前集超頻與遊戲於一身的集大成作品。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Maximus VII Formula 一樣採用紅黑配色。(點圖可放大)

8 相處理器、2 相記憶體供電迴路

在處理器供電迴路上,Maximus VII Formula 採取 8 相數位電源設計,使用 Digi+ ASP1257 這顆數位電源控制器,搭配 8 顆 IR3535 MOSFET Driver,MOSFET 則是由德州儀器所生產 Ti CSD87350Q5D NexFET,單相負載能力為 40A。這個方案與上代產品相同,另外也與目前推出的 Ranger、Hero、Gene 所使用的方案一樣。

電容濾波部分,高壓輸入濾波由 8 顆日系尼吉康 FP10K 270μF 電容,搭配 8 顆 BlackWing 電感並聯組成。輸出濾波則是 6 顆 FP10K 560μF 電容,搭配 7 顆 FP10K 110μF 組合而成,並沒有採取固態電容混合鉭質電容的設計。

12V 輸入部分則是由 EPS 8pin + 4pin 並聯組合而成,不過只有 1 顆輸入電感,並沒有採用獨立輸入電感的方案。這一點雖不影響使用,但是在同級產品 EVGA Z97 Classified 上可以看到更完整的方案,採取雙輸入並聯的目的是減輕壓力,避免負載電流過高而熔毀。

記憶體供電迴路則是 2 相設計,主控晶片為 Digi+ ASP1103,搭配 2 顆 Ti CSD87588N NexFET。輸入濾波則是 2 顆 FP10K 560μF 電容,加上 2 顆 BlackWing 電感,輸出濾波則是 5 顆 FP10K 560μF 所組成整個迴路。而 ATX 24pin 的部份則是沒有輸入濾波電容,另外不管是 ATX 24pin 還是 EPS 8 + 4pin,都是採用空心的金屬針腳,並未針對極限超頻而更改為較耐電流的實心設計。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黃框:Digi+ ASP1257、綠框:12V 輸入電感、淺藍框:高壓輸入濾波電容、紅框:Ti CSD87350Q5D NexFET、藍框:輸出濾波電容。(點圖可放大)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紅框:IR3535 MOSFET Driver。(點圖可放大)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黃框:Digi+ ASP1103、淺藍框:高壓輸入濾波電容、紅框:Ti CSD87588N NexFET、藍框:輸出濾波電容。(點圖可放大)

PCH PCI-E 通道分配,複雜且共用關係眾多

上一代產品 Maximus VI Formula,PCI-E 通道分配並不會太過於複雜,且並沒有過多的共用通道的設計。不過在這一代產品上,可以發現共用通道設計之外,還出現非常複雜的關係。

不管是 Z87 或者是 Z97 晶片組,原生具備的 PCI-E 通道數量都是只有 6 條,理論上最大可以達到 8 條,差異是其中 2 條得透過 Intel Flexible I/O 切換而來。也就是說從 6 個 USB 3.0、6個 SATA 6Gb/s 之中,任取 2 個轉換為 PCI-E 通道,這一點也是目前 Z97 晶片組面臨到通道數量吃緊的主要原因。反觀 Z77 晶片組,是為原生 8 條 PCI-E 通道,並沒有這個切換的關係式。

Maximus VII Formula PCI-E、SATA 6Gb/s、USB 3.0 切換關係:

PCH 原生 6 條 PCI-E 通道

PCI-E #1 接 Intel i218V 提供 GbE 網路

PCI-E #2、3 入 PCI-E x4 插槽,提供 PCI-E x2 前段頻寬

PCI-E #4、5 入 Quick Switch #1 轉 ASMedia ASM106SE 提供 SATA Express 或 PCI-E x4 插槽,提供 PCI-E x2 後段頻寬

PCI-E #6 接 ASMedia ASM1187e,分配給 ASMedia ASM1061、ASMedia ASM1042、Broadcom BCM94352HMB、3條 PCI-E x1插槽

SATA6G #5、6接 Quick Switch #2 轉 SATA Express 或 M.2

可以看到使用晶片組內的 2 個 SATA 6Gb/s 轉為 PCI-E 通道,以提供 SATA Express 功能之外,也同時提供 M.2 功能,使複雜度大增之外。也因為功能過多,而造成 ASMedia ASM1061 必須與 Broadcom BCM94352HMB、3 條 PCI-E x1 插槽共享 PCI-E x1 通道頻寬。

同時又因為 PCI-E x4 插槽想要滿足完整頻寬,必須要犧牲 ASMedia ASM106SE 所提供的 SATA Express 功能,整體共用關係與結構複雜度堪稱目前一絕。另外也存在許多高速裝置的盲點,如 M.2 就不可能與 2 個 SATA Express 同時存在,必須要犧牲其中 1 個,PCI-E x4 也不可能與 ASMedia ASM106SE 所提供的 SATA Express 同時存在,造就空有這麼多高速裝置,卻是無法同時使用的情況產生。

會出現這個狀況的主要原因,必須要歸咎於 PCI-E x4 插槽的源頭改變,上一代產品這個插槽的通道是由處理器提供,而在這一代則是改為由晶片組供應,因此造成通道數大量不足的情況產生。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PCI-E 插槽可用頻寬為 x16、x0、x4 或者為 x8、x8、x4,最後 1 條頻寬並非處理器所提供。(點圖可放大)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提供 10 個 SATA 6Gb/s 或者 6 個 SATA 6Gb/s,加上 2 個 SATA Express 10Gb/s。(點圖可放大)

華碩 Maximus VII Formula,功能全配的豪華旗艦主機板深度解析

▲背板 I/O 提供的輸出、入介面眾多,完整涵蓋使用者習慣。(點圖可放大)

下一頁:音效處理的手法

qhua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