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主機板設計學問1: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優劣解析

你所不知的主機板設計學問1: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優劣解析

ADVERTISEMENT

在現代中,電腦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般家庭中,大多數的通訊電器設備,除了電視、電話之外,最常見且最廣泛的就屬電腦。在時代進步中的洪流中,電腦、手機在目前的通訊地位日益提高,價格也趨近於廉價,不復以往一台電腦動輒45萬元、多則數十萬元等遙不可及。

目錄

  • 類比電源迴路
  • 混合式數位電源迴路
  • 數位電源迴路
  • 後數位電源迴路
  • 哪種迴路最佳?
  • 不過隨著價格的下滑,廠商是否在用料上或者設計上面精簡,則是不為大多數人所探討,僅少數人會針對此點進行選購產品。大多數人在選擇產品上都屬於效能、價格導向,性價比油然而生。不過一款產品如何在價格、成本上取得平衡點,歸咎於設計上的考量,廠商要想將價格壓低,在設計層面上,勢必得取捨。

    從主機板大小精簡

    一台電腦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為主機板,而主機板上又有著許多電子元件,隨著製程進步,以往需要大規模的外部元件,慢慢的精簡為一小部分電路即可正常運作。不過在過度的精簡下,有些設計也出現了一連串的副作用。

    就舉目前最常見的精簡,原先ATX、Micro ATX其標準寬度都是244mm,長度分別為305、244mm,不過目前經常在市面上看到非常多大小不一的樣貌,如明明標示為Micro ATX,外觀卻接近Mini-ITX。雖說電路板大小其實並不影響效能,但在主機板強度上,缺少部分銅柱支撐的部份,較易在安裝過程中,因此而造成線路損傷,或者是主機板斷裂的狀況。

    VRM迴路精簡

    另一個蠻常見的精簡區域就屬VRM(又名:電壓調節模組)最大宗,這個部分即使精簡,大多數的使用者仍然不明所以,甚至不在意,或者是廠商在宣傳中所述即信。

    相信大多數使用者在VRM的觀念中,多存以多就是好,看起來越豐富越多電子元件,就是相對來的好,這點其實在Intel P55時代中,藉由廠商宣傳教育下,所產生的後遺症。在電路上,越多電子元件,造成的則是越多耗損,所以並非真的「多」就好,而是在時空背景下,所不得妥協的狀況。

    以X58、P55時代來看,多核心處理器、其TDP也創下Core 2 Duo之後的新高,基本達130W,在此前提下,必須藉由多相並聯匯整電源提供給處理器,同時因當時並沒有所謂的FIVR模組,所有電源都必須要交由外部迴路控制。

    同時在P55時代中,高耐電流電子元件造價昂貴,在權宜之下,選擇用較多的相數組合,遠比單一高檔元件划算許多,另外在行銷宣傳之詞上也較易發揮。不過在目前的技術上,這些多相數已經成為一種非必要性手段,大可選擇使用性能相對高的元件,而非一些規格差些的舊時代產物。

    你所不知的主機板設計學問1: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優劣解析

    基本的類比電源迴路架構簡圖。

     

    (下一頁有類比電源迴路介紹)

    qhua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