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Wired 刊了一篇文章,相信會勾起很多人想起網路購物時因為看了「評價」而引起的痛苦回憶。作者 Tavis Coburn 表示他只是想買一個烤肉架,結果在看了太多網友的評論、評測影片、媒體的報導後,他徹底崩潰了。Tavis 說:「以前是挑商品挑得眼花繚亂,現在更糟糕的是還得看大量的評價。」
這樣的痛苦回憶相信每個人都有過,尤其是當遇到賣場打折時,這段時間的基本動作就是:選商品、下標、收快遞、退貨。如果你沒有在購物網站上煉出一對「火眼金睛」,通常上述的基本動作會變成退貨、退貨、退貨。而要從沒經驗的「退貨家」練到等級為52的「買家」,中間的練功過程就是:看評價。
光看店家的信譽等級和商品的售出數量是顯然不夠,如果真的看中了一樣東西,有時候需要看上好幾頁的評價,而且越排在後面的一些評價往往越是真實買家的感受。他們會告知你衣服是偏大還是偏小、掉不掉色,甚至會po出自己穿上時的照片。
但是,問題也出現了。你有沒有體驗過,花了 3 個多小時看一家店的衣服,本來挑好了幾件,後來因為一個人評「實際的質料與描述不合」,最終放棄購買?結果隔壁的大媽上同一間網路商店買的東西卻發現真的很好,與那一個評價完全不合。
當然,也有另一種例子,就是你在看了一堆評論後,購買的理由並不是東西真的很好,而是「老子一秒鐘幾十萬上下,不買對不起逝去的時間」,於是抱著僥倖的心理下單。結果收到快遞的當天就又退了回去。
所以,到底看不看評價,怎麼看評價,這個問題總是讓人煩惱不已。後來購物網站又出現了可以依照銷量、價位、好評數等等各種因素的排行方式,讓你可以參考要選哪一家的貨品好,也有一些可以自訂過濾商品的工具。
但是,先不論這些排行榜數據會不會被商家灌水,「適合別人的不見得適合你」為買家永遠的千古名言,一項一項的評價,還是你在茫茫網海中研究的主要依據。但是,到底誰的評價可信,誰的評價不可信,卻又成為一種每個買家永遠無法解開的謎。
Barry Schwartz 在其著作「 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中也提到過,網路製造了大量的選擇問題,後來又開始出現評論和建議,以幫助人們做出選擇。但現在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選擇相信哪些評論?最後,太多的評論、太多的建議,其實反而跟沒有建議是一樣的讓人迷惑。
有時,實際去賣場逛一下,拿起實物,摸一摸、玩一下,付錢走人。購物有時候是可以這麼簡單的。
重點只有後面這個
"實際去賣場逛一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