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新 MacBook、MacBook Air,處理器效能何者為佳?

2015 新 MacBook、MacBook Air,處理器效能何者為佳?

ADVERTISEMENT

Apple 甫發表全新款 MacBook 筆電,連帶更新的產品線還有 MacBook Air,由於兩者同屬輕薄設計導向,處理器效能區隔是如何也值得關注。依據 Intel 上個月新發布的行動平台品牌策略來看,幾乎可以未測試就肯定,MacBook Air 將扭轉過去效能有限的局面,墊底產品反而是 MacBook。

蘋果新發表筆電皆換裝 Broadwell 處理器

甫發表的 MacBook 與 MacBook Air,都是搭載 Intel 代號 Broadwell 的新一代處理器(第五代 Core 架構),為人所知特徵是採用最新 14nm 製程生產,核心架構則從前代 Haswell 精進而來。基於 Intel 的 Tick-Tock 鐘擺發展策略,從 Haswell 進化到 Broadwell 世代屬於 Tick 階段,雖然只是採用最新半導體製程,但將能縮小晶片體積、降低功耗、些許提升效能。

Broadwell 行動平台產品依定位來區分,由高至低依序為 Broadwell-H、Broadwell-U 與 Broadwell-Y,舉如運算性能、消耗功率、散熱需求等規格都不一。Broadwell-H 是所謂的常規電壓產品,適合用於打造效能、遊戲等導向筆電,而 Broadwell-U 是於今年 1 月正式解禁推出,一如前些年 Ultrabook 所搭載的低電壓產品(現在定義為 Ultra-low power)。

至於 Broadwell-Y 早在去年底就已經正式量產,相當於早年的超低電壓產品(現在定義為 Extremely  low power),適合高效能平板、可變形筆電等應用。Intel 還為它新設 Core M 這品牌名稱,雖然表面上捨棄傳統 Core i7/i5/i3 等命名規則,但是以 Core M-5Y51 為例,其中 5 便是指相當於 Core i5 的意思。Intel 保留此性能等級區隔概念,以利於未來產品線擴張時,消費者得以快速辨識差異。

2015 新 MacBook、MacBook Air,處理器效能何者為佳?
▲ Broadwell-U 與 Broadwell-Y 處理器,體積相較下是 Broadwell-U 大一號。(圖片引用自 ExtremeTech)

TDP 高低差異已分出性能等級之別

當下最引人注目的 MacBook,可是搭載 Core M 系列處理器,其特徵為 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設計功率)僅有 4.5W,SDP(Scenario Design Power,場景設計功耗)為 3.5W,具備 TDP 與時脈高低值配置的彈性。單看這些數字可能沒什麼概念,以目前常見的 Intel 平板處理器 Atom 為例,4 核心的 Z3000 系列規格標示 SDP 是 2W,應該不難想像 Core M 理論消耗功率有多低。

而連帶更新的 MacBook Air,如以往是搭載 Core i5 系列低電壓處理器,Intel 設計有 TDP 28W 與 15W,以及可配置 TDP 9.5W 和 7W 這些規格之分。依據 Apple 官網時脈標示來核對,新 MacBook Air 標配應該是採用 Core i5-5250U,實際規格為 TDP 15W、可配置 TDP 9.5W。雖然說 TDP 不等於實際耗電量,但是由於處理的運算性能是和耗電量成正比,因此 Core M 是不大可能出現以下犯上的表現。

2015 新 MacBook、MacBook Air,處理器效能何者為佳?▲ 取 Intel 官網當前所陳列 Core M 與 Core i5-5000(TDP 15W)系列,規格最高、最低產品來看時脈範圍、TDP 規格。

當核心架構相同那時脈便成關鍵

當然了,還有其他關鍵條件能夠佐證,以 Apple 官網當前陳列產品為基礎來比較。MacBook 處理器選項,基礎與 TurboBoost 時脈由低自高,依序為 1.1GHz / 2.4GHz、1.2GHz / 2.6GHz、1.3GHz / 2.9GHz。反觀 MacBook Air,標配時脈組態是為 1.6GHz / 2.7GHz,若選購 Core i7 則是 2.2GHz / 3.2GHz。由於時脈對效能占有關鍵性影響,即便 Core M 的 SmartCache 多出 1MB,基於前述效率的電力需求等因素,同為雙核心、四執行緒的 Core M 還是不容易逆轉勝。

MacBook 可能是採用下列型號處理器,搭配可配置高 TDP 頻率功能,改變處理器原始時脈組合。

1.3GHz / 2.9GHz 版:Core M-5Y71 1.2GHz / 2.9GHz、可調配高 TDP 頻率 1.4GHz

1.2GHz / 2.6GHz 版:Core M-5Y51 1.1GHz / 2.6GHz、可調配高 TDP 頻率 1.3GHz

1.1GHz / 2.4GHz 版:Core M-5Y31 900MHz / 2.4GHz、可調配高 TDP 頻率 1.1GHz 

這是我們引言所提及,無須經過效能測試驗證,便足以斷定新 MacBook Air 所裝配處理器,運算效能會好過於 MacBook 的根據。這是就目前已量產推出的產品,再加上前述各項效能變因,乃至於 Intel 定位區隔等面向來探討所得結果。話說白點,假使 Intel 當前技術能使 TDP 4.5W 產品,拚贏其他自家高階定位處理器的話,那麼實在無須再推出一堆比較耗電的產品了,你說是吧!

當然了,無論你是購買 MacBook 或 MacBook Air,一般使用體驗還有其他注意要點。新 MacBook 與 MacBook Air,分別預設配置 8GB、4GB 記憶體,並採用 PCIe 介面固態硬碟。對於上網、基本文書、系統開機啟動等基礎使用模式來說,固態硬碟硬碟將發揮極大的效益,以致兩款機型乍看下可能差異不大。但如果用於影像處理、影片剪輯等,這些吃重處理器性能的處理作業,相信便能一眼看出兩者性能等級差異。

Core M 就是夾在 Core i 與 Atom 中間

2015 新 MacBook、MacBook Air,處理器效能何者為佳?
▲ Intel 上個月新發布的行動平台品牌策略,除了為 Atom 換上新品牌名稱,也明確劃分各產品線應用區隔。

讓我們來溫習一下 Intel 行動平台全新品牌策略,主打智慧型行動裝置市場的 Atom 系列一分為三,將專注進攻手機與平板應用。其定位區隔大致上是 Atom x3 鎖定低階,Atom x5 則為中階裝置應用,而 Atom x7 主攻高階市場。除了用於裝配 Android 系統外,未來同樣能看到搭配 Windows 的新款 Atom 平板,一如當前 Atom Z3000 系列那樣跨界應用。

至於高階效能型平板,特別是指搭配 Windows 的組合,還有包括可變型平板筆電等產品在內,則是由 Core M 系列負責。以其標準 x86 平台架構的設計彈性,較為接近常規電腦的效能體驗,加上低消耗功率、電池續航力長等特性,能讓產品的機構設計更為接近正規平板電腦那般輕薄。如 Asus 新推出的 Transformer Book T300 Chi 便是採用這系列處理器,反觀 T200、T100 這前兩代機型,當時是採用 Atom Z3000 系列。

而 Celeron、Pentum 系列,維持以往入門效能型產品定位,除了用以推出低價位常規筆電外,未來也能應用在可變型平板筆電。最後的 Core i3/i5/i7 依舊維持效能導向,超輕薄機種、高規格可變型筆電,可選用低電壓系列產品,其餘效能導向機種則是以常規電壓產品線為主力。

延伸閱讀:

12 吋無風扇 MacBook 真的來了!薄到極致,美國 4/10 正式發售

Intel 第 5 代 Core 處理器正式解禁,行動平台 Core M 先搶灘

向 MacBook Air 致敬,Asus Zenbook UX305 帶來高解析度、輕薄、長效的機動性

Lenovo IdeaPad Yoga 3 Pro 首搭 Intel Core M 處理器,更輕、更薄、更好翻轉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Amigo
1人給推

1.  Amigo (發表於 2015年3月11日 09:59)
建議將“但是由於處理的運算性能是和耗電量成正比”改寫為“在同樣的架構下,由於處理的運算性能是和耗電量成正比”,會比較精準,避免跨架構類比。Just my two cents.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