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ADVERTISEMENT

Micron 前些日子發布 TLC 快閃記憶體量產消息,並指出會將之應用在自家產品線,其通路品牌 Crucial 很快地端出 BX200,這款結合新設計方案的價格導向固態硬碟。SMI 新一代控制器搭配 TLC 顆粒,是否能超越競爭對手普遍採用的 Phison 設計方案,讓我們從概觀與性能一致性深入測試來驗證之。

Crucial 也出手,TLC 應用趨勢已定

固態硬碟導入 TLC 快閃記憶體應用這風潮醞釀多年,Samsung 最早投入市場,即便 840 EVO 備受質疑,但時至今日似乎也沒傳出什麼大災情。緊接在投入的 SanDisk,Ultra II SSD 上市至今也有 1 年時間,看來是同樣安然度過。而擁有雙品牌的 Toshiba,先由 OCZ 推出 Trion 100 打前鋒,而後再以自有品牌推出相同設計方案的 Q300。

前述品牌在固態硬碟產業,都擁有快閃記憶體與控制器自主資源,因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細數下來,就只差兩位大佬還沒投入 TLC 應用,那便是具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 Micron 與 Intel。Micron 終於在日前搭上這班話題列車,投產 TLC 顆粒並且應用在自家固態硬碟產品線,以通路品 Crucial 推出全新價格導向機種 BX200。(編按:Intel 想必也快加入了)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Crucial BX200 配件相當精簡,僅提供機身增高配件,以及 Acronis True Image HD 軟體序號。

定位更加分明,只剩下價差變因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BX200 擁有全新內在,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都不同於 BX100。

Crucial 固態硬碟產品線一分為二,大家較為熟悉的 MX、M 系列,如 MX200、M550、M4 等,是主打高性價比路線的性能型機種。而 BX 系列的名氣可能沒那麼大,不同處是改採用台系控制器設計方案,市場定位也以價格競爭為導向,如此和 M 字頭系列並肩構成戰線。可想而知,BX200 誕生必然將會取代 BX100,成為當家低價位解決方案之首。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BX200 系列維持 SATA 6Gb/s 介面、2.5 吋、7mm 高度規格設計,目前看來是沒有規劃 M.2 之類版本。

BX200 與 BX100 形成強烈對比,雖然骨子裡都是採用台系控制器,但是快閃記憶體從 MLC 換成 TLC 架構產品,讓雙方本質差異相距更大。不過兩兄弟之間的價差,可猜想將對 BX200 賣相有相當大影響,這是人性無可避免的一點。撰稿期間,BX100 零售通路參考價格,以及 BX200 台灣總代理報價如下列。

BX100 零售通路參考價格

120GB 1,999 元、250GB 2,730 元、500GB 4,999 元

BX200 台灣總代理訂價

240GB 2,999 元、480GB 4,999 元、960GB 9,999 元

如同其他任一 3C 產品,新品甫推出賣價必然和訂價相近,和幾經降價的舊產品相較下,現階段難免感受不到利多。另外,Crucial 因應趨勢等考量調整了容量選擇,起始容量捨棄 120/128GB 提升至 240/256GB 級距,最大容量選擇則維持在 960GB 這 TB 級距。這或許能讓 BX100 多存活一段時間,直到 120GB 銷售量銳減,或其他因素考量才終止出貨。

迎接 TLC 顆粒,換上新設計方案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外殼機構同樣有精簡化跡象,儘透過金屬殼上的卡榫固定,和 Phison 設計方案產品相仿。 

BX200 和 BX100 兩兄弟,都是選用台灣廠商 SMI(Silicon Motion,慧榮科技)的控制器,BX100 採用型號是 SM2246EN,市場上不乏相同設計方案競爭產品。而 BX200 換上最新的 SM2256,新增 NANDXtend 解錯修正技術機能,能藉由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檢查碼)錯誤控制碼,提升 TLC 顆粒應用組合的可靠度。

這兩款控制器都是 4 個資料傳輸通道設計,在 Marvell、SandForce、Phison 等同業之中,其定位是比較特殊些。畢竟其他廠商主力產品全為 8 通道,SMI 通道數量只有競爭者的一半,難免會被視為入門產品。不過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一旦顆粒搭配組合與韌體調校到位,SMI 控制器的概觀性能表現可是不亞於 8 通道競品。( 下列拆解圖為 480GB 測試樣品機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電路板布局 - 正面:480GB 版所有零組件全集中在一面。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電路板布局 - 背面:僅有預留的焊接腳位,或許 960GB 版會利用到。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控制器為 SMI 最新主力 SM2256(打印字樣為 SM2256G),仍為 4 通道架構設計,但附加功能經過強化。

用以搭配的快閃記憶體,是 Micron 不久前甫發布消息,那透過最新 16nm 製程生產的 TLC 架構產品。其基礎容量為 128Gb(16GB),並不利於組建 128GB 之類小容量產品,因寫入速度可能會大受影響。Crucial 推出 M500 時便曾經遭遇此難題,寫入速度還不如前一代的 M4,而後加緊換用 64Gb(8GB)顆粒推出 M550,一掃這兩難的窘境。

或許是基於此類因素,再加上 128GB 容量已經不再是重點市場,Crucial 選擇捨棄 120/128GB 容量級距,將起始容量設為 240GB。另外可以發現到,BX200 與 BX100 容量設定不同,推測是 OP(Over-Provisioning,預留空間)設定策略與其他應用因素,故 BX200 採用如 Seagate SandForce 控制器的較高比例設定。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電路板共配置 8 顆快閃記憶體,反推算單顆容量為 64GB,屬於 4CE 堆疊封裝產品。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為自家 DDR3L-1866 規格,其容量配置為 240GB 256MB、480GB 512MB、960GB 1024MB。

儘管採用台系設計方案,Crucial 一如往常的強調,韌體自行經過修改調整最佳化之。在這搭配組合下,Crucial 開出頗高的設計耐用度規格,72TBW(Total Byte Written,總寫入位元組數)、5 年每日 40GB 資料寫入量負載、有限保固服務 3 年,這些都和現行 BX100 一致,單就字面看來不見得比他牌 MLC 機種差。

功能性異動有限,但多了寫入加速

附加功能層面,相對於 M 系列仍然不具備斷電資料保護之類設計,至於 SLC Write Acceleration 可能是 Micron 與 SMI 雙方合作開發。不過 Crucial 官方並未加以介紹,這和過去的 MX200 等機種,所配備 Dynamic Write Acceleration 有何不同。概觀而言,這不外乎是將局部區塊移作緩衝快取之用,藉以提升零散小檔案存取速度表現。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支援 DevSleep 省電模式,這對搭配筆電應用比較有幫助,此外韌體版號套用 Crucial 編碼原則,不像其他台系設計方案產品充滿公版的味道。

產品附加工具軟體,Crucial 姍姍來遲,今年才正式釋出自家專屬軟體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其功能和各家軟體大同小異,不外乎是提供裝置運作使用狀態、S.M.A.R.T 資訊、韌體更新,乃至於抹除磁碟以回復性能等項目,特點算是另外內建 Momentum 快取加速功能(取用系統記憶體),而且更新韌體無須燒錄光碟或製作 USB 開機碟等。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操作介面與附加功能示意。


(下一頁還有:效能實測、總評)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小白
1.  小白 (發表於 2015年11月09日 23:14)
如果要買 TLC 顆粒的 SSD,購買大容量會是比較保險一點。

不過看那 960GB 的售價,我想還是再觀察一陣子再說吧

╮(╯_╰)╭
astor
2.  astor (發表於 2015年11月11日 19:35)
看來TLC還是開始逐漸進到消費及市場了

,測試看起來 TRION 表現雖然沒有MLC 時期 Indilinx 的表現好,不過貌似也是現在能買到的產品中比較優的了

但如果 480GB 價錢可以再低一點 也許就可以放心地買下,用容量換取更多的穩定性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