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如人意為常態的創業潮中,勵志故事是一種需要。用 10 年建立價值 90 億美元的公司當然算奇蹟,如果你想知道怎麼做到的,書店裡有大量的勵志書在等你。但如果你想知道怎樣在 6 個月內毀掉這一切,看看醫療技術公司 Theranos 這半年的經歷就知道了。
從「明星企業」到「醫療騙子」
《福布斯》雜誌近日發表的專欄文章《Theranos:如何在 6 個月讓 90 億美元估值灰飛煙滅》講述了 Theranos 公司這半年內的變化——從估值 90 億美元的公司到瀕臨倒下。
2 年前 Theranos 的美女 CEO Elizabeth Holmes 還意氣風發地在 TEDMED 大會就血液問題發表演講;14 個月前,她成為「全美最傑出人士」獎最年輕獲得者;6 個月前,Theranos 還是引發血液檢測技術革命的明星企業。
2016 年還沒過半, Holmes 和她的 Theranos 突然變成了無視患者安危的醫療騙子。一切彷彿南柯一夢。
2015 年 10 月,由曾經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華爾街日報》記者 John Carreyrou ,撰寫了一篇報導,文中揭露 Theranos 公司的「愛迪生」驗血儀器檢驗結果有嚴重偏差,引起聯邦監管機構的調查。
而根據近日公佈的調查結果,Elizabeth Holmes 即將面臨兩年的從業禁制令,Theranos 實驗室也將會被吊銷醫療行業從業資格。
(圖自:techinsider)
他們是如何造假的?
早在 2015 年年初,John Carreyrou 就獲得了 Theranos 前員工提供的內部數據證據。由這些證據中表明,「愛迪生」檢測儀在維生素D、甲狀腺激素和前列腺癌等項目上與傳統血液檢測法得出檢測的結果差異很大,而傳統血液檢測法在多年使用結果證明下,才是可靠的方法。
不過,另外一個疑問浮了上來:這種不具有準確度的儀器,是怎樣避過監管部門每年的檢查,進而成為公司的核心技術的呢?
一位匿名員工曝光的內部郵件顯示,「愛迪生」只處理了 Theranos 號稱會進行的200 項檢測項目中的 15 項,2014 年全年檢測數不到總檢測數的 10%,剩下的 90% 檢測則使用了傳統儀器。
透過這種方法,「愛迪生」維持了其表面的高準確度,也瞞騙了美國醫保與醫療救助服務中心(CMS)每年的例行檢測。
不準確的驗血結果會誤導醫生診斷,對醫療有災難性後果。2016 年 3 月 28 日,CMS 對 Theranos 進行了內部調查,認定 Theranos 公司沒有以合適方式來校對機器以保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計劃吊銷 Theranos 加州實驗室的執照,同時對 Holmes 和總裁 Sunny Balwani 等高層發佈 2 年的從業禁令。此後,Theranos 的上訴申請也被駁回。
(圖片自:pandawhale)
引起醫療界地震的新技術?
「愛迪生」驗血儀器是 Theranos 的核心技術,有別於傳統的「用針頭抽一管血」的抽血方法,「愛迪生」號稱只需要在指尖取「幾滴血」即可,減少了血液儲存運輸成本,也對鼓勵「針頭恐懼 症」患者定期驗血有積極作用。
而且,「愛迪生」的檢測時間也從傳統方法的十幾小時縮短到 4 小時,為患者節省了生死攸關的時間。最令人驚訝的是這項技術還壓縮了驗血成本,一次收費只有 2.99 美元。
如此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出現,對傳統美國血液檢測市場來說是一種顛覆。 這個市場容量估值高達 760 億美元,使用傳統的血液檢測方法醫療公司掌握著一切,如果 Theranos 的技術真的可行,它將會大舉侵吞這個龐大的市場,傳統血液檢測公司曾為此如坐針氈。
因此,透過這種「革命性的技術」,Theranos 吸引來 7.5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價值一度達 90 億美元,多年穩佔「獨角獸」公司排名前十,和大名鼎鼎的 SpaceX 和 Dropbox 等企業在一個榜單中。
Holmes 和 Theranos 穿著「愛迪生」這件外衣過了風光的幾年後,現在裡面的真相還是暴露出來了。
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曝光後,Theranos 在各種場合高調否認報導的真實性,試圖挽回聲望。Holmes 上電視台表達對這個傳聞的震驚和不解,並說:「如果你想做點偉大的事業,總有人站出來阻撓你。」
Theranos 官網還立即貼出了澄清聲明,譴責這種「來自前員工和競爭對手的攻擊」無恥,並聲稱已在申請 FDA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同時,Theranos 對自家研究專家的遺孀下達封口令,禁止她洩露丈夫花費 8 年時間,跟蹤 23 個使用者的檢測技術無一準確的事實。
可惜這一切的掙扎,只為 Theranos 續了六個月命。
(圖自:techinsider)
區區 6 個月,Theranos 就從「明星企業」變成了「無恥騙子」。而醫療技術業的特殊性,讓信用破產 Theranos 很難再得到一筆資金投入,讓他們自我拯救。不過,這時媒體已經不再對他們感到興趣,正在找下一個未來的「明星企業」。
資料來源:techinside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