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年來有一大波通路破產潮,這些通路後來都怎麼了?有些破產後重新振作,有些則就此倒地不起,就讓我們來看看各家破產通路破產後的結局如何:
電路城(Circuit City):
知名連鎖消費性電子產品通路電路城於 2008 年 11 月宣布破產,可說是這波美國大通路破產潮的起點,2009 年電路城破產重整失敗,關閉全數店面裁掉全數員工,清算 34 億美元資產,結束 60 年來的營業。
破產拍賣時由 Systemax 買下電路城的品牌、商標與電子商務網站權利,Systemax 將電路城轉型為純線上商店,不過到了 2012 年,Systemax 自己也面臨重整,關閉了電路城線上商店,使得電路城又倒閉了一次。
2015 年 10 月,隆尼須莫(Ronny Shmoel)買下電路城品牌、相關商標與網域名,計劃重新開張電路城線上商店,並打算重新開張 50~100 家實體店面。
美國電腦(CompUSA):
連 鎖消費性電子產品通路美國電腦(CompUSA)於 2007 年清算關閉 126 家店面,最終由特異資本(Specialty Equity)買下,2008 年 Systemax 買下其品牌、商標與電子商務網站權利,轉型為純線上通路,然而與電路城一起在 2012 年再度關閉,而美國電腦沒有電路城還能重新再起的幸運,就此畫上句點。
RadioShack:
美 國知名連鎖電子產品通路商 RadioShack 創業於 1921 年,近百年歷史的老店,賣過許多最早期的重要電子產品,也曾是許多電子業要角起家的重要推手,包括賈伯斯與未來創立蘋果的夥伴史蒂芬‧沃茲尼克 (Stephen Wozniak)以及戴爾(Dell),如今賈伯斯已經不在,RadioShack 也不敵數位時代洪流慘遭滅頂,於 2015 年走向破產清算,這家老店破產過程中時候還打算出售客戶資料,惹來爭議。
最後電信商 Sprint 買下超過千家 RadioShack 店面,RadioShack 品牌繼續存在這些共同品牌商店以及授權商店門口。
Sharper Image:
以空氣清淨機為主的家用消費電器通路 Sharper Image 於 2008 年破產,2011 年重新開業成為線上商店。
百視達(Blockbuster):
老牌連鎖影帶出租通路百視達不敵串流風潮,於 2010 年 9 月宣布破產,之後由衛星電視公司 DISH Network 買下,轉型為純串流服務。
淘兒唱片(Tower Records):
曾經是許多音樂愛好者心中聖地的淘兒唱片不敵串流風潮,2003 年起母公司 MTS 開始為其進行債務重整,2004 年宣布破產重整,但到 2006 年再度破產,關閉殘存的 89 家店面之後,現在為純線上通路。
PacSun:
青 少年服飾品牌通路近年來死傷慘重,加州衝浪風品牌 PacSun 也是其中之一。2016 年 4 月時 PacSun 宣布破產,與金門資本(Golden Gate Capital)的客戶簽訂重整協議,計劃減少 65% 長期債務,並透過與房東協商或終止租約來減少店租支出。
美國服飾(American Apparel):
主 打美國製造的美國服飾,也是青少年服飾品牌倒閉潮中的一份子,2015 年 10 月宣布破產,經過重整後,2016 年 2 月美國服飾從破產中重生為未上市公司,重整過程轉換 2.3 億美元的債務成為股權,提供 4,000 萬美元退場資金,並取得 4,000 萬美元資產抵押貸款。
Wet Seal:
青少年服飾品牌通路 Wet Seal 於 2015 年 1 月破產,4 月沃薩資本(Versa Capital)宣布其客戶已經完成購併 Wet Seal 程序,可能將售予金融顧問公司 B. Riley Financial,8 月食董事會成員米蘭妮寇克斯(Melanie Cox)取代原本的執行長艾德湯瑪斯(Ed Thomas)成為新執行長。
Delia’s:
青少年服飾品牌通路 Delia’s 於 2014 年 12 月破產,1 年內轉型為純線上商店品牌。
艾迪鮑爾(Eddie Bauer):
服 飾品牌通路艾迪鮑爾的母公司 Spiegel 於 2003 年破產,因而組成了艾迪鮑爾控股(Eddie Bauer Holdings),才到 2005 年艾迪鮑爾控股自己也破產,重整後到 2009 年又破產,可說是破產法庭的常客,最後由金門資本買下,實體店面與線上都繼續營運。
冷水溪(Coldwater Creek):
婦 女服飾通路冷水溪以直接郵件型錄購物起家,1995 年開設第一家實體通路,最終擴張至 365 家店面,自 2007 年以來就沒有獲利,到 2014 年破產清算,Sycamore Partners 買下冷水西的品牌名、商標及消費者名單,轉型回歸型錄購物及線上通路。
洛曼( Loehmann’s ):
折扣服飾百貨通路洛曼以往是婦女找到便宜流行服飾的好地方,在 2013 年破產,2014 年清算拍賣,關閉所有店面,品牌名稱賣給私人資本投資公司 Esopus Creek,轉型為純線上商店。
Daffy’s :
折扣設計服飾通路 Daffy’s 在 2012 年破產清算關閉全數 19 家店面,就此關門大吉。
梅西百貨(Macy’s):
美 國知名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目前面臨相當大的市場壓力,不過,梅西百貨過去見多了大風大浪,1980 年代大蕭條時期曾受到相當打擊,1992 年梅西百貨曾一度破產,重整瘦身後,1994 年售予聯邦百貨公司(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後進一步重整,至 2007 年,整個聯邦百貨公司改名為梅西百貨,持續至今。
馬文百貨(Mervyn’s):
馬 文百貨創立於 1949 年,至 1978 年,目標百貨購併馬文百貨,在目標百貨旗下馬文百貨持續擴張,但到 2004 年,目標百貨決定專注於本身目標百貨的品牌上,為此出售馬文百貨,馬文百貨獨立後,逐漸無法與前母公司目標百貨競爭,2005 年起逐漸關閉店面,至 2008 年破產,2009 年清算拍賣全數 149 家店面。
邊界書店(Borders):
邊 界書店原為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通路,經營 40 年卻在 2011 年因為線上化以及引進玩具、遊戲等多元化商品腳步太慢而走向破產,投資家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曾試圖促成最大連鎖書店通路邦諾(Barnes & Noble)購併邊界書店但徒勞無功,最後邊界書店關閉全數 640 家店面。
KB 玩具(KB Toys):
經營 86 年的 KB 玩具主要於購物中心、暢貨中心內經營,受到沃爾瑪(Wal-Mart)、目標百貨(Target )、亞馬遜(Amazon)等競爭對手壓迫,2005 年先破產一次,在 2008 年二度破產,460 家店面都清算關閉,2009 年玩具反斗城買下 KB 玩具的品牌、商標、網站與其他智慧財產權,不過不是很確定該怎麼與本身品牌整合,後來以 KB 品牌做為某些自製玩具的品牌。
Linens ‘n Things:
家 用品通路 Linens ‘n Things 曾有過營收 28 億美元的輝煌時光,2006 年由阿波羅全球資產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以 13 億美元買下並下市,當時營收已經降到 6.6 億美元,淨虧損近 8,000 萬美元,至 2008 年終於破產,最終跳樓大拍賣 589 家店面與所有存貨和智慧財產權,2009 年轉型為純線上商店。
Bombay Company:
家 具及家用品通路 Bombay Company 成立於 1978 年,至 2007 年破產,賣給高登兄弟(Gordon Brothers)與 Hilco 兩家清算公司,至 2008 年 1 月清算了所有的美國店面,2011 年奧托集團(Otto)旗下愛馬仕奧托國際(Hermes-Otto International)買下 Bombay Company,經由線上商店與特約通路銷售品牌產品。
Deb Shops:
連鎖折扣商店 Deb Shops 先前在 2011 年破產過一次,於 2014 年 12 月再度破產,破產法庭判定 Deb Shops 可以清算資產,因而關閉全數 300 家店面,如今成為販賣大包裝商品的純線上商店。
Filene’s Basement:
折扣通路 Filene’s Basement 於 2009 年破產,最終清算所有店面,資產賣給折扣服飾通路 Syms 與房地產投資公司 Vornado,Syms 本身在 2011 年破產,所有 Filene’s Basement 和 Syms 本身的店面都在 2011 年關閉,2015 年 2 月 Filene’s Basement 重新開張成為純線上商店。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