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半年,第一波 Ultrabook 的出現之後,看到了 PC 陣營也能拿出超輕薄筆電,雖然一開始的價格表現並不理想,但也算是有了個開頭。在 CES 2012 上,各家也開始拿出更新的 Ultrabook,雖然缺乏新意,但很明顯地,今年會是 Ultrabook 的採收年,只是這超輕薄筆電能有所期待嗎?
我們想看到更有趣的 Ultrabook
Ultrabook 名字看起來很炫,但攤開來看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筆電本來就是會隨著技術進步而越做越輕薄和長效,把低電壓處理器放進那小小的機身上面,並不是什麼太神奇的事。只是當大家都開始這麼做的時候,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就不是這麼容易。
第一波 Ultrabook 之中,Toshiba Portege Z830 和 Asus Zenbook 最為搶眼,Z830 帶著本來就有的輕薄筆電技術,受到歡迎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Zenbook 則是完全學習了 MacBook Air 的優點,做出了品質頗高的成品,只可惜價格和 MacBook Air 相差不遠,不然還真的是殺手級的產品。
CES 2012 雖然出現不少 Ultrabook 的展示機,但是大都沒有什麼太新鮮的地方,畢竟輕薄的機身已經算是很難再瘦下去,更薄也不太容易有感覺。要再讓人驚訝的話,也只能期待 Intel 放出新的 Ivy Bridge 處理器才有機會讓機身更薄或是有更驚人的效能續航表現。因此,今年 Ultrabook 數量雖然很多,光是展出的就超過75款,但真正受到注意的機身卻不多,大部分也只是依樣畫葫蘆而已。
▲Acer Aspire S5 這次表現亮眼,但依然不夠勁爆。
就目前的技術來說,要在 Ultrabook 加新料,最容易的當然就是放入 Thunderbolt,這點在 Acer Aspire S5 身上看到,比起 Aspire S3 來說,這次發表的筆電確實有料許多。只不過 Thunderbolt 隨後所影響的價格,可能不會是消費者想看見的。
同時 Aspire S5 的 MagicFlip I/O 也有點吸睛,利用電動的方式來收納連接埠看起來非常酷炫,只是實用性還是有待觀察。最早期的 MacBook Air 就是把連接埠設計成有蓋子,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被不少人嫌棄。這電動的 MagicFlip 也許用起來也沒這麼方便,更不用說哪天電動開關壞了要怎麼辦。
加入了 Thunderbolt 看起來讓 Ultrabook 表現更完整,當然最好還是要有更高效能的 SSD 和解析度更大的螢幕,續航力最好能有8小時。也許要做到這樣並不是太難,但成本卻會是最大的挑戰。
價格永遠是重點
大部分消費者買筆電的預算其實是在2萬上下遊走,一台3萬的 Ultrabook 並不是能讓人說買就買,雖然 Ultrabook 賣這麼久了,但在外面看到有人使用的機率實在是不高,可見 Ultrabook 還是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被廣泛接受。新一代 Ultrabook 在規格拉高的情況下,價格自然還是會在3萬元上下,要衝量當然還是會有難度。真的要讓民眾能比較好出手的,可能也只能等第一代 Ultrabook 降價,或是低階新款的機種。
不過在 Ivy Bridge 處理器快推出的情況之下,很容易會有一種再等等,更高效能機種就要推出的心理因素。加上 AMD 也要加入 Ultrabook 戰局,將推出更便宜的處理器,今年也許也會看到 AMD 的低價超輕薄筆電。對於前半年想要出手買筆電的人來說,可能會有一種阻擋心理。
▲PC 的市場在近幾年,短時間就被 Android、iOS 等等的行動裝置追上。(圖片來源:twitpic)
先不論下一代 MacBook Air 將要發表會影響 Ultrabook 的假設問題,PC 的市埸其實成長有點遲緩。當我們開始把錢拿去買1~2萬元的平板、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也許就會把那想買 Ultrabook 的錢給省了下來,讓身旁的筆電再撐一下。Ultrabook 在價格壓不下來,但又沒有明顯吸引人購買的的狀態,要熱賣還是大有難度。
看看過去曾經瞬間熱賣的小筆電、iPad,都是價格在1萬到2萬之間的產品,不管產品表現如何,想要衝過消費者的防線還是要靠一個價格門檻。雖然現實,但貴的產品如果不是頂尖的,那自然很難攻下消費者的心,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會想用高的價格去買第二名的產品。
Ultrabook 可以說是下一代筆電的雛形,雖然目前的容量和效能都比不上傳統效能筆電,但在技術力的提升之下,要取代過去效能筆電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目前 Ultrabook 表現平平,廠商如果想靠著 Ultrabook 來扭轉市埸局面,也許還是找下一個藍海產品比較容易一點,畢竟現在所有筆電廠商都已經可以拿出 Ultrabook 了。
所以我也希望能看到更有趣的ULTRABOOK,不然就只是一堆高仿機,高仿機和高仿機,無異於替MBA抬轎
其實樓上說的都對,這塊已經被蘋果獨占去了,要做輕薄筆電,不一定要著重在和Macbook Air比較,我自己用的是MBP,卻也不會想去買Air,是認真覺得MBA帶起的ultrabook風潮,其實這類產品真的比較偏趣味性和休閒性,我上班工作,外出旅遊,還是覺得MBP最實用,這是個人觀點,我意思是說Intel陣營和旗下大廠不一定要在對方的地盤打贏人家,消費者還有其他潛在需求和市場,說真的,我也講句實在的,Zenbook既然是一台類MBA,那我為什麼不買MBA就好?
我覺得ultrabook的成本一定壓不下來,加料加效能,只會讓筆電越來越厚,那這樣還是"ultrabook"嗎?
希望日後有讓人驚奇的產品
畢竟在家裡玩 還是最無拘無束的
當然 在NB與PC間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
((近年來的[觸控]→ 智慧手機 平板也干預了不少
MAX性能>ANY NB
Ultrabook還是有點貴
追求性能 重量 必定失去些性能 容量
當然價格只會高不下來
Ultrabook我記得好像是開發??的第一階段的輕薄NB吧!
(以上是看PCHOME好像有點印象)
我認為多等一下也不遲......
在computer的世界 99%只會進步 不會退步
筆電也快點加上觸控吧
兩年保固相較Air一年
比起來多的那幾千塊換來多一年保固也是蠻不錯的
2.結論只有一個:為何考慮筆電?之所以考慮主要原因,在於只需電源供應線與網路線、攜帶方便、PC架構以及具備電池作為行動辦公。更適合用於在外住宿,以及常用電腦辦公娛樂的用戶(相對的:擴充能力有限,可攜度與行動辦公有限的AIO電腦,未來還有多少優勢?)。
Ultrabook只是證明了這類趨勢:改善攜帶與存放能力、快速開關機以及續航力強化,以及大螢幕、觸控以及低價化目標。
"雖然 Ultrabook 賣這麼久了,但在外面看到有人使用的機率實在是不高",這種話,不是該拿個數據出來佐證一下才比較有說服力嗎。
不是想批評這篇文的作者唱衰Ultrabook;這文章中所有的意見也都是撰文者個人的意見...,只在文中放了個行動裝置和PC的"銷售量(?)"比較的圖表,大家難道買的行動裝置和PC這區塊有重疊嗎?這不是張菲打岳飛、張飛大戰王菲嗎?
這樣的文看不出有值得稱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