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ADVERTISEMENT

要撐高效能,最快的方法就是「堆疊」。不論是堆疊SP(Stream Processor,串流處理器),或是堆疊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繪圖處理器)都能達到快速提升效能的結果。而GTX 690就是用內部SLI的方式,嵌2個GPU在顯卡上,藉此提升運算效能,而未來AMD即將推出的HD 7990也是使用相同設計。

完全看懂GTX690

  •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
  •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效能篇(敬請期待)

快速目錄:

單卡雙核12年前就有

早在1998年,3dfx就曾讓PCI介面的Voodoo 2(巫毒卡)支援SLI,是世界上第一張能「串連」的遊戲卡。到了AGP時代之後,由於主機板只有1條AGP介面,無法繼續透過SLI串連。此時3dfx有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焊上2個GPU,用內部SLI的方式增加效能,而這張卡就是3dfx在2000年推出的末代產品Voodoo 5 5500。

只用2個GPU似乎還不夠,當初還設計出採用四核心架構的Voodoo 5 6000,不過同年3dfx就被NVIDIA收購,而這張Voodoo 5 6000自然也就無疾而終。據稱目前全世界只剩下約50張工程版Voodoo 5 6000,這也成為硬體收藏家的夢幻逸品,SLI直到PCI-E介面出現後,NVIDIA才讓它重新登上舞台,此時的代表顯卡是GeForce 6800 Ultra。

關鍵字:SLI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SLI是Scalable Link Interface的縮寫,中文為可擴充連接介面,用於連接2張以上的顯示卡,藉此提升運算效能。該技術最早是由3dfx研發,最初使用於PCI介面的Voodoo 2。AGP介面推出後,受限於主機板介面數量,發展性大受限制。2004年PCI-E推出後,SLI才重回顯示卡市場。

雙核心就是1+1

同樣是雙核心,顯卡跟處理器的設計方式就不太相同,前者是2個獨立GPU,經過SLI或CrossFire等串連方式協同運算;後者則是1個CPU內包括2個運算核心,透過指令分派達到增加運算的目的。概念上來說類似,但是設計方式並不相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顯卡有2個晶片,而現在的處理器只會有1個晶片。GTX 690就類似Intel第一代的雙核心處理器Core 2 Quad Q6600,用2顆Core 2 Duo E6600構成一樣,只不過GTX 690的die size(核心面積)與PCB大一點罷了。

單PCB成主流

從硬體設計來說,雙核心顯卡有幾個發展階段,約略在GeForce 7900GX2、7950GX2、9800GX2與GTX 295那段時期,受限於散熱器解熱能力以及GPU發熱量,此時期NVIDIA採用雙PCB設計。最初像7900GX2、7950GX2,是採用雙PCB雙散熱架構,簡單來說就是主卡與從卡(輸出影像者為主卡)都有獨立的散熱器。優點是設計簡單,只要將2張高階卡稍作修改就能製成所謂雙核心顯卡。

而到了9800GX2與GTX 295時期,散熱器有能力同時負荷2個GPU的廢熱,且為了美觀著想,因此這時期的雙核顯卡就像漢堡一樣,用麵包(PCB)把牛肉(散熱器)夾起來。

近幾年由於GPU發熱量降低,加上均熱板(Vapor Chamber)等散熱技術加持,因此單片PCB上焊上2個GPU也沒問題,就像最初的Voodoo 5一樣,只用單PCB搭配均熱板散熱器就能運作。GTX 690也是採用單PCB設計,GPU、供電模組、記憶體顆粒呈現對稱排列,與GTX 590相比架構差異不大。

新款PLX橋接晶片

由於採對稱排列,因此GPU位於PCB左右兩側,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中央有個橋接晶片,用以橋接2個GPU與PCI-E介面。此晶片採用支援PCI-E 3.0的PLX PEX 8747,而非GTX 590時期的NVIDIA NF200(亦即BR04)。PEX 8747共有48條PCI-E通道,最多可拆分5個傳輸埠(Port)。在GTX 690上,PEX 8747是以3個傳輸埠,每個傳輸埠16條PCI-E通道的模式運作。

由於GTX 600系列與Ivy Bridge開始支援PCI-E 3.0,讓PCI-E 3.0逐漸成為標準配備。先前NF200只支援PCI-E 2.0,因此改用支援PCI-E 3.0的橋接晶片,藉此達到新介面應有的速度與頻寬。這顆晶片也將被用於Z77主機板,用以擴增PCI-E 3.0不足的通道數量。

PCI-E 2.0頻寬就夠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在PCI-E 2.0的主機板上,跑GTX 690這類PCI-E 3.0又是雙核心的顯卡,PCI-E 2.0頻寬是否會過於吃緊?根據先前GTX 680與HD 7970的測試,可發現PCI-E 2.0與PCI-E 3.0頻寬並不影響效能表現。也就是說,高階單核卡無法到達PCI-E 2.0頻寬上限,用PCI-E 3.0並不會比較強。

在PCI-E 2.0環境測試,GTX 690效能為GTX 680的110~180%不等,可看出GTX 690並未出現效能瓶頸,可推測PCI-E 2.0頻寬足以使用,否則應該會讓效能「卡」在某個數值,而無法達到接近180%的效能表現。

若玩家使用Z77、X79之前的PCI-E 2.0主機板,想要換上GTX 690可以不用猶豫,PCI-E 2.0頻寬仍夠使用,效能不會比較差。不算缺點的缺點就是,PCI-E 2.0的爽度比較低,而且即將淘汰。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先前許多人猜測GTX 690會使用GK 110核心,後來事實證明使用的仍是降頻的GK 104。而傳說中的GK 110,則是意外在GTC 2012(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出現。GK 110具備15組SMX核心,應該會應用在下一代也就是GTX 800系列上,官方則表示實際產品SMX則可能會是13~14組。由於TDP等限制,有些人猜測GK 110原生架構可能是16組SMX,情況與GF 100、GF 110相似。GK 110共計有2880個CUDA Core,若在架構未修改、時脈相等的情況下,最佳理論效能可能達到GK 104的187.5%。

3dfx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3dfx Interactive在1994年成立,主要產品是顯示卡與GPU,全盛時期是1996年,是當時顯卡市場的霸主。1998年後受到產品推出時程延宕、與SEGA、微軟合作破裂等影響,財務狀況逐漸走下坡。最後在2000年被NVIDIA收購,其中SLI與Voodoo卡堪稱顯卡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Voodoo是3dfx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也就是俗稱的巫毒卡,Voodoo共計有5代,以及Voodoo Rush等產品。其中Voodoo 5為多晶片設計,Voodoo 5 5500為雙核心設計,Voodoo 5 6000則是四核心,圖即為Voodoo 5 6000。

橋接晶片

認識 GTX 690 雙核巨獸架構篇:單卡雙核介紹、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橋接晶片的類型很多,像是早期用於PCI-E轉AGP訊號的NVIDIA HSI-A4也是其中之一。雙核心顯卡的橋接晶片主要用於溝通GPU與PCI-E,才能達到單卡SLI的效果,該圖為HD 4670的PCI-E轉AGP橋接晶片。

(後面還有:多重GPU的7種運算模式)

魯蛇實驗室
作者

戶田惠梨香 新垣結衣 長澤雅美 吉高由里子 志田未來 北川景子 香里奈 竹內結子 北乃紀伊 菅野美穗 黑川智花 宮崎葵 夏帆 貫地谷詩穗梨 石原里美 有村架純 井上真央 真野恵里菜 能年玲奈 深田恭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4267ba7f15c950bb4a1c6783f819c0eb?size=48&default=wavatar
1.  rb79f (發表於 2012年8月14日 02:26)
ATI Rage Fury MAXX應該是比Voodoo 5更早出現的單卡雙核顯卡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