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最近大家好像都在調戲 AI 、訓練 AI 。對於人和AI 的互動,一個史丹佛的學生,有了一個很新的想法:「把一群不同的 AI 丟到一起,他們會發生什麼神奇的變化呢? 」
懷著強烈的求知慾,這個史丹佛的博士生聯絡了包括Google研究所的大咖等幾人,聯手打造了一個虛擬小鎮。
小鎮上 25 個不同性格、職業的 AI 人,根據各自的設定生活。
在他們給出的 DEMO 中,這些像素小人按照不同的職業過著現實生活中 20 倍速的生活。( Demo 地址:https://reverie.herokuapp.com/arXiv_Demo/)
而這些小人邊上的符號,就代表了他們當前的狀態。
不知道是不是風水不好,反正我每次看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在睡覺。而這些小人們睡醒了,就會去刷牙,吃飯、喝咖啡、穿衣服,澆花等。
雖然我們沒什麼權限操作他們,但單是觀察這 25 個小人的生活,就讓我玩了好一陣子。不過,看到這裡,其實也沒有搞明白這群 AI 小人的高明之處,這不就是我小時候在老家觀察一整天的螞蟻搬家嗎?
難道,這個研究只是一個遊戲之作?
25 個以 ChatGPT 為基礎的角色,彼此「靈魂互動」
帶著疑問看完了他們的研究論文,才發現原來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啊。(論文連結)
這些小人表面上,不是很聰明的樣子,其實都是智慧的結晶。研究人員一共設定了 25 個以 ChatGPT 為基礎的角色,並且為每個角色都設定了姓名和職業等基本資訊。當然,最關鍵的地方,還是研究人員創造了各種性格特點,來觸發互動。
比方說, John Lin 是一個藥店店員。他的性格是十分樂於助人。於是,總是在思考如何讓他的客戶更方便地拿藥。而家庭方面, John 的妻子 Mei Lin 是一個大學教授。他們的兒子 Eddy Lin 正在學習音樂理論。同時還建立了角色之間初始的關係網,比如 John 和他鄰居的關係,對鄰居的看法,以及和藥店同事之間的關係,平時愛聊什麼等等。
顯然,花了這麼多心思的「互動」,無疑就是這個遊戲最大的亮點。比如,有一天, Isabella 和 Tom 相遇。他們聊起了有關競選的話題。
結果,這個消息被 John 聽到了,於是John ,竟然也參加了競選。
表面上,可能沒啥稀奇的,但是一個 AI 能做到可就太複雜了。這其中包含了,觀察、反思、計畫三個非常重要的行為。
這裡頭的「計畫能力」是這個研究的核心。
比如說, 上面提到John「不小心聽到」競選的消息,然後根據在自己的記憶中的資訊,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做出要參加競選的計畫。
而且,「不小心聽到」,這個要素得畫重點。這意味著,TOM 其實是有自己的計畫的,結果因為這個資訊臨時改變了主意。
這可比你天天問 ChatGPT 的一問一答可難度高多了。
這種進化程度相當於:你問 ChatGPT ,今天天氣好嗎?去杭州西湖的路有哪幾條?兩個問題。結果ChatGPT 直接詢問你,「是不是要去西湖玩啊,我知道有間店舖的四川菜好吃 」一樣離譜。不深究的話,這不就是個人嗎?
而且,當研究人員主動輸入了一些突發事件之後,更人性的展開發生了。在情人節這天,研究人員給了 Isabella 輸入了一個新設定,告訴 Isabella 她要舉辦一場派對。
結果 Isabella 在地圖中溜躂,看見人就邀請他們來自己的派對。同時, Isabella 還根據觀察到的環境內容,比如閒置的冰箱、床、架子、書桌、衣櫃等等,然後根據環境和要舉辦派對的意圖,做出了裝飾、設計派對等等決策。
說實話,這種深度且多層次的計畫能力簡直嚇到我了。就憑這種反應,你說他是二次元生命體,我都不奇怪。
AI加上計畫能力,幾乎可以逼近人類
微軟研究人員之前就曾指出,之前的人工智慧幾乎可以做了到人類所做的一切( 理性、解決問題、抽象思考、理解複雜的想法 )。唯獨沒有計畫能力,在記憶力( 比如ChatGPT 的連續對話有位元組的限制 )上也是弱項。現在剛好補上了這個缺口,堪稱一大突破。
更有研究者也表示:這項工作簡直意義非凡。也許在未來,這個酷似像素遊戲的小東西,可能就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不過關於AI 組成社會的研究中國也有。早在半個月之前,中國也有一個名為「活的長安城」的技術 Demo 就引發討論,其中 NPC 不僅全由 AI 操控,彼此之間還能互動:
據發表方——超參數公司的最新介紹,「活的長安城」是一個還在演進中的「 AI 社會」。
而且「活的長安城」和史丹佛的「虛擬小鎮」就有不少相似之處:包含一群身份多樣、能互動的、受社會常識和反饋影響的 AI
這些 AI 的生活環境開放,能受互動回饋影響產生文明,反過來影響 AI 未來生活。例如舞女決定對路人出手援助,是因為她沒有遇到過「受騙」的事情。如果她目睹或經歷了類似事件,那麼 AI 就會降低她援助別人的機率。像極了「老人跌倒,大家甚至不敢報警」的社會悲劇。
簡直太真實。
不得不說,雖然畫面還挺簡陋的,但兩者都在AI 的道路上,走了一大步。
從最開始的圖靈遊戲、《模擬人生》這樣的沙盒遊戲到認知模型、虛擬環境等應用,幾十年來,研究者們一直設想去建立能夠實現類人的智慧體。
直到現在的 AI 熱潮,才讓我們看到人工智慧的夢想實現的曙光。就像網際網路初期下載圖像的龜速,到 5G 時代,就連藍光電影也只是一溜煙的功夫。AI 的社會什麼時候到來,會發生成什麼樣,還真是讓人難以相像。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