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ADVERTISEMENT

你的電腦 USB 3.0 Ready 了嗎?現在 USB 3.0 裝置正鋪天蓋地,取代舊有 USB 2.0 的市場。無論從產品選擇豐富度,還是零售價格來看,都已經超越舊世代產品。舊電腦使用者不用感到惋惜,買張 USB 3.0 控制卡不用千元,立即就能體驗10倍頻寬快感。熱門控制器性能實測給你看,就這樣買!

USB 3.0進入成熟普及第一階段

時間跨入進9月份,距離 USB 3.0 上陣的時間點約有3年之久。這段時間以來,USB規範制定關鍵成員Renesas(NEC),最早推出型號µPD720200系列的控制器晶片。它很快地被大量應用在主機板,或是製做成介面卡銷售,即便新一代µPD720202系列已經推出有段時日,市場上仍然充斥著µPD720200身影。

之後包括ASMedia、Entron Tech、Fresco Logic、TI、VLI等,眾多廠商陸續嶄露頭角,推出控制器搶食萌芽階段的市場,並且先後取得USB-IF認證。不過大家最期待的,還是能夠早日整合進主機板晶片組,變成基本功能裝置之一。這點 AMD 搶先做到了,儘管實際上是外購控制器整合而來 ,仍然獲得首款原生內建的美名。

截至目前為止,AMD 的 A75 晶片組與 APU 筆電,以及 Intel 最新的 Ivy Bridge 平台,桌機與筆電使用的晶片組,都內建4組USB 3.0連接埠。不過這對喜愛堆料,用以創造高級感的主機板廠商來說還不夠,因此仍然相當常見附加第三方控制器,用以增加連接埠數量。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Intel Z77晶片組內建4個USB 3.0連接埠,中高價位主機板還會附加第三方控制器,提供額外2~4個連接埠。

理論快10倍,好東西不用嗎? 

USB 3.0的魅力來自於速度,其5Gbps傳輸速率等於500MB/s頻寬,是USB 2.0規範480Mbps的10倍(實戰甚少能夠超過35MB/s)。這對儲存裝置來說猶如一場即時雨,畢竟傳統硬碟無論是3.5或2.5吋,最高存取速度老早就突破100MB/s,使用USB 2.0介面只是自廢功力。哪怕是小小的讀卡機,SDHC、SDHC UHS-I、SDXC UHS-I與CF記憶卡,不乏一些超過30MB/s讀寫性能的產品。至於隨身碟轉進USB 3.0世代後,要飆250MB/s速度也不成問題,而且未來還會再往上提升。

論速度,USB 2.0老早之前就已經不符合時宜,但是轉進USB 3.0的代價也很重要。說到大家關心的價格部分,目前配備USB 3.0介面的產品,選擇性與價格都不亞於USB 2.0,早已呈現取而代之的趨勢。在相近甚至是更便宜的花費下,想買新的USB裝置,無論電腦支援與否,自然都是推薦首選USB 3.0產品。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同一USB 3.0裝置,使用在圖左USB 3.0和右圖USB 2.0介面上,傳輸速度差異十分顯著。

老電腦來張卡不用砍掉重練

那麼你的電腦USB 3.0化了嗎?購買超過3年多的主機,機率比較微乎其微一點,至少要Intel X58、P55這時期的主機板,中高階產品才會配備1~2顆控制器。整個市場大約是到2011年,才連入門主機板都廣為附加第三方控制器。由於每個人對電腦的需求、要求不一,認為舊主機還是很好用,沒有升級必要的大有人在。在此前提下,花個300~500元買張控制卡,何樂而不為。

以下簡單彙整第三方控制器規格資訊,這些產品都是採用PCI-E 2.0 x1匯流排介面設計,該介面可提供500MB/s單向傳輸頻寬,正好能滿足USB 3.0設計規格需求。做成控制卡自然也是以PCI-E x1插槽規格為主,只有極少數單張卡配置多顆控制器的產品,才會使做成PCI-E x4之類規格。至於可提供的連接部多為2個,雖然先前一度盛傳4埠產品將成為主流,大概是由於主機板晶片組陸續整合內建,結果雷大雨點小。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以小編壓馬路經驗來說,ASMedia ASM1042和NEC µPD720200、µPD720202還滿常見,價格自400~600元左右不等,其中又以NEC為市場大宗。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介面卡分連接埠外接,以及20pin內接擴充接頭兩種類型(需搭配USB 3.0機殼或添購機殼前置連接埠模組),至於是否會有輔助電源插座,端看廠商設計而定(建議選擇有的那種)。

老電腦擴充 USB 3.0 選對控制器很重要!速度實測與採購重點看過來
▲這些控制器亦可以做成筆電使用的ExpressCard型式,可留意連接埠附近,有突出與圖例這種能夠和筆電機身切齊的設計差異。這種ExpressCard/34卡也比較常見,可相容於配備ExpressCard/54插槽的筆電。

(後面還有效能測試與推薦)

延伸閱讀:

筆電 USB 3.0 跑不快?教你辨識夠力的晶片組有那些

Lexar JumpDrive Triton:讀寫速度同樣犀利的 USB 3.0 隨身碟

WD My Passport 隨身硬碟實測,2TB 海量、支援 USB 3.0

Kingston HyperX 3.0 實測,比硬碟還快的 USB 3.0 隨身碟

Kingston FCR-HS3 USB 3.0 讀卡機實測,2倍速傳檔快感

bisheng
作者

前 PCADV 編輯、現 BenchLife 玩票性質打雜工 https://benchlife.inf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bisheng
2.  bisheng (發表於 2012年9月04日 18:47)
※ 引述《yyc》的留言:
> 筆電express card插槽都不見了,只能插鼻孔嗎?〒ˍ〒

砍掉重練 (≧▽≦)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