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09:00

Asus ROG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開箱實測(三):模擬器效能測試

ADVERTISEMENT

在這系列測試專題的最後部分,讓我們一樣來看看Asus ROG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執行模擬器的效能表現。

針對3D遊戲進行升頻測試

由於16Bit世代以前「卡匣機」的模擬器效能需求偏低,Ally絕對能夠流暢執行這些遊戲,因此筆者僅針對進入光碟世代之後的3D遊戲進行測試。

另外考量到Ally搭載的內建顯示晶片具有相對充沛的3D繪圖效能,因此也開啟模擬器的升頻效果,將多餘的效能轉換成更高畫質以提升遊戲體驗,並透過翻拍遊戲執行畫面作為分析依據。

ADVERTISEMENT

需要注意的是,在測試Sega Saturn平台時,使用YabaSanshiro模擬器核心會因為當機而無法執行遊戲,所以更換為不具升頻的Yabause模擬器核心,並在原始畫質進行測試。

(若手機版瀏覽器無法顯示表格,請點我看完整表格

Asus ROG Ally(AMD 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模擬器效能測試
遊戲平台 模擬器 測試遊戲 升頻設定 執行狀態
Sony PlayStation SwanStation(RetroArch) 袋狼大賽車

Internal Resolution Scale: 5x (for 1080p)

Texture Filtering: xBR (No Edge Blending)

全速
Sony PlayStation 2 PCSX2 真‧三國無雙2

Internal Resolution Scale: 3x Native (~ 1080p)

Anisotropic Filtering: 16x

全速
Sony PlayStation 3 RPCS3 衝破火網Climax Resolution Scale: 150% (1920 x 1080) 全速
Sony PlayStation Portable PPSSPP(RetroArch) 實感賽車2

Internal Resolution: 1920x1088

Texture Scaling Level: 5x

Texture Scaling Type: xbrz

Texture Filtering: Auto max quality

全速
Sega Saturn Yabause(RetroArch) 音速小子R 無升頻 全速
Sega Dreamcast Flycast(RetroArch) 瘋狂計程車

Internal Resolution: 1440x1080

Anisotropic Filtering: 16x

PowerVR2 Post-processing Filter: On

Texture Upscaling (xBRZ) : 6x

全速
任天堂 Wii Dolphin 瑪利歐賽車Wi

Internal Resolution: 3x (1920 x 1584)

Anti-Aliasing: 2x MSAA

Texture Filtering: 16x Anisotropic

Post-Processing Effect: FXAA

全速

ADVERTISEMENT

▲PlayStation模擬器的效能需求比較低,《袋狼大賽車》在升頻到1080p後畫面變得相當清晰,執行也相當流暢。

▲透過PlayStation 2模擬器執行《真‧三國無雙2》,升頻到1080p之後遊戲畫面仍相當流暢。影片前段偶有卡頓應為PlayStation 2原始主機的行為。

ADVERTISEMENT

▲AYANEO 2執行PlayStation 3模擬器也沒問題,這邊將《衝破火網Climax》原生的720p解析度升頻至符合Ally螢幕的1080p。

ADVERTISEMENT

▲PlayStation Portable的《實感賽車2》在升頻至1080p後畫面表現相當出色,遊戲也能保持全速執行。

▲Saturn平台的《音速小子R》因使用YabaSanshiro模擬器核心當機,所以更換為不具升頻的Yabause模擬器核心,並可在原始畫質全速運作。

▲Dreamcast平台的《瘋狂計程車》升頻搭配材質貼圖過濾的效果相當理想,同樣能夠全速運作。

▲Wii平台的《瑪利歐賽車Wii》在仔細調整升頻參數後,也能在1080p解析度保持全速運作。

這代可以買,期望下代會更好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的優點就是能將Windows平台的PC遊戲隨身帶著玩,而且具有舒適的操作感,控制器的手感調整得相當出色,僅608公克的重量與理想的配重,讓玩家在遊玩時也不會有所負擔。

不過Windows作業系統也成為Ally的包袱,讓它的系統功能、操作介面、遊戲啟動器整合等部分不如原本就是遊戲主機的任天堂Switch,或是具有SteamOS客製化作業系統的Steam Deck。

至於效能表現,筆者也在第二篇文章中說明,Ally的目標在於以調降畫執設定的方式,讓遊戲平均FPS滿足60或30幀的最低需求,而不是在追求高畫質、高FPS。

筆者也在Computex 23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與AMD消費與遊戲客戶端事業群資深總監Renato Fragale進行訪談。他提到AMD也意識到沒有單一款處理器的設計能夠滿足所有需求,因此在這次推出新世代行動處理器時,將極致效能Ryzen 7045系列的內建顯示縮減為2CUs,並搭載容量更大的L3快取記憶體,其理念就是為了搭配獨立顯示晶片,在有限的空間、散熱條件、電力消耗條件下,帶來極致遊戲體驗。

而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則是針對行動裝置開發的遊戲APU,透過調整處理器、內建顯示的核心數量、時脈、功耗曲線以取得最佳平衡,Fragale也表示Z1只是開始,未來將會持續推動這條產品線。

在回答筆者提出是否有可能推出具有更多內建顯示核心的型號,或是縮減處理器核心以換取內建顯示核心時,Fragale回答這一切都有可能,但是要考慮到效能、功耗的平衡,目前AMD的策略就是先著手提生處理器的IPC效能,如此一來就有更多彈性能夠進行調整,推出更適合玩家的產品。

Ally雖然是Asus推出的第一款掌上型遊戲電腦,但是已經有相對的高完成度,而且價格比ROG Phone便宜,實在很難忍住不手滑。然而雖然搭載下代處理器的後續產品肯定會有更好的體驗,但或許需要等待2年以上的時間,所以想入手的玩家不妨先買先享受。

系列文章:
Asus ROG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開箱實測(一):搭載AMD Ryzen Z1 Extreme處理器的小電腦
Asus ROG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開箱實測(二):綜合與遊戲效能測試
Asus ROG Ally掌上型遊戲電腦開箱實測(三):模擬器效能測試(本文)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