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隨著蘋果正式於今年九月推出 iPhone 15 系列手機,其所換上的 USB-C 連接埠,亦成為了外界最為關注的焦點。實際上已經成為市場標準的 USB-C 連接埠,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無論是在挑選線材或連接手機周邊上,確實都變得更加友善且便利,例如現在很多人挑選筆電的輸出入埠也是USB-C 。
只不過,即便 USB-C 連接埠已經在 3C 產品領域通行許久,可是關於它的爭議卻從來沒有停歇過。無論是各家廠商對於 USB-C 線材功能的實作,或者是官方認證制度、傳輸速度等等差異,各種混亂的情況使 USB-C 接頭在現實生活中,似乎變成了一種「沒有標準的標準」,甚至於為消費者帶來許多誤解。
因此趁著 iPhone 15 系列手機正式發售之際,我們特別以 USB-C 為主題,帶來一篇有助於讀者釐清相關觀念的特別企劃,除了希望能為消費者於未來挑選 iPhone 15 系列產品的充電線、數據傳輸線時,有助於入手到適合的產品外,更可以將觀念擴及所有使用 USB-C 連接埠的產品,對 USB-C 規格有正確的認識。
ADVERTISEMENT
文章目錄
為什麼 USB-C 規格亂糟糟?
在開始解釋關於 USB-C 連接埠的各種疑慮之前,或許是時候先來反思,為什麼所有跟 USB-C 扯上關係的東西,經常是一團混亂,而且沒有人試圖解決這些容易誤導或讓消費者感到疑惑的問題。
外觀一樣但內涵不同
消費者對 USB-C 線材最常遇見的問題,在於它們的外觀看起來都一樣,但是卻常常不通用。
以筆者自己曾經遇到的經驗,有時某一條 USB-C 傳輸線,雖然可以用來為手機進行充電,同時也可以連接上電腦並傳輸數據,但是若換成另一條 USB-C 傳輸線,就變成只能夠幫手機充電,無法接上電腦傳輸任何資料。即便以上提到的這兩條傳輸線,其中一端都是 USB Type-A,而另一端都是 USB-C,外觀長得一模一樣,但功能方面卻有著極大的差別。
ADVERTISEMENT
又或者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透過 USB-C 連接埠,將某支手機的畫面透過線材投放到外接螢幕上,當換成另一台同樣具備 USB-C 連接埠的手機,也沒有更換線材的狀況下,卻怎麼樣都無法成功輸出畫面,讓人感到相當困惑。
標示不清且難以辨認
除了相同外觀但功能實作方面造成的差異,造成消費者在實際應用時的混亂之外,USB-C 線材的標示不夠清楚與明白,更使得情況進一步惡化,但這或許也是因為 USB-C 規格太過普及所導致。
舉例來說,幾乎每一條 HDMI 線,販售時都會標註它所支援的 HDMI 版本,例如 HDMI 1.2、1.4、2.0或2.1,並且壓印於包裝盒上;另外像是 RJ-45 網路線,通常也會在線材的蒙皮上,標註其為 Cat.5、Cat.5e 或 Cat.6 規格,方便消費者直接進行識別。
ADVERTISEMENT
但是,我們若隨便拿起身邊任何一條 USB 傳輸線,無論其是否採用了 USB-C接頭,事實上都看不見任何標註,不僅是購買手機時廠商隨附的充電線如此,就連市面上販售的大多數線材也都一樣,這就造成消費者無法直觀明白,究竟這條傳輸線的資料速度有多快?充電最大瓦數為何?同時又支援了哪些功能?
ADVERTISEMENT
盲點 1:USB-C 是「外觀形式」還是「功能標準」?
造成 USB-C 規格一團混亂最為關鍵的問題點,在於很多消費者其實並不理解,事實上 USB-C 連接埠本身,僅僅是一種「外觀形式」的規格,並不包含其所支援的功能與內容。
雖然過往 USB Type-A 連接埠有著長方形的對稱造型,但由於設計上的失誤,使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方向才能進行插入,進而造成消費者困擾,這讓正反皆可插的 USB-C 連接埠獲得青睞,最終得到普及並成為了主流。
例如在筆記型電腦領域,擁有 USB-C 連接埠幾乎已經成了標配,甚至於有不少輕薄筆電,只提供了 USB-C 插孔給予使用,徹底拋棄過往的 USB Type-A;就連一些小型電器產品,例如隨身風扇或行動電源等,也都換上了 USB-C 連接埠。
無論高端或低端產品皆用上 USB-C 的後果,就是讓消費市場變得更加混亂,支援功能各異的接頭、支援度有高有低的線材,使得 USB-C 這個單純的「外觀形式」規格變得不再單純,持續混淆著你我。
USB-C 介面的定義
USB-C 的全稱為 USB Type-C,相對於最通用的 USB Type-A,通常只會在印表機上看見的 USB Type-B,以及曾經盛極一時的 Micro USB 與 Mini USB,USB-C 是 USB 家族中,唯一一個「正反皆可插」的連接埠介面。
USB-C 的外觀與形式定義由 USB 開發者論壇所設計,它的介面尺寸為 8.3×2.5毫米,內部一共擁有 24 隻引腳,平分為 12 隻環繞於橢圓形連接埠的上排與下排,由於引腳本身的電氣定義是對稱的,無論透過哪個方向插入,皆可以被裝置正確識別且提供相關功能。
換句話說,一旦電子產品製造商,無論手機、筆電甚至於遊戲主機廠商,當他們提及 USB-C 時,通常只是用以代表某個連接埠的「外觀」長成什麼樣子。
USB-C 的加速普及
USB-C 連接埠最一開始隨著 USB 3.1 標準共同推出,因此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是採用 USB-C 接頭的裝置與線材,其傳輸速度皆可以支援到 USB 3.1 規格,也就是極限 10Gbit/s,但實際上 USB-C 與 USB 3.1 標準之間並沒有互相綁定的關係,甚至可以說 USB-C 跟任何功能標準之間,都沒有絕對的支援關係。
雖然 USB-C 只是一種外觀,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不符合尋常邏輯,並且跟大多消費者的經驗法則相互違背,但這卻是最正確的解釋與定義。
USB-C 並不像 HDMI 連接埠那樣,可以讓多數人直觀明白,只要在 HDMI 連接埠上插進 HDMI 線材,就可以用來傳輸聲音跟影像,也就是說「HDMI」這四個字母不只包含了外觀定義,甚至還包含了功能方面的定義,而 USB-C 卻始終只有外觀定義,從來不包括其支援的功能與技術標準。
盲點 2:透過 USB-C 進行充電就是快充嗎?
很多消費者都會將「手機支援快充」與「擁有 USB-C 充電孔」間聯想在一起,然而事實上這兩件事情卻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但為什麼我們經常有著這樣的誤解呢?
充電協議才是關鍵
遵循前面所提及的「USB-C 只是一種外觀形式」這項大前提,手機是否支援快速充電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裝置是否選擇了 USB-C 當成充電孔,而是充電器、手機和線材,這三者分別支援了哪些充電協議標準,以及可提供多大的充電電流,進而達成啟動快充的條件。
在沒有使用任何充電協議的情況下,手機透過 USB 連接埠所獲得的電流,將會是最為標準的 5V、0.5A(USB 2.0)或 5V、0.9A(USB 3.0)規格,而且無論哪一種充電器或 USB 埠、哪一條線材與哪一款手機,至少都能提供與獲得 2.5W 或 4.5W 的基礎充電能力。
當充電器的規格有所提升,USB 線材就可以開始供應更大瓦數的電流給予裝置,例如常見的 10W、15W 與 18W,這也促成各大手機廠商開始導入自行研發的快充協議,將充電瓦數一路向上推進。
例如小米日前公開的 HyperCharge 快充技術,即可達到驚人的 300W,讓透過USB 連接埠進行充電這件事情,看似沒有任何極限,但同時也失去了行業共通的一致標準與規範。
USB Power Delivery
由於各家廠商在充電標準上各據山頭,為了避免獨佔和消費者混淆,USB開發者論壇選擇透過改版 USB Power Delivery(USB-PD)規範,來因應手機需要的快充規格。
從 USB-PD 2.0 開始,充電接頭的外觀形式被定義為 USB-C,換句話說,只有兩端皆為 USB-C 連接埠的線材,才可以支援 USB-PD 2.0 及以上標準,然而不限接頭形式的 USB-PD 1.0 卻跟 2.0 標準一樣,充電瓦數上限皆為 100W。
接著改版的 USB-PD 3.0 雖然供電瓦數上限仍是 100W,但加入「可編程電源供應」(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PPS)功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相容各家廠商的快充標準;至於最新的 USB-PD 3.1 則將 100W 以內的供電強度歸類為「標準功率範圍」(Standard Power Range,SPR),並增加擴展功率範圍至 240W。
結論而言,採用 USB-C 接頭的裝置在 USB-PD 規範之下,若不考慮廠商個別的專屬協議,最高將可支援 48V、240W 的充電速度,端看充電器、終端裝置和線材是否支援,不過 USB 開發者論壇規定在 60W 以上充電功率時,其所搭配的 USB-C 線材至少得具備 5 安培以上容量,避免電流過大產生安全性問題。
盲點 3:USB-C 資料傳輸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自 USB 開始設計與發展, 至今已經超過了 28 年,於 1996 年正式推出的USB 1.0 標準,速度僅有 1.5Mbps,最為普及的 USB 2.0 版本則是 480Mbps,逐漸成為主流的 USB 3.2 Gen 2×2 則可達到 20Gbps。
那麼 USB-C 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同樣延續「USB-C 只是一種外觀形式」的主要概念,事實上 USB-C 連接埠所能達成的最高傳輸速度,將取決於裝置本身所支援的標準,就如同 USB-C 的充電瓦數仰賴於 USB Power Delivery 規範, USB-C 的傳輸速度,自然就得視裝置選擇了哪一個 USB 版本規格。
關於 USB 的版本規格
雖然 USB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傳輸介面之一,但大多數人對它的了解並不深,可是至少在版本方面,我們過去還能簡單釐清 USB 1.0、2.0 與 3.0 之間的區別,直到 USB 開發者論壇主動將一切搞得雲裡霧裡。
主流的 USB 2.0 正式名稱為 Hi-Speed USB,傳輸速度達 480Mbps,為最常見的USB 速度規格,其 USB Type-A 接頭顏色大多為白色;而「曾經」被稱為 USB 3.0 的USB 3.2 Gen 1標準,其傳輸速度為 5Gbps;至於「曾經」被稱為 USB 3.1 的 USB 3.2 Gen 2,其傳輸速度則來到 10Gbps;另外 USB 3.2 Gen 2×2 標準,其速度再翻倍達到 20Gbps,而以上規格的 USB Type-A 接頭原則上都是藍色。
先不論為什麼 USB 3.0、3.1 的命名莫名消失,通通「升級」成了 USB 3.2,光是一個藍色的 USB Type-A 連接埠,居然就有三種最高速度的區別,確實夠讓人頭痛。然而,當這些速度標準套用到沒有顏色標註的 USB-C 接頭時,現實情況就變成了以上四種速度規格,甚至於未來的 USB4 標準,通通都能以 USB-C 連接埠的形式呈現。
從 2.0 到 4 都有可能
由於 USB-C 外觀形式在規範上相容於 USB 2.0,所以無論是 USB-C 連接埠或線材,它們所支援的最高資料傳輸速度,皆有可能是 USB 2.0 標準的 480Mbps,當然也有可能是 USB 3.2 家族的 5Gbps、10Gbps 或 20Gbps,以至於未來 USB 4 的 40Gbps,端看裝置上的 USB-C 連接埠本身支援了哪一個規格,而線材也相應支援到哪一個速度標準。
此外,雖然 USB 標準皆具備向前相容性,例如將 USB 3.2 Gen 2×2 規格的線材,一端插入電腦的 USB 2.0 連接埠,另一端插入支援 USB 3.2 Gen 2 的手機,雖然不會發生操作上的問題,但資料傳輸速度將被限制在最低那一方,以此例而言即是電腦上 USB 2.0 埠口的 480Mbps,所以消費者唯有將裝置上的連接埠規格與線材正確搭配,才可以發揮理論上的最高傳輸速度。
盲點 4:每條 USB-C 線都能傳輸影像嗎?
跟快速充電、資料傳輸並列三大 USB-C 終極疑惑的問題,莫過於到底需要達成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透過 USB-C 連接埠傳輸影音內容,然而,若要討論起這個問題的答案,情況確實比想像中還要複雜。
USB 的影像傳輸協議
在充電方面 USB 擁有 Power Delivery 規範,而在傳輸速度方面 USB 則有不同版本標準,例如 USB 2.0、3.2 等等,那麼影像與聲音傳輸呢?當然也有,這就是所謂的 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簡稱 DP Alt Mode,此外也有人稱它為 DisplayPort 替代模式。
想要解釋 DP Alt Mode,當然就得先從 DisplayPort 下手。作為與 HDMI 齊名的影音傳輸標準, 如今 DisplayPor t已經應用在許多地方,例如筆記型電腦、手機與顯示器,雖然在電視產品上相對少見,但 DisplayPort 支援超高頻寬的特色,使它成為了電腦玩家的首選規格,例如最新的 DisplayPort 2.0 規格即可支援高達 80Gbit/s 的傳輸速度。
從 VGA、DVI 影像介面演變而來的 DisplayPort,也擁有自己專屬的傳輸介面,最常見的外觀形式為缺角長方形,另外還有體積較小、接近正方形的 Mini DisplayPort。
然而在 2014 年,負責 DisplayPort 標準開發的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將讓 USB-C 介面經由替代模式(Alternate Mode)的方式,納入支援傳輸 DisplayPort 標準的影音訊號,希望進一步拓展使用情境,此即為 DP Alt Mode。
線材與裝置皆需支援
USB-C 的 DP Alt Mode 目前支援 DisplayPort 1.2、1.4 與 2.0 標準,考量到訊號傳輸所需求的頻寬,USB-C 線材若要支援 DP Alt Mode傳輸影音內容,至少要支援 USB 3.2 Gen 2 標準,也就是 10Gbps 傳輸頻寬以上規格。
此外,輸出 DisplayPort 訊號的裝置,例如筆電或手機的 USB-C 介面,亦要支援 DP Alt Mode 標準,才能搭配線材順利將畫面傳輸到擁有 DisplayPort 訊號輸入的螢幕上。
受惠於 USB 標準在速度方面的提升,未來 USB4 將進一步整合並升級為 DP Alt Mode 2.0,支援所有 DisplayPort 2.0 標準所具備的功能,輸出最高 16K 畫質影像訊號,十分驚人。
除了 DP Alt Mode 之外,USB-C 介面其實也還有其他替代模式,也可以用於傳輸影音訊號,例如 MHL Alt Mode 和 HDMI Alt Mode,但這兩個標準比起 DP Alt Mode 來得更為少見,所以此處就不加以深度討論了。
盲點 5:USB-C 線材中的 E-marker 到底是什麼?
在挑選 USB-C 線材時,許多消費者應該都聽過「E-marker」這個名詞,有些廠商甚至會將線材帶有 E-marker 這件事情當成賣點,標註於產品上吸引使用者購買,甚至於訂出較高的售價。
但 E-marker 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是否具備 E-marker 對於 USB-C 線材的供電、資料傳輸與支援功能,到底又有著多大的區別?接著看下去你就能理解了!
線材的身分證件
所謂的 E-marker 全稱為「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它是一塊嵌入於 USB-C線纜中的特殊晶片,當所連接的裝置讀取到線材中的 E-marker 晶片後,即可理解線材本身所帶有的各種屬性,例如電源傳輸能力、數據傳輸能力、影像傳輸能力和專屬 ID 等資訊。
對於 USB-C 線材中的 E-marker 晶片功能,消費者不妨簡單將其理解為 USB-C纜線的「身分證件」,它會記載著關於該條 USB-C 線材的一切功能。當帶有 E-marker 晶片的 USB-C 線纜連接到電腦、手機之類的終端裝置時,E-marker 將主動提供各種電子識別標籤,方便所連接的裝置選擇對應的充電功率、傳輸速度和影音傳輸標準,甚至還可以透過動態調整的方式,發揮線材的最大效能。
E-marker 非強制功能
在線材中安裝晶片雖然聽起來十分先進,但對於製造廠商而言,多了一顆 E-marker 晶片其實會為產品增加許多生產成本,因此 USB 開發者論壇並沒有強制規定每一條 USB-C 線材都得安裝 E-marker 晶片,只有在某些特定條件之下,E-marker 晶片才會變成纜線的標準配備。
根據 USB 開發者論壇的規範,電流容量大於 3 安培的 USB-C 線材,考量到安全性皆必須安裝 E-marker 晶片,換句話說市面的 5A、6A 規格 USB-C 纜線,內部都會擁有 E-marker 晶片,方便終端裝置辨識並選擇充電協議,避免提供過大的電流損毀裝置,而這也是為什麼具備 E-marker 晶片的線材,經常被簡單定義為「快充線」的原因。
此外 E-marker 晶片的安裝規定並不限於雙頭 USB-C 纜線之間,無論是 USB Type-A 對 USB-C,甚至於 USB Type-B 對 USB-C,只要線纜預計提供超過 3 安培的電流,就一定得搭載 E-marker 晶片。
若線材本身支援的電流容量低於 3 安培,但是支援影像輸出功能,那麼按照USB 開發者論壇的規定,同樣也必須安裝 E-marker 晶片,否則裝置之間將不知道該使用何種標準來傳輸影音訊號。
那麼帶有 E-marker 晶片的 USB-C 線材,其資料傳輸速度一定就能達到 USB 3.2 Gen 1 標準的 5Gbps 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僅具備 USB 2.0 標準的 USB-C 纜線,同樣可以安裝 E-marker 晶片,只是實務上鮮少有廠商如此處理,因為這會增加額外的製造成本。
盲點 6:USB-C 線材長度、外觀設計會影響效能嗎?
市面上的 USB-C 線材如此多樣,無論長的、短的;圓的、扁的;素色、彩色;編織或塑膠,消費者通常可以視需求自由挑選。但是,隨著 USB 傳輸速度加快、充電瓦數大幅提升,線材本身的效能將可能受到外觀設計影響,進而導致使用體驗打折,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線材長度很重要
因為外觀而影響線材的效能表現,最為常見的狀況即是纜線過長。由於電氣訊號在內部銅線的傳遞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物理性的衰減,進而造成資料傳輸速度下降,所以 USB-C 線材就如同網路線、HDMI 線一樣,對於長度有著限制。
雖然 USB 開發者論壇並沒有硬性規定 USB-C 線材的長度,但根據規範建議,採用 USB 2.0 速度標準的 USB-C 對 USB-C 纜線,其最大長度不宜超過 4 公尺;至於速度更快達 5Gbps 的 USB 3.2 Gen 1 則不宜超過 2 公尺;10Gbps 的 USB 3.2 Gen 2 更建議不該超過 1 公尺線長。
由此可見,資料傳輸速度越快,其線纜長度限制就會越大,也就是難以製作成更長的線材,所以消費者挑選支援 USB 3.2 標準的纜線產品時,必須特別注意長度,避免接上終端裝置後,發現傳輸速度不如預期,甚至於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
材質關係到耐用性
既然線材長度會影響資料傳輸速度,那麼供電方面呢?答案是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其並不會如同「掉速」那樣顯著反映,至少在體感上比較感覺不出來。
正因為長度跟供電能力之間的關係比較彈性,所以市面上較長的 USB-C 線材,通常都只會強調充電功能,常以「充電線」的單純名義出售,較少保證資料傳輸速度或穩定性,不過還是建議消費者在採用大瓦數充電的情況下,線材長度不要過長,同時選擇電流容量較高的電纜,例如 5A 或 6A,如此一來在安全性上會較有保障。
最後關於線材的材質方面,無論尼龍編織線、鋼鐵線、PVC 線或 TPE 線,只要內部銅線使用的材質不要太差且做工得當,基本上對於傳輸、充電效能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只是筆者個人唯獨不建議選擇「扁線」,因為其抗干擾能力相對於圓線來得弱,且內部銅線通常得承受較大的壓力,使用壽命普遍也較短。
iPhone 15 系列手機的 USB 支援性
隨著 iPhone 15 系列正式上市,蘋果也正式為旗下手機產品換上了 USB-C 連接埠,正式終結自有 Lightning 接頭發展至今超過 10 年的歷史。
擁有 USB-C 插孔的 iPhone 15 手機,究竟跟過去的 Lightning 接頭有何不同?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四款手機的 USB-C 連接埠是否有任何差異?對消費者而言,iPhone 從 Lightning 換成 USB-C 的改變究竟是好是壞?接下來我們將簡單進行探討。
萬眾期待的 USB-C
iPhone 15 系列手機對 USB-C 的支援並不統一,其中入門款的 iPhone 15、iPhone 15 Plus 僅支援 USB 2.0 速度標準,即資料傳輸最高只有 480Mbps;至於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則由於 A17 Pro 晶片增加了 USB 3 控制器,因此最高資料傳輸速度可達 10Gbps。
對於追求高速傳輸資料的使用者,例如要將手機所拍攝的 ProRAW、ProRes 影像導出至電腦中,那麼入手 iPhone 15 Pro 與 iPhone 15 Pro Max 將是更好的選擇,但也要記得購買對應的線材,才能發揮 10Gbps 傳輸速度的優勢。
只不過,iPhone 手機換上 USB-C 最主要的好處,其實並不在於資料傳輸速度的提升,而是消費者終於可以少買一個轉接頭、少帶一條充電線,以及可以擁有更多的周邊配件選擇。
iPhone 15 全系列皆支援 DP Alt Mode,因此消費者可以輕鬆將手機畫面經由USB-C 輸出至外接螢幕,同時 USB-C 介面也更方便使用者將隨身碟、外接硬碟、SD 讀卡機等裝置連接到手機,這些附加效益其實皆遠比傳輸速度的提升來得更有感。
被淘汰的 Lightning
Lightning 與 USB-C 同樣為正反皆可插的接頭,雖然兩者外觀長得相似但並不相容,尺寸與引腳設計也有很大差異。Lightning 接頭的傳輸速度,在大多數蘋果裝置上僅符合 USB 2.0 標準,即最高 480Mbps,但是仍有部分例外,比方說第一代與第二代的 12.9 吋 iPad Pro,即可透過 Lightning 接頭獲得 5Gbps 的傳輸速度,相容於 USB 3.2 Gen 1 規格,充電速度目前已知最高為 27W。
從以上敘述其實不難發現,Lightning 接頭無論在資料傳輸速度或充電瓦數方面,其實都可以由蘋果主動進行改版,解放更多效能,因此跟 USB-C 相比並非完全處於劣勢,只是 USB-C 在過去一段時間中進化得更快,傳輸頻寬與充電速度拉得更高,同時規格更加開放且透明。
雖然蘋果之所以會將 iPhone 的 Lightning 接頭更換成 USB-C,主要還是源於歐盟對環保議題的要求,然而蘋果一直以來都是 USB 開發者論壇的主要成員之一,甚至對 USB-C 規格的制定有著重大貢獻,因此許多人認為蘋果反對 USB-C 其實並不合理,該公司甚至還是 USB-C 的主要推廣者,例如 MacBook 很早就將 USB-C 作為唯一連接埠,只是在手機市場方面有著更深一層的考量,例如生態系與周邊生產廠商的利益等等。
擁有 USB-C 外貌的 Thunderbolt
前面我們不斷提及「USB-C 只是一種外觀形式」,同時 USB-C 還可以藉由替代模式,支援 DisplayPort、MHL 與 HDMI 等等影像輸出標準,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標準同樣採用了 USB-C 當成介面,那就是由 Intel 主推的 Thunderbolt。
打造全能 USB-C 連接埠
Intel 在 2015 年時宣布,從 Thunderbolt 3 開始將連接埠的形式更改為 USB-C,脫離過往的 Mini DisplayPort 外觀,不僅功能也變得更加全面且相容 USB 規格,同時也可以加速 Thunderbolt 標準普及,不再是高端裝置的限定功能。到了 2020 年 Intel 再度改版並推出 Thunderbolt 4,甚至展現出更大的野心,試圖打造出「全功能 USB 解決方案」,並藉由簡單的識別方式,讓消費者擺脫現有 USB-C 規格的混亂,同時享有最完整的 USB 埠相關功能。
Thunderbolt 規範更嚴格
Intel 指出 USB-C 與 Thunderbolt 不能混為一談,USB-C 線材或終端裝置若要取得 Thunderbolt 認證,必須滿足資料傳輸、電源供應和視訊傳輸的最低需求,讓消費者僅需認明電腦、筆電或線材上的 Thunderbolt 閃電符號,就能享受 USB 標準應該具備的完整功能,包含高速資料傳輸、高瓦數充電和頂規影音輸出。
舉例而言,雖然 Thunderbolt 4 遵循了 USB 4 標準進行設計,但兩者差異在於Thunderbolt 4 的認證規範更加嚴苛,每一個掛上 Thunderbolt 4 認證的連接埠與線材,皆必須支援 40Gbps 資料傳輸速度,最低應為連接裝置提供 15W 供電且最高可達 140W,並支援兩部 4K、60Hz 顯示器畫面輸出,然而,這些規格在 USB4 標準中大多都是「選用」,但在 Thunderbolt 4 認證中則是「強制要求」。
再進化的 Thunderbolt 5
前些日子 Intel 又公開比起下一代 USB4 v2 標準認證規範更嚴格的 Thunderbolt 5 介面,不僅要求認證產品的通訊協定需升級至 PCIe Gen 4,雙向資料傳輸頻寬也得有 80Gbps,單向傳輸頻寬必須達 120Gbps,供電上限亦拉高到 240W,且支援三部 4K、144Hz 顯示器畫面輸出,同時 Thunderbolt 5 也相容 USB4 v2 與 DisplayPort 2.1 標準。
Intel 表示 Thunderbolt 5 的目標是讓消費者能夠藉由單一纜線,滿足高速外接裝置、高解析度螢幕輸出及高功率充電等等功能,未來搭載 Thunderbolt 5 的產品將以筆記型電腦為主,但實際登陸市場的時間目前仍無法確定。面對市場上混亂的 USB-C 規格,Thunderbolt 的願景仍是創造出完整解決方案。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雜誌粉絲團!
- 延伸閱讀:Intel Innovation 2023 現場直擊Thunderbolt 5裝置,資料傳輸速度飆上6223MB/s
- 延伸閱讀:Intel發表Thunderbolt 5傳輸介面,採用PCIe Gen 4通訊協定支援240W電力傳輸
- 延伸閱讀:Intel 發布全新 Thunderbolt 5,頻寬最高達 120 Gbps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