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開發新型防篡改 ID 標籤,將微小的金屬粒子混入標籤膠水,再用兆赫波檢測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新型防篡改 ID 標籤,將微小的金屬粒子混入標籤膠水,再用兆赫波檢測

ADVERTISEMENT

幾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明瞭一種加密 ID 標籤,其尺寸比傳統的無線射頻辨識 (RFID) 標籤小幾倍,而且成本也低得多。RFID 標籤通常貼在產品上,用於驗證其真偽。 

這種微型標籤比 RFID 標籤更安全,它利用兆赫波,兆赫波比無線電波更小,頻率也更高。但與傳統 RFID 標籤一樣,這種兆赫標籤也存在一個主要的安全性漏洞:一個造假者可以將標籤從真品上撕下來並重新貼到假冒商品上,而認證系統根本無法察覺。 

現在,研究人員透過利用兆赫波開發了一種防篡改 ID 標籤,克服了這一安全性漏洞,同時仍然保持小巧、便宜和安全的優點。 

他們將微小的金屬粒子混入黏貼標籤到物體上的膠水中,然後使用兆赫波來檢測這些粒子在物品表面形成的獨特圖案。撰寫有關防篡改標籤論文的主要作者、電氣工程和電腦科學 (EECS) 研究生Eunseok Lee解釋說,這個隨機膠水圖案類似指紋,用來驗證物品的真偽。 

EECS 副教授、領導電子研究實驗室兆赫整合電子小組的Ruonan Han補充說:「如果我在一個表面上撒了一堆鏡子碎片,然後在上面照射光,根據這些鏡子的方向、大小和位置,我會得到一個不同的反射模式。但如果你撕下晶片並重新貼上,你就會破壞那個模式。」 

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個小型防篡改標籤,尺寸約為 4 平方毫米。他們還展示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該模型透過辨識相似的膠水模式指紋來幫助檢測篡改行為,準確率超過99%。

由於兆赫標籤製作成本非常低,因此可以將其部署在整個龐大的供應鏈中。而且其微小的尺寸使標籤能夠附著在傳統 RFID 標籤無法附著的物品上,像是某些醫療設備。 

這篇將在IEEE固態電路會議上發表的論文是Han的團隊與能源高效電路與系統組的合作,該組是麻省理工學院首席創新與戰略長、工程學院院長以及EECS的Vannevar Bush教授Anantha P. Chandrakasan的團隊。共同作者包括EECS研究生Xibi Chen、Maitryi Ashok和Jaeyeon Won。 

防止篡改

這項研究專案部分靈感來自Han最喜歡的洗車店。這家店在他擋風玻璃上貼了一個 RFID 標籤,以驗證他的洗車會員資格。為了增加安全性,標籤是用易碎的紙做的,這樣如果一個不誠實的顧客試圖將其撕下並貼到不同的擋風玻璃上,它就會被破壞。 

但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可靠的防止篡改的方法。例如,有人可以用溶液溶解黏合劑,安全地移除易碎標籤。 

Han說,一個更好的安全解決方案是驗證物品本身,而不是驗證標籤。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將目標對準了標籤和物品表面之間介面的膠水。 

他們的防篡改標籤包含一系列微小的凹槽,使兆赫波能夠穿過標籤並擊中混合在膠水中的微小金屬粒子。 

兆赫波足夠小,可以檢測到這些顆粒,而較大的無線電波則沒有足夠的靈敏度看到它們。此外,使用波長為 1 毫米的兆赫使研究人員能夠製作一個不需要更大的外部天線的晶片。 

經過標籤並擊中物體表面後,兆赫波會反射或散射回接收器進行驗證。這些波如何散射取決於反射它們的金屬顆粒的分佈。 

研究人員在晶片上放置多個凹槽,使波浪可以衝擊物體表面的不同點,捕獲有關顆粒隨機分佈的更多資訊。 

Han說:「只要造假者破壞了膠水介面,這些反應就不可能被複製。」 

一旦將防篡改標籤貼在物品上,供應商會進行第一次的讀取,然後將這些資料儲存在雲端,之後用於驗證。 

AI進行身份驗證

在測試防篡改標籤時,Lee遇到了一個難題:要精準測量兩個膠水圖案是否匹配非常困難和耗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聯絡了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 (CSAIL) 的一位朋友,並一起利用AI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訓練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可以比較膠水圖案並計算它們的相似度,準確率超過 99%。 

Lee說:「在示範中我們使用的資料樣本有限,這是一個缺點。但如果未來將大量此類標籤部署在供應鏈中,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資料樣本,進而改進神經網路。」 

身份驗證系統也存在一些限制。由於兆赫波在傳輸過程中會遭受大量損耗,因此感測器只能與標籤保持大約 4 公分的距離才能獲得準確讀數。對於條碼掃描等應用來說,這個距離不成問題,但對於一些潛在用途(例如高速公路自動收費站)來說,這個距離就太短了。此外,感測器和標籤之間的角度也需要小於 10 度,否則兆赫訊號會衰減太多。 

Han表示,他們計畫在未來的工作中解決這些限制,並希望激勵其他研究人員對兆赫波的潛力持更樂觀的態度,儘管存在許多技術挑戰。「我們真正想在這裡展示的是,兆赫頻譜的應用可以遠遠超出自寬頻無線通訊。在這個案例中,你可以將兆赫用於身份識別、安全和身份驗證。存在許多可能性,」他補充說。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