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Sony 耕耘專業運動攝影市場一向不遺餘力,也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點從近幾年賽事現場 α 系統能見度顯著提升的趨勢就能看出端倪。但無論是對 Sony 或對職業攝影師而言,「好,還要再更好!」一直是共同追求的目標,包括器材及拍攝的作品都是,正因如此,α9 III 問世了。它不僅是全球首款搭載全域快門的全片幅無反相機,內建的無黑屏 120fps 連拍、預拍、連拍加速和諸多實用功能與優化設計,都為攝影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拍攝體驗,至於實際使用的感受如何?值不值得職業攝影師擁有?讓我們聽聽專業運動攝影師 - 戴見安 Billy Dai 怎麼說。
關於|戴見安 Billy Dai
學生時期熱愛觀賞競技運動並因天文觀星活動接觸了攝影,因緣際會下結合了兩項嗜好成為專業體育攝影師,擅長捕捉穿梭於光影之間的運動員身影,目前專攻大專體育競賽及各級棒球賽事,經驗豐富的他從 2007 年至今已擔任五屆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代表團隨隊攝影師,以及 2022 杭州亞運奧會攝影團隊攝影師。
戴見安想捕捉的不只是運動員在場上的各種瞬間動作,更希望能將抽象的運動員精神透過影像呈現在世人面前,藉以展現競技運動的多元美感。
目前經營
Instagram|Chienan.Dai
若能有這些改進,對競技運動拍攝將會更有幫助!
我目前工作的主力相機是 α1,從它三年前剛上市就入手一直用到現在。我認為 α1 已經算是很成熟的產品了,包括畫素、連拍、和自動對焦…等等。談到稍微困擾的點,大概像是拍射箭這種項目時想準確抓到放弓的瞬間畫面,在不熟悉選手的節奏的情況下,只能憑經驗去預判時機,感覺差不多了就按下快門連拍,用運氣去換取成功率。再來是拍攝球桿、球拍或球棒揮擊的畫面時,通常會出現果凍效應的問題。
另外,在拍攝體育題材用到直式構圖時,α1 上 / 下掀翻螢幕時會有些不方便,我認為可以再改善來幫助競技運動的拍攝工作。
ADVERTISEMENT
經實證,α9 III 的全域快門真的可以完美抑制果凍效應問題
其實我在 α9 III 剛發表的時候就有留意到 Sony 特別主打「全域快門」,這讓我很好奇全域快門是不是真的能徹底解決果凍效應,所以一拿到相機之後,我便針對全域快門進行測試,直接看實拍照最有說服力。
在一場拍攝高爾夫球賽的過程中,我刻意分別使用 α9 III 和 α1 捕捉選手揮桿擊球的瞬間,從照片可以清楚看到,使用 α1 拍攝的畫面包括小白球以及球桿本身都有些微變形;而從 α9 III 拍攝的畫面則可見無論小白球或球桿都保持它原本該有的形狀及線條。
ADVERTISEMENT
▲▼ 從 α9 III 和 α1 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搭載全域快門的 α9 III 在拍攝極高速移動的物體時,完全沒有出現果凍效應的變形現象。(Sony α9 III + SEL300F28GM,F2.8、1/16000s、ISO 12800)(看大圖)
ADVERTISEMENT
而且 α9 III 全域快門所帶來的好處不僅止於此,像以往在室內使用電子快門以較高快門速度拍攝時,會遇到畫面出現條紋閃爍的現象,在 α9 III 上也不復見。
這讓我確切相信,α9 III 能同時曝光並讀取所有像素資訊的全域快門,真的可以很完美地抑制果凍效應和條紋閃爍。
ADVERTISEMENT
「無黑屏 120fps 高速連拍」和「進化後的 AI 對焦追蹤」,讓我更輕鬆地捕捉到滿意的照片
如同前面提到的,雖說 α1 的無黑屏 30fps 高速連拍已經足夠勝任大部份競技運動項目的拍攝工事,不過若是要捕捉像射箭這類「難以預測又稍縱即逝」的運動項目時,除了很吃攝影師的經驗外,運氣也相當重要,可能最關鍵的畫面就剛好在兩張照片之間,但往往受限於相機的連拍速度只好妥協。
α9 III 的無黑屏 120fps 高速連拍讓賽事最精彩的瞬間幾乎一按就中!
這一個多月來我用 α9 III 拍過高爾夫、花式滑冰、棒球、籃球、田徑(鐵餅、標槍、鉛球、田徑、跳高、撐杆跳)…等多項體育項目,可以說幾乎沒有 miss 掉的畫面!加上由於 α9 III 的 120fs 連拍速度足足是 α1 的四倍,所以運動員做出的瞬間動作能夠被分解到很細膩的程度,這不只讓攝影師能比以往更輕鬆拍到滿意的照片,也有助於運動員檢視自身的動作,對後續的姿勢修正、改善及調整相信都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 α9 III 的無黑屏 120fps 高速連拍,速度是 α1 的四倍,加上它還具備進化的 AI 對焦追蹤,有助於攝影師捕捉賽事最精彩的瞬間,成功率真的不可同日而語。(上:Sony α9 III + SEL300F28GM,F2.8、1/4000s、ISO 250(看大圖)。下:Sony α9 III + SEL70200GM2,157mm、F2.8、1/5000s、ISO 800(看大圖))
競技運動中的運動員,包括表情、肢體動作和與攝影師之間的距離是隨時都在變化的,再加上現場還有其他運動員、裁判、球網…等諸多干擾,當你要鎖定追蹤某一個目標時,以往使用的相機偶爾還是會有跑焦情況發生。
α9 III 在對焦的表現明顯更穩定且讓人放心,這跟它搭載的最新 AI 處理單元絕對脫不了關係!有了更先進的人體姿態辨識技術和演算法加持,除了能更牢牢鎖定並追蹤被攝目標外,我發現就算運動員只佔畫面的一小部份區域,α9 III 在自動對焦辨識和追蹤的表現,也勝過目前使用的機種。
▲▼ α9 III 搭載進化的 AI 處理單元,可利用主體形態資料精準辨識人體姿態,就算運動員背對鏡頭,或是臉部被遮擋,依舊能進行鎖定和追蹤,大幅提升拍攝的成功率。(上:Sony α9 III + SEL70200GM2,72mm,F2.8、1/1600s、ISO 12800(看大圖)。下:Sony α9 III + SEL400F28GM,F2.8、1/2000s、ISO 2500(看大圖))
「預拍」和「連拍加速」讓性能滿載的 α9 III 更如虎添翼
不可否認,預拍功能對專業運動攝影師來說真的太實用了!畢竟人類的反應再怎麼快,當眼睛看到之後,透過大腦傳遞指令到食指按下快門,跟運動員實際出手、揮擊、跳躍或飛撲的瞬間一定會有落差,所以有時會發現拍出來的照片就差那麼一點點,可能再快或慢個幾十毫秒釋放快門就完美了。
α9 III 的預拍功能可以彌補人類反應的不足,做到真正人、機合一的境界!在減少嘗試的次數、提升拍攝效率及成功率的同時,攝影師能將時間與精力放在觀察運動員的動作和情緒,以便拍出更精彩、更讓人動容的好作品。
至於連拍加速這個新功能,我認為對 α9 III 來說就是如虎添翼。因為雖然 120fps 高速連拍的速度夠快,但對記憶卡、硬體空間和事後挑片也是個負擔,而且大部份競技運動其實 30fps 連拍已經夠用,當遇到需要用更高連拍速度來捕捉關鍵畫面的項目時,再開啟 120fps 會更有效率。我的習慣是將自訂鍵 C5 指派為連拍加速,按一下開啟,再按一下則關閉,就如同武俠小說或電玩遊戲裡的大絕招一樣,有需要時按一下就能派上用場大顯神威。
改善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每次出去拍比賽,照片動輒數千張、甚至上萬張起跳,畢竟任何運動的關鍵時刻都要靠相機高速連拍來換取成功率,但這也會造成事後挑圖的困擾,尤其 α9 III 的最高連拍速度一口氣進步到 120fps,而且還多了預拍功能,事後挑照片的難度可想而知。但 Sony 顯然有考量到這個問題,所以 α9 III 在檢視回放的相關功能方面也有所進化。
α9 III 的選單中可以找到新增「拍攝時選擇 / 備忘」這個選項,能為每個預拍連拍群組的第一張照片,以及完全按下快門的那張照片設定星號,再結合影像跳覧設定功能,就可以快速找到連拍照片的群組。
我的習慣是將預拍連拍群組的第一張照片設為「分格線框架」,而預拍快門全按的照片則設為一顆星等,事後無論在相機或電腦上,我都可以利用「分格線框架」和星號等級快速切換到所需的連拍群組,再從中挑選出最完美的瞬間影格。
另外,我發現 α9 III 在關於 IPTC 資訊的登錄也做了優化。因為我們有時候會有寫入 IPTC 資訊的需求,例如拍攝地點、比賽項目、比賽結果或重要備註…等所謂的中繼資料,我通常會在電腦上先編輯好 IPTC 資訊,再透過 SD 記憶卡匯入相機,不過麻煩的地方也是在這裡,每次要更新 IPTC 資訊時,都必須不斷的重覆這個動作。
α9 III 能匯入多達 20 個 IPTC 資訊,工作效率確實提升許多。
再來,α9 III 針對語音備忘收音的改善也讓我蠻有感的,因為我們拍攝比賽有時候會用到語音備忘錄,像是快速備註不熟悉的運動員的姓名,或哪位選手打破了什麼紀錄…等等。但之前使用的機種語音備忘收音 Mic 設置在機頂,除了不方便錄製,也很容易收錄到一旁啦啦隊的加油聲或吵雜的環境音,事後回放時很難聽清楚當時備忘的內容。
α9 III 在螢幕和 Play 鍵之間多了一組語音備忘的專用 Mic,有效解決以往困擾我的收音問題。
α9 III 外接端子的封蓋開啟方向也做了改良,之前 α1 乙太網路孔的封蓋是向下開啟,每當接上網路線要傳輪大量照片時,網路線其實是會卡到封蓋,也會擔心用久了導致封蓋斷裂。
α9 III 的乙太網路孔封蓋不只改為獨立,也變更為向上開啟,這些優化為整體使用感受加分不少。
α9 III、頂尖的 G Master 鏡頭是兼顧性能與畫質的最佳組合
在體驗 α9 III 期間我主要搭配的鏡頭有 SEL2470GM2、SEL70200GM2、SEL300F28GM 和 SEL400F28GM。這幾顆 G Master 都是拍攝競技運動最常用的鏡頭,我認為與 α9 III 在搭配上無論是對焦速度或畫質表現都無可挑剔,也幫助我順利拍到許多精彩的瞬間畫面,從我這次分享的作品都能充分感受到。
至於 α9 III 的高 ISO 畫質,我認為和我常用的 α1 並沒有什麼不同,像滑冰、籃球或其他在室內場館進行的項目,常常感光度我都開到 ISO 5000、ISO 6400 甚至是 ISO 8000,將照片放大檢視可以發現影像很扎實,對焦框鎖住的運動員眼部依舊銳利,拍攝時真的是毫無後顧之憂。
▲▼ α9 III 搭配 Sony 自家 G Master 鏡頭,絕對是現階段最完美的運動攝影組合,不僅對焦速度和連拍性能可滿足工作所需,就連經常會面臨到的高 ISO 影像畫質,α9 III 的表現也讓人放心。像上面這張作品,儘管感光度已經飆到 ISO 10000,但透過 100% 裁切仍可發現,選手的護牙套、手心及手指上的線條紋理,乃至於衣服上的印刷字樣都清晰可辨。(上:Sony α9 III + SEL300F28GM,F2.8、1/1600s、ISO 10000(看大圖)。下:對焦處 100% 裁切)
整體操作感受朝「人性化」靠攏
其實一拿到 α9 III,我馬上就發現它的握把有相當顯著的提升。老實說以往相機已經提供不錯的握感了,但 α9 III 又更深且厚實,右手抓住相機的感覺更加飽滿,尤其拍攝運動賽事大多數時間都是銜接較重的望遠鏡頭,整天拍攝下來確實能分擔不少負重。
另外,α9 III 的快門鍵角度也有所改善,可以讓右手食指以更自然的姿勢放在上面,不用刻意調整指頭的位置就能舒服地按壓快門鍵,加上機頂、機背那些功能鍵、自定義鍵的按壓行程也更加明確,整體而言,α9 III 的操作感受我認為更往人性化靠攏。
拍攝任務不容許失敗?那 α9 III 就是最佳的選擇
我一路從 α9、α9 II、α1 用到 α9 III,明顯可以感受到 Sony 近幾年在影像市場付出的努力與收穫的進展,同時也很感謝 Sony 都有用心傾聽用戶的回饋並做出改善,這也是我們這些職業攝影師越來越離不開 Sony 的最大原因。
使用 α9 III 的這段時間,我認為包括全域快門零變形、無黑屏 120fps 高速連拍、預拍、連拍加速、進化的 AI 對焦追蹤…等等,讓攝影師在捕捉極其關鍵的瞬間畫面時,能更從容的應對,而且成功率超高。
如果以 RPG 遊戲常見的「角色能力值雷達圖」來比喻,α1 身為旗艦機種,為五個面向均衡發展的屬性;而 α9 III 因為搭載全域快門的關係,在連拍和對焦性能方面擁有更優異的表現,在我看來猶如一台小鋼砲,具備更充沛的性能可以應付更激烈的拍攝狀況,若你是每次出手都想捕捉到最動人瞬間的專業體育攝影師,亦或是對拍攝飛羽有興趣的玩家,α9 III 絕對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
更多戴見安使用 α9 III 拍攝的作品
了解更多 ILCE-9M3:https://go.sony.tw/43bfv2ot
特別感謝:中華民國滑冰協會、中華民國田徑協會、中華民國大專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富邦悍將棒球隊、職業高球選手/楊斐茜、職業高球選手/楊亞賓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