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要求國會,在社群媒體上像香菸一樣貼上警告標籤

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要求國會,在社群媒體上像香菸一樣貼上警告標籤

ADVERTISEMENT

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要求國會為社群媒體平台加上警告標籤,類似於香菸盒上的強制性警告標籤,因社群媒體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週一發表於《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總醫生維韋克·墨菲(Vivek Murthy)醫生表示,社群媒體是導致年輕人心理健康危機的一個重要元凶。

「現在是時候要求在社群媒體平台上加上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的警告標籤,說明社群媒體與青少年的重大心理健康危害有關。這樣的警告標籤需要國會採取行動,能夠定期提醒家長和青少年,,社群媒體尚未被證實是安全的,」墨菲說。「香菸研究的證據顯示,警告標籤可以提高認知,並改變行為。」

墨菲表示,僅僅加上一個警告標籤並不會讓社群媒體對年輕人變得安全,但這將是必要措施的一部分。

青少年中使用社群媒體的現象十分普遍,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的數據,高達95%的13至17歲青少年表示他們使用社群媒體平台,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幾乎不停地」使用社群媒體。

「今天的社交媒體就像幾十年前的菸草一樣:它是一種依賴於讓孩子上癮的商業模式的產品。而像香菸一樣,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的警告標籤是減少對兒童威脅的關鍵一步,」專注於終止向兒童行銷的組織Fairplay執行董事喬許‧葛林(Josh Golin)在一份聲明中說。

實際上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貼上警告標籤需要國會的行動——即使在兒童網路安全方面似乎有兩黨共識,也不清楚這會多快實現。國會已就兒童線上安全舉行多次聽證會,也有相關法案在籌備中。但自1998年以來,最近一次針對保護兒童線上的聯邦法律是在Facebook成立的6年前。

密西根大學發展行為兒科醫生珍妮·拉德斯基(Jenny Radesky)博士、美國兒科學會的領導人表示:「我希望這將與國會一直試圖改善社群媒體產品的安全性、設計和隱私權的其他工作相結合,因為國會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效法英國和歐盟,透過法律考慮兒童與數位產品互動時的需求。」

即使獲得國會批准,科技公司可能也會在法院對警告標籤提出挑戰。

科技業政策組織Chamber of Progress執行長亞當·科瓦塞維奇(Adam Kovacevich)表示:「在網路言論加上警告標籤不僅在科學上站不住腳,也與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權背道而馳。看到美國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攻擊社群媒體還真令人驚訝,畢竟青少年自己都說社群媒體為他們提供了重要的社交聯絡管道。」

去年,墨菲警告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社群媒體對兒童和青少年是安全的。他當時表示,決策者需要以與汽車安全座椅、嬰兒配方奶粉、藥物等兒童使用的產品相同的方式,解決社群媒體的危害。

為了遵守聯邦法規,社群媒體公司已禁止13歲以下兒童註冊使用他們的平台──但有證據顯示,無論有無父母同意,兒童都能輕易繞過這些禁令。

社群媒體平台為應對有關兒童心理健康的擔憂而採取的其他措施,也很容易被規避。例如,TikTok為18歲以下使用者定下了預設60分鐘的時間限制。但一旦達到限制,未成年人只需輸入密碼就可以繼續觀看。

墨菲認為,應該更加重視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的影響。

他寫道:「為什麼我們未能對社群媒體的危害做出回應,而它們的緊迫性和廣泛性不亞於不安全的汽車、飛機或食品所帶來的危害?這些危害並非出於意志力或教養不當,而是在沒有適當的安全措施、透明度或問責制度的情況下,釋放了強大科技力量的後果。」

今年1月,Meta、TikTok、X和其他社群媒體公司的執行長出席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因為家長擔心他們沒有為保護年輕人做足夠的工作。這些高管強調了他們平台上現有的安全工具,以及他們與非營利組織和執法機構合作保護未成年人所做的努力。

墨菲週一表示,國會需要實施法律來保護年輕人免受網上騷擾、虐待和剝削,並免受極端暴力和色情內容的影響。

「這些措施應該防止平台從兒童收集敏感數據,並應限制推送通知、自動播放和無限滾動等功能的使用,這些功能會攻擊發育中的大腦,並導致過度使用,」墨菲寫道。

參議員瑪莎·布萊克班(Marsha Blackburn)和理查德·布魯曼撒爾(Richard Blumenthal)週一支持了墨菲的訊息。

參議員們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說:「我們很高興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美國首席醫生──繼續關注社群媒體對我們孩子的有害影響。」

美國公共衛生服務委員會還建議要求公司與獨立科學家和公眾分享所有關於健康影響的數據,目前他們並未這樣做,並允許獨立的安全審核。

墨菲表示,學校和父母也需要參與制定無手機時段,而醫生、護士和其他臨床醫生應該指導家庭採用更安全的做法。

雖然墨菲敦促在美國採取更多行動應對社群媒體問題,但歐盟去年制定了開創性的新數位規則。數位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是該27國集團為主導的一系列以科技為重點的法規之一,在打擊科技巨頭方面長期扮演全球領導角色。

數位服務法案的目的是保護使用者的網路安全,並大大減少傳播非法內容(如仇恨言論或兒童色情虐待)或違反平台服務條款的內容的難度。它還旨在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如隱私和言論自由。

官員已警告科技公司,違規可能會被處以高達全球收入6%的罰款——這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甚至可能被禁止在歐盟境內運營。

墨菲的重點是青少年和社群媒體,但珍妮·拉德斯基指出,成年人也可能需要警告標籤。

她說:「我們從青少年那裡聽說,他們希望父母少用社群媒體和電子設備。這是我們希望父母反思和思考的另一種行為改變——『我在哪些方面可以減少使用或設置一些界限,來創造更多的家庭時間或睡眠時間?』——不僅僅是過度關注青少年在做什麼,而是真正思考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在與科技建立健康關係方面都在做些什麼。」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