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對未來的展望:人工智慧、機器人與多行星文明

馬斯克對未來的展望:人工智慧、機器人與多行星文明

ADVERTISEMENT

在2024年坎城獅子國際創意節上,特斯拉首席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接受了全球知名行銷服務公司WPP首席執行長馬克‧瑞德(Mark Read)的專訪。馬斯克在訪談中探討了技術創新的變革力量,以及人工智慧如何重塑創造力、商業格局乃至整個社會。

人工智慧的雙重面貌

馬斯克對人工智慧的未來持有既樂觀又悲觀的看法。他認為,人工智慧的進步將帶來不可避免的顯著變化,最早在明年就能看到人工智慧帶來的顯著改變,而在未來五年內,更為激進的變革將會發生。他引用了人工智慧教父傑佛瑞‧辛頓(Jeff Hinton)的觀點,指出人工智慧可能帶來10%到20%的負面情境,儘管有80%的可能性是積極的。

馬斯克描繪了一個物質極度豐富的未來,在這個未來中,商品和服務將普及到每一個人,人人都能享受高收入,工作將變得可選。這樣的前景儘管誘人,卻也可能引發關於生命意義的危機。當人工智慧能夠勝任我們所能做的所有工作時,我們的動機和意義何在?他將這種情況比作古羅馬帝國鼎盛時期人們所面臨的存在主義困惑。

儘管如此,馬斯克仍然對這個「有趣的時代」保持樂觀和好奇。他表示:「即使面對AI可能帶來的最壞結果,即人類被消滅,我也會選擇直面而非逃避。」這種態度體現了他對技術發展的熱情和面對未知的勇氣。

人工智慧與創造力

在談到AI的創造力時,馬斯克堅定地表示人工智慧將擁有創造力,包括原創能力,能夠創作藝術和音樂。他預見了一種類似神奇精靈的情景,只要你能想像,人工智慧就能夠實現。在積極的應用場景中,人工智慧會竭盡全力讓人們感到幸福快樂,進而極大地增強我們的創造力。

馬斯克還提到了他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致力於提升人類智力,使我們能跟上人工智慧的發展步伐,實現更和諧的共生關係。通過提升人類智力,人工智慧將能夠説明我們變得更富有創造力。

Optimus:未來的機器助手

馬斯克還談到了特斯拉的創新項目——Optimus。Optimus是一款功能全面的人形機器人,能夠執行多種任務,如遛狗、看家、照顧孩子、教孩子程式設計、做飯甚至彈奏鋼琴。馬斯克預言,將來每個人至少會擁有一個機器人,全球將有200億台類似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儘管目前Optimus的外貌不像人類,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會把它們當作朋友,就像《星際大戰》中的R2D2和C3PO那樣。

拓展人類意識的邊界

馬斯克的另一大目標是透過SpaceX將生命拓展至多個行星,以擴展人類的意識邊界。SpaceX的目標是實現生命的多行星化,進而大大增加人類文明的預期生存時間。馬斯克認為,透過跨越單一行星文明的費米悖論篩選程式,人類將能夠繼續探索太陽系之外,前往其他恒星系統,甚至探索整個銀河系。

對於馬斯克而言,對宇宙本質的好奇是他創業的驅動力。他渴望知道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宇宙是如何起源和結束的、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多元宇宙中等問題。這些問題推動著他不斷探索和創新,以擴展人類的意識邊界和規模。

人工智慧與人類共生的未來

在訪談中,馬斯克還探討了Neuralink的長遠願景——實現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生。短期內,Neuralink主要關注幫助那些大腦或脊髓受損的人,透過意念控制電腦和玩電子遊戲。然而,從長遠來看,Neuralink致力於傳輸大腦運動皮層中的信號到脊髓損傷部位,進而恢復某人的全身活動能力。

商業決策與創新的驅動力

在談到創新和決策時,馬斯克表示他不過分依賴市場調查研究或消費者調查。相反,他試圖從心理上模擬最終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他認為,如果只依賴人們的回饋,像電動汽車這樣的創新可能永遠不會被推出。

馬斯克引用了亨利·福特的名言來支持他的觀點:「如果你問人們當時想要什麼,他們會說想要一匹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他認為,預見並想像人們如何享受新產品,是推動創新和商業成功的關鍵。

未來的人工智慧應用

馬斯克提到了一些人工智慧的新穎應用,包括利用人工智慧深入理解使用者的興趣,為使用者匹配內容。這種趨勢已經顯現,TikTok在這方面做得尤為出色,Meta也在緊跟這一潮流。人工智慧還可以説明寫作需求,例如Grok、Gemini或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已經被許多學生廣泛使用。

馬斯克還預見了網路搜索領域的重大變革。如果人工智慧能夠直接為使用者提供比傳統搜尋引擎更準確的答案,人們自然會更傾向於使用它。馬斯克認為,搜索領域將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人工智慧與新聞業

馬斯克預測,AI將重塑搜尋和新聞行業。他認為,如果AI能直接提供比一堆連結更準確的答案,人們自然會更傾向於使用它而非傳統搜尋引擎。在新聞領域,馬斯克設想利用AI即時匯總來自專家和現場人員的資訊,形成一種基於集體智慧的新聞模式。

這種變革可能對傳統媒體和訊息傳播方式產生深遠影響。馬斯克認為,雖然傳統新聞業仍有其存在價值,但其影響力正逐漸減弱。他強調,真正重要的是AI和網路能夠匯集並提煉廣大群眾的智慧。

長生不老與社會的未來

當被問及是否投資長壽技術時,馬斯克表示他並未涉足這一領域。他認為人類應該在某個時刻自然離世,過分延長壽命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許多人會變得不願改變自己的想法,進而抑制新思想的產生。他提到,社會上存在一些非常糟糕的人,我們不希望這些人永生。

結語

馬斯克的觀點展現了他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和對人類未來的深度思考。他既對AI和機器人技術的潛力充滿期待,又不忽視其中的風險和挑戰。作為一位富有遠見的企業家,馬斯克正通過他的多個公司,努力將這些大膽的設想變為現實,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

然而,馬斯克的願景也引發了諸多思考: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如何保持人類的獨特性和價值?如何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維護人類社會的平衡與和諧?如何確保科技創新的成果能夠公平地惠及所有人?

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但馬斯克的思考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視角。面對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未來,我們需要像馬斯克一樣保持開放、好奇的心態,勇於探索未知,同時也要謹慎思考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