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 Arrow Lake-S 處理器將採用全新 P 核心與 E 核心叢集排列

英特爾 Arrow Lake-S 處理器將採用全新 P 核心與 E 核心叢集排列

ADVERTISEMENT

英特爾前三代採用混合 CPU 核心的桌面處理器——「Alder Lake」、「Raptor Lake」和「Meteor Lake」——採用環形匯流排排列,共享 L3 快取記憶體。在這種設計中,高效能核心(P 核心)通常位於晶片的一個區域,而高效率核心(E 核心)叢集則位於另一個區域。

從雙向環形匯流排的角度來看,Raptor Lake 的環形停止點排列順序為:一半 P 核心、一半 E 核心叢集、整合顯示核心(iGPU)、另一半 E 核心、另一半 P 核心和 Uncore(包含記憶體控制器、PCIe 控制器等非核心元件)。

英特爾 Arrow Lake-S 處理器將採用全新 P 核心與 E 核心叢集排列

Arrow Lake:核心排列的革新

英特爾計畫在即將推出的「Arrow Lake-S」中重新安排 P 核心和 E 核心叢集的位置。新的設計將 E 核叢集分散在 P 核之間。具體排列為:一個 P 核心、一個 E 核心叢集、兩個 P 核心、另一個 E 核心叢集、一個 P 核心,然後重複此模式。

這種新的核心排列方式可能帶來兩個主要好處:

  • 降低延遲:P 核心和 E 核心叢集之間的平均延遲會縮短,有利於執行緒在兩種核心類型之間的快速遷移。
  • 改善散熱:透過分散核心排列,可以減少熱量集中在晶片的某個特定區域,尤其在遊戲等高負載場景下表現更佳。

此外,此設計讓每個 P 核心與 E 核心叢集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個環形匯流排終點。這對於英特爾執行緒調度器(Thread Director)在不同核心類型間調度執行緒特別有利,因其傾向優先使用 E 核心,並在需要更高效能時才將任務移至 P 核心。新的排列方式預計能有效降低 E 核心向 P 核心遷移的延遲。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