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24 年的夏天才剛開始不到一個月,就已經熱浪滾滾。美國鳳凰城氣溫已突破華氏 112 度(攝氏44.5度),今年第一波熱浪也提前到來。
除了眾所皆知的致命高溫,隨著全國氣溫持續攀升,新的隱憂也逐漸浮現:國家科技基礎設施能否承受日益炎熱的天氣?專家警告,情況可能不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樂觀。
Cockroach Labs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史賓瑟‧金博爾(Spencer Kimball)表示:「熱浪對科技基礎設施,尤其是資料中心和關鍵 IT 系統,構成重大風險。」
ADVERTISEMENT
資料中心本身就是高溫場所,需要大量空調。夏季高溫讓控制溫度變得更加困難。對於那些需要全天候運作的企業來說,任何停機都可能造成高昂成本和聲譽損害。
雖然資料中心分布廣泛,但熱浪並未侷限於單一地區。六月份,灣區氣溫達到 100 度(攝氏37.78度),而過去該地區夏季高溫很少超過 85 度(攝氏29.4度)。維吉尼亞州(亞馬遜於 2006 年在此設立資料中心)在六月份面臨極端高溫風險,體感溫度達到 105 度(攝氏40.6度)。俄亥俄州(另一個亞馬遜資料中心所在地)幾週前也飆升至 90 度(攝氏32.2度)以上。
然而,熱是一種主觀感受。例如,波士頓的炎熱對拉斯維加斯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這使得基礎設施風險既是區域性的,也是環境性的。將資料庫集中在單一地區的公司面臨更高風險。
ADVERTISEMENT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22 年,英國遭受熱浪襲擊時,Google 和 Oracle 的資料中心冷卻系統故障,導致服務中斷。 Google 受到數小時影響,被迫關閉部分雲端伺服器,以防止設備損壞。 Oracle 則停擺近一天。
極端高溫只是科技基礎設施面臨的眾多風險之一。氣溫上升還會帶來氣象波動,如劇烈風暴。根據最近發表在《PLOS Climat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2017 年至 2020 年間,紐約近 40% 的停電事件發生在惡劣天氣之後,通常在短短 8 小時內。這些停電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強風可能導致平均 12 小時的停電,暴雨則導致 6 小時的停電。但當風雨交加時,平均停電時間長達 17 小時。
對科技公司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關鍵系統長期停擺,這可能以各種方式影響終端用戶,從雲端中斷到金融服務中斷,再到通訊中斷。
ADVERTISEMENT
在企業為氣候相關停電準備應急和災難恢復計劃時,許多公司卻在不知不覺中擁抱並依賴人工智慧,使情況惡化。今天的資料中心已經排放出與航空業相同水準的溫室氣體,並消耗大量水資源。 AI 的發展只會增加能源需求。(加密貨幣行業也會如此。)
那麼,企業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停電的影響?有些公司正在探索將資料中心設置在外太空的可行性,以減少碳足跡並防止高溫停電。然而,這仍然處於實驗階段,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並不實際。
Cockroach Labs 的金博爾表示,除了在地理上分散架構外,公司還應確保定期備份數據。他補充說,採用雲端可能是許多企業的最佳選擇。
ADVERTISEMENT
公共雲提供了可擴展性和先進的安全性。公共雲供應商在高溫(或其他因素)導致停電時的災難恢復方面更具經驗,可確保運營儘快恢復。金博爾表示:「這一戰略舉措不僅能滿足當前的彈性需求,還能讓企業在日益不可預測的運營環境中蓬勃發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