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與人體靜脈特性極為相似的 3D 列印血管可徹底改變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
專家們說,透過創新的 3D 列印技術新開發出的堅固、柔韌的凝膠狀管道,有可能取代目前手術中用於重新引導血流的人體靜脈和合成靜脈,進而提高冠狀動脈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又稱心臟繞道術、冠狀動脈搭橋,簡稱搭橋)的治療效果。
愛丁堡大學開發的創新型3D列印血管移植物顯示出徹底改變心臟搭橋手術的潛力,它集強度、靈活性和降低併發症風險於一身,是一種新型醫療應用。
在英國,每年要進行約 20000 例搭橋手術,而合成血管的開發有助於減少因切除人體靜脈而造成的疤痕、疼痛和感染風險。這些產品還有助於緩解難以與人體融合的小型合成移植物的失效問題。
在兩個階段的過程中,愛丁堡大學工程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內建在 3D 印表機中的旋轉主軸列印出由水基凝膠製成的管狀移植物。
隨後,他們採用一種名為「電紡絲」的技術加固了列印出的移植物,該技術使用高壓拉出極細的奈米纖維,並在人造血管上塗覆生物可降解聚酯分子。測試表明,最終產品與天然血管一樣堅固。
研究小組說,這種3D移植物的厚度可從直徑1毫米到40毫米不等,應用範圍廣泛,其靈活性意味著它可以很容易地融入人體。下一階段的研究將與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合作,研究血管在動物身上的應用,然後進行人體試驗。
這項發表在《先進材料技術》上的研究是與赫瑞瓦特大學合作完成的。
第一作者、愛丁堡大學工程學院的法拉茲-法扎爾(Faraz Fazal)博士說:「我們的混合技術為組織工程中管狀結構的製造開闢了新的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首席研究員、愛丁堡大學工程學院的諾伯特-拉達奇博士說:「我們的研究成果解決了血管組織工程領域的一個長期難題--製造出一種與人體靜脈具有類似生物力學特性的導管。有了持續的支援與合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方案得到改善的願景就可能成為現實」。
- 編譯自/ScitechDaily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