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企業在產品描述中加入「人工智慧」(AI)等字眼,可能會在無意中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該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研究人員對美國 1,000 多名成年人進行了實驗性調查,評估人工智慧揭露與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係。
研究主要作者、華盛頓州立大學市場行銷實務助理教授梅蘇特·齊切克(Mesut Cicek)表示,研究結果一致顯示,被描述為使用人工智慧的產品不太受歡迎。
「當提到AI時,往往會降低情感信任,進而減少購買意願。我們發現情感信任在消費者對AI驅動產品的認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齊切克說。
- 延伸閱讀:ASML發布了一支依靠 Midjourney 和 RunwayAI生成的廣告,展示從奈米翻轉的人類夢想
- 延伸閱讀:Meta 宣佈生成式 AI 廣告工具可「一鍵產生文案背景」廠商連廣告素材都不用準備、只要付錢就好了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納入了跨不同產品和服務類別的問題和描述。例如,在一項實驗中,參與者看到了兩份相同的智慧電視描述,唯一的區別是在一組中加入了「人工智慧」一詞,而另一組則省略了。看到產品描述中包含「AI」的參與者表示,他們不太可能購買這款電視。
研究還發現,對於「高風險」產品和服務,如昂貴的電子產品、醫療設備或金融服務,消費者對AI揭露的負面反應更為強烈。齊切克解釋道:「因為失敗可能帶來更大的潛在風險,包括金錢損失或人身安全危險,在這類產品描述中提到AI可能會使消費者更加警惕,降低購買意願。」
「我們在八個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類別中測試了這種效應,結果都是一樣的:在產品描述中加入這類詞彙是不利的,」齊切克說。
這項研究結果反映了一個更大的趨勢。科技研究和諮詢公司Gartner今年早些時候發現,生成式AI的炒作已經過了「過度膨脹的期望高峰期」。儘管AI技術尚存在明顯缺陷且成本高昂,許多公司仍試圖將所謂的AI塞進各種產品中,從約會APP到自動化汽車銷售員。
然而,消費者似乎已經厭倦了這種利用熱潮的嘗試。研究結果暗示,企業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他們的產品行銷策略。齊切克強調:「行銷人員應該仔細考慮如何在產品描述中呈現AI,或發展增加情感信任的策略。強調AI可能並不總是有益的,特別是對於高風險產品。應該專注於描述功能或好處,避免使用AI的流行語。」
這項研究為企業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在產品行銷中,過度強調技術可能適得其反。相反,企業應該專注於產品如何切實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和需求。在AI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找到平衡點,既不掩飾技術的應用,又能建立消費者的情感信任,將成為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AI技術繼續發展和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消費者的態度可能會隨時間而變化。企業需要持續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其行銷策略,以適應消費者不斷演變的心理和偏好。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