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 10:30

電動車銷售熱潮過去,中國電池企業面臨整合浪潮、年底前估計將淘汰五分之一

ADVERTISEMENT

一波整合浪潮席捲了中國的電池行業,導致對於電動車相關企業的投資取消和小型企業退出,而領頭羊寧德時代(CATL)和比亞迪仍在推進擴張計畫。

據倫敦研究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稱,今年前7個月,中國有19個電池超級工廠項目被取消或推遲。這會加速對電池廠的投資撤回,因為電動汽車製造商(主要是歐洲的製造商)正在努力應對銷售放緩的問題。

Benchmark分析師Evan Hartley表示:「中國工廠進行了大量整合,低價加上收益困難意味著公司放棄了計畫。」他估計,這些取消將使中國2030年的電池超級工廠產能減少3%。

ADVERTISEMENT

隨著世界部分地區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下降,擁擠的中國電池行業發生動盪。電動汽車供應鏈諮詢公司Rho Motion表示,在經歷兩位數的增長之後,歐洲和北美的增長率預計將分別降至6%、7%。

在過去十年的投資熱潮中,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行業也準備迎接類似的合理化調整。

行業機構估計,大約有50家中國電動汽車電池集團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生產,隨著它們面臨激烈的技術競爭和更嚴格的政府監管,這場生存遊戲必將愈演愈烈。

ADVERTISEMENT

中國市場被分成兩大陣營,一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主導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大公司,另一大陣營則是數十家財力和成本競爭力較弱的小公司。

資料分析公司Wood Mackenzie(伍德麥肯茲)首席分析師Kevin Shang表示:「中國相關企業已進入由技術創新和產能升級驅動的新一輪競爭。基本上,那些跟不上潮流的公司將逐漸被淘汰出市場。」

中國還推出了新的法規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迫使一些本土電池製造商近期暫停了在中國和海外市場的項目。

ADVERTISEMENT

工信部6月最終確定了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的修訂指南,該指南對能量強度、功率密度、循環壽命和其他電池規格設定更高的標準。該部門表示,這些規定將幫助企業減少純粹為了擴大產能的生產項目。

花旗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這表明政府意識到了整個供應鏈的利用率低下。我們認為,該法規將使每個電池相關子行業的領先企業受益,因為它試圖逐步淘汰閒置產能,並通過技術標準加強進入門檻。」 

根據行業組織中國儲能技術聯盟彙編的資料,今年4月,20多家中國公司披露了新電池生產設施的建設計畫,預計年產能總計為152GWh,較上年下降55%。

ADVERTISEMENT

年底估計將只剩不到40家電池製造商能存活

規模較小的中國電池製造商也被迫重新考慮曾經激進的海外擴張計畫。

蜂巢能源科技是從汽車製造商長城汽車分拆出來的,也是中國第七大電池製造商。該公司於5月放棄了在德國東部建造電池廠的計畫,理由是規劃、關稅和補貼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失去了一個主要客戶。

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警告稱,到今年底,只有不到40家電池製造商能夠在整合浪潮中生存下來。楊紅新在7月的一次活動中表示:「以前,二線和三線電池製造商參與價格競爭以搶佔更多市佔率。目前,即使是最大的參與者也在降低價格。」

以目前中國電池製造商約在50家以上來估算,等於年底前將淘汰五分之一的廠商。

從電池製造商、鋰礦商到正極和負極生產商,各家公司都因電池價格下跌而遭遇利潤下滑,而這主要是由於2021年至2022年期間為應對需求激增而過度擴張所致。

鋰行業107家內地上市公司的合併營收和淨利潤第一季度電池供應鏈收入分別為2930億元人民幣(400億美元)和170億元人民幣,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18%、50%。

大型電池商將更強大

然而,隨著小型企業合併或破產,頂級電池製造商預計將變得更加強大並增加投資。

今年7月,中國第四大電池製造商億緯鋰能、印第安納州引擎製造商康明斯和Amplify Cell Technologies(卡車製造商戴姆勒、帕卡合資企業)開始在密西西比州建造一家新電池廠。

億緯鋰能還宣佈投資33億元人民幣在馬來西亞新建一家工廠,生產儲能和消費電池,而中國第五大電池生產商國軒高科計畫投資13億美元在摩洛哥建造其首個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中國第六大電池製造商欣旺達計畫投資高達20億元人民幣在越南建設一家新電池廠。

但Wood Mackenzie首席分析師Kevin Shang警告稱,中國電池製造商,即使是規模較大的製造商,也可能面臨海外擴張的挑戰,因為它們面臨著不同的監管環境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國企業希望走向海外,但他們變得更加現實。這不是複製貼上(在中國的成功)那麼簡單,所以事情要複雜得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