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Ryzen AI 300運算效能分析
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們要來看看Ryzen AI 9 HX 370的處理器運算效能表現,需要注意的是,它具有4組Zen 5與8組Zen 5c處理器核心,總共為12核24緒配置,而主要對手Core Ultra 7 258V僅有4組P-core與4組E-core,總共為8核8緒配置,有段不小的落差。
另一方面,由於TUF A16的定位為電競筆電,散熱能力高於身為輕薄機種定位的Zenbook S 14,因此能夠更加完整發揮處理器的效能,而不會因頂到保護溫度而降低運作速度,在長時間持續高負載與多工運算更具優勢。
雖然從筆記型電腦全機的角度來看,仍然能夠公正反映各產品的效能,但若單看處理器與內建顯示晶片的效能,確實也讓Core Ultra 7 258V稍微吃虧。
遊戲效能分析
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Ryzen AI 9 HX 370的遊戲效能表現,看看RDNA 3.5架構以及增加至16組運算單元的Radeon 890M內建顯示晶片表現如何。
在《電馭叛客2077》中,筆者還會分別開啟各處理器廠商自行開發的升頻功能,Intel部分為XeSS 1.3,AMD為FSR 3加上畫格生成功能,NVIDIA則為DLSS 3加上畫格生成功能,3者的升頻模式都設定為「自動」。
《黑神話:悟空》的遊戲中設定強制開啟升頻功能,並可調整升頻參數(1為最佳效能。100為最佳畫質,等於不使用升頻),筆者同樣在Intel部分使用XeSS,AMD則使用FSR加上畫格生成功能,NVIDIA則為DLSS 3加上畫格生成功能,3者的升頻參數都設為40。
除了需要注意TUF A16因散熱設計較強,讓內建顯示晶片可能有較佳發揮空間之外,在筆電原生解析度的測試項目中不宜做跨機種的效能比較,只適合評估該電腦在原生解析度下執行遊戲的流暢度。
續航持平、效能躍進,可輕薄、可強效的雙面殺手
不同於筆者給Lunar Lake系列行動版處理器的評語是「效能持平、功能躍進」、「提供高於堪用、但未達強悍的效能,搭配豐富的影音編、解碼能力,還有超長續航力」,而Ryzen AI 300系列行動版處理器的特性則是剛好相反。
與前代Ryzen 8000系列行動版處理器相比,Ryzen AI 300的處理器運算效能提升相對Intel陣營來說明顯許多,且具有更多實體核心與執行緒,但續航力則約為持平(需將測試機種搭載電池容量的差距納入考慮),能夠應用於主打輕薄的文書筆電,也很適合搭配獨立顯示晶片以滿足強調效能、遊戲、影音創作的電競、創作者筆電的需求。
在內建顯示晶片方面,Ryzen AI 300同樣維持AMD優良傳統,並透過更多運算單元強化顯示效能,提供高於Intel陣營的遊戲流暢度。在影音編、解碼能力部分雖然不像Lunar Lake支援最新的H.266(VVC)格式,但支援HEVC (H.265)、H.264、VP9和AV1等目前常見且普及的格式,對一般使用、觀賞影片並不會造成影響。
AI運算部分的狀況比較複雜,AMD的AI運算API、框架以Windows ML與ONNX為主,不像Intel的OpenVINO與NVIDIA的Tensor RT具有更廣泛的ISV(獨立軟體開發商)、開發者、社群等使用族群,相容性與效能最佳化的問題也相對比較多。
從這次的測試結果來看,Ryzen AI 300的GPU具有能與Lunar Lake抗衡的實力,但因為NPU無法執行Procyon AI電腦視覺測試,因此無法評論其效能表現,但考慮其NPU的帳面規格可以提供50 TOPS AI運算效能,高於Lunar Lake的47 TOPS,也滿足Microsoft對Copilot+ PC高於40 TOPS的系統需求,基本上可以推測表現應該旗鼓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Ryzen AI 300的GPU不支援INT8資料類型,但NPU則可以,而且還能支援AMD提出的Block FP16資料類型,提供接近INT8的較高效能以及接近FP16的精確度,後續發展、是否普及相當令人期待。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