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安全拉警報!在疑似中國船隻破壞電纜修復完成之際,國際組織成立諮詢機構加強防護

海底電纜安全拉警報!在疑似中國船隻破壞電纜修復完成之際,國際組織成立諮詢機構加強防護

ADVERTISEMENT

海底電纜是全球通訊的骨幹,承載著絕大部分的國際數據交換,對於商業、金融交易、政府活動、數位醫療和教育等關鍵服務至關重要。然而,這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卻面臨著各種風險,包括意外的人為活動、自然災害、磨損和設備故障等。

根據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的統計,全球每年平均發生 150 到 200 起海底電纜故障,需要每週進行約三次電纜維修。雖然大多數故障源自意外人為行為(如漁船作業和錨定),自然災害、磨損和設備故障亦占據相當比例。

國際組織聯手,成立諮詢機構加強電纜韌性

為了加強海底電纜的韌性,國際電信聯盟 (ITU) 和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 (ICPC) 於 11 月 29 日宣布成立「海底電纜韌性國際諮詢機構」(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dy for Submarine Cable Resilience),以強化全球海底電纜網絡的安全與穩定性。

該機構由 40 名成員組成,包括各國部長、監管機構負責人、行業領袖和專家,旨在促進政府和行業的最佳實踐,確保海底電纜的及時部署和維修,降低損壞風險,增強通信的連續性。該委員會將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第一次虛擬會議預計在2024年12月舉行,首次實體會議則計劃於2025年2月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召開,與首屆海底電纜韌性峰會(Submarine Cable Resilience Summit)同步進行。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多琳·博格丹-馬丁(Doreen Bogdan-Martin)強調:「海底電纜承載著超過 99% 的國際數據交換,使其韌性成為全球的當務之急。諮詢機構將動員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知識,確保這一重要的數位基礎設施在面對災害、事故和其他風險時保持韌性。」

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主席葛拉漢·艾文斯(Graham Evans)表示:「與國際電信聯盟共同組成這個國際諮詢機構,象徵著我們在保護全球數位基礎設施方面又邁進了一步。透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促進最佳實踐, 透過國際合作,建立一致的保護方針,確保這些重要的海底電纜網絡持續支撐全球連接。」

諮詢機構成立之際,疑似中國船隻破壞的波羅的海電纜修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該諮詢機構宣布成立的同一天,一條連接芬蘭和德國的海底電纜剛好傳出修復完成的消息。這條電纜疑似在幾週前被一艘中國船隻故意破壞。

儘管中國否認參與此事,但根據船舶追踪數據,涉事船隻「億鵬 3 號」在每條電纜受損的時間點附近都經過了這些電纜。芬蘭國家調查局正在調查電纜損壞的原因。

電纜營運商 Cinia 宣布,該電纜於 11 月 18 日凌晨 4:04 檢測到故障,並於 11 月 28 日晚上 9 點在瑞典專屬經濟區的厄蘭島以東完成了維修工作,比預期提前完成。

Cinia 表示,儘管需要從波羅的海以外的地區調集專用設備,但維修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該公司聲稱電纜中斷只造成了輕微的干擾,但其損壞凸顯了建立冗餘系統以保持警惕的必要性。

Cinia 執行長阿里-尤西·克納皮拉(Ari-Jussi Knaapila)表示:「關鍵海底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需要提高,國際規則需要加強,以增加故意破壞行為被抓獲的風險。」

海底電纜安全面臨的挑戰

雖然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和國際電信聯盟並未表明他們將蓄意破壞視為電纜損壞的原因,但該委員會成立的時機恰逢波羅的海電纜事件,引發外界對於海底電纜安全的高度關注。

除了意外的人為活動和自然災害外,蓄意破壞也成為海底電纜面臨的潛在威脅。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保護這些關鍵基礎設施變得更加重要。

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海底電纜安全

海底電纜是全球數位經濟的命脈,其安全和穩定運行關係到各國的利益。面對日益複雜的挑戰,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共同維護海底電纜的安全。

「海底電纜韌性國際諮詢機構」的成立,為各國政府、監管機構和行業參與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可以分享最佳實踐、交流經驗,共同應對海底電纜安全面臨的挑戰。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