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09:00

手機效能過剩?旗艦手機晶片效能提升的意義何在?

ADVERTISEMENT

你上一次覺得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完全無法應付需求是什麼時候?我日常使用的是去年的 Pixel 8 Pro——它算不上是跑分頂尖的手機——但它和我同時在用的更強大的 ASUS ROG Phone 9 Pro 一樣流暢。但即使在那之前,我也很難想起上次應用程式卡頓和遲鈍是什麼時候。除了少數幾個特殊的使用情境,智慧型手機的效能這幾年來已經相當充裕。但要再上一層樓,現代製造技術讓成本越來越高,而實際上的好處卻寥寥無幾。我們可能早已越過了邊際效益遞減的臨界點,但我們卻在為這些效益不大的提升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

今年的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跑分效能上有顯著提升,但據說成本比前一代高了許多。同樣,聯發科的 Dimensity 9400 也要價更高,但如果你拿一台搭載這些晶片的手機和去年的機型相比,幾乎無法感覺到任何不同。投入在更高跑分上的資金本可以用來打造更好的相機、更新的電池技術,或滿足其他願望清單上的項目。回到 ROG,入門機型已經取消了長焦相機,無疑是為了跟上頂尖效能不斷飆升的成本。

有報導指出下一代 Snapdragon 8 Elite 2 的價格會再次「顯著」提升,不論是更高的價格,還是犧牲其他關鍵規格,總得做出些取捨。但這種妥協是我們真的願意接受的嗎?

ADVERTISEMENT

當然,我支持更高的效能,但它需要有機會被用上。畢竟,買一輛跑車卻只用來在市區緩慢駛過,毫無意義。對智慧型手機來說,你並不需要最新最強的晶片就能流暢運行日常應用程式,甚至是在高需求的 Android 遊戲中穩定達到 60fps。效能再提升 20% 或更多,在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使用場景中都不會有任何實際影響。高階晶片的功能當然不僅限於此,但你很難證明主流旗艦機的銷售依賴於如 Wi-Fi 7 或尚未定案的 5G 技術更新等小眾應用。

未來高階智慧型手機需要的是一個能充分利用這些額外效能空間的吸引人用途。而不,我認為 AI 並不是答案。到目前為止,消費者對它反應冷淡,且今天的 AI 功能在現代甚至稍舊的硬體上運行得已經相當良好。

掌上遊戲感覺像是未被充分利用的選項——如今的旗艦產品遠遠超過了備受喜愛的 Nintendo Switch。但除非你願意使用 Winlator 或類似的軟體,否則你無法在手機上玩現代 3A 遊戲,而大多數經典模擬器都可以在性能很差的設備上運行。除非 Android/Linux 和 Arm 遊戲的基礎發生重大變化,否則未來的行動 GPU 注定會未得到充分利用。

ADVERTISEMENT

這就引出了長久以來承諾但從未真正實現的口袋電腦。我絕對可以想像自己在手機上進行工作,例如運行一個完整的 Linux 桌面系統。將文件和訊息應用放大到大螢幕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可能,但要讓手機的處理器全速運轉來進行影像編輯或管理我的龐大媒體庫,距離真正的 PC 使用體驗還有很大差距。像 Samsung Dex 這種明顯的市場領導者,因為只能同時運行五個應用程式且軟體選擇有限,從未完全實現這種潛力。我很期待看到三星是否能在更強大的 Galaxy S25 系列中提升 Dex,但目前我們在新的 One UI 7 測試版中並未聽說相關消息,而 Linux on Dex 也早已被埋葬。

或許可以寄望於 Android 與 ChromeOS 的融合,或者在 Android 16 啟用的 Debian 應用程式運行功能,能為這些高階晶片開啟更多軟體和使用場景。可以肯定的是,Snapdragon 8 Elite 的性能完全足以作為高階平板甚至中階工作筆電,處理影像編輯或編譯程式碼時,這些強大的 CPU 核心真的派得上用場。然而,奇怪的是,我們尚未看到旗艦手機晶片進軍 Chromebook 領域,而 Chromebook 仍然主要使用 AMD 和 Intel 晶片。這又指向了另一個障礙:Linux 軟體對 Arm 處理器的支援還算過得去,但即使桌面支持成熟了,也不代表我們就能在手機上運行 Steam 遊戲庫。但這將是吸引開發者注意力的重要一步。

更高效能帶來更高成本。

ADVERTISEMENT

話雖如此,大效能的真正用武之地需要大螢幕,因此更多的智慧型手機需要支援 USB-C DisplayPort,才能讓口袋電腦的概念成為現實。這需要很多環節的配合,因此看來我們短期內無法充分利用這些強大的晶片。在這種情況下,為未來性能保值而購買手機並無多大意義。

取而代之,或許傳聞中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s Elite 這類高階中階晶片,已經足夠應付日常智慧型手機的性能需求,更適合那些偏好長電池續航和更實惠價格的使用者。更長的電池壽命和穩定的價格漲幅一直是現代智慧型手機的兩大熱門需求,而重視功能勝過性能的理念,對 Google Pixel 系列來說顯然也運行得足夠順利。至於其他旗艦品牌是否也會採取同樣的策略,可能性就小得多了。不過 Redmi/Xiaomi 的總經理今年早些時候曾調查粉絲,詢問他們是想繼續追隨「上游」的成本,還是希望手機價格更實惠。因此,不只是消費者,連廠商也在考量現代硬體的成本效益比。

ChromeOS 融合與在 Android 上運行 Debian 應用程式的前景暗示了未來的潛力,但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

ADVERTISEMENT

新手機比舊機型明顯更快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但當前效能的過剩卻讓人無法拒絕,這在十年前甚至無法想像。然而,妥協,尤其是在壓縮產品成本方面,為這個行業帶來了艱難的選擇。如果必須做出妥協,我寧可選擇更昂貴的相機、尖端的電池技術、對品質的無妥協態度,或是穩定的價格,而非那些我無法真正感受到的額外性能。

除非出現一個令人信服的新用途,讓我的現有智慧型手機無法應付需求,否則我越來越相信製造商應該稍微放慢速度,接受每年更為適度的增長。他們甚至可以真正專注於智慧型手機的其他重要且受歡迎的方面,比如更好的電池續航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