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正在進行的俄烏衝突可能是第一場真正的人工智慧戰爭,雙方都開始依賴小型無人機進行偵察、辨識目標,甚至在敵方陣地上空投下致命炸彈。這種新型戰爭方式讓指揮官能從安全距離觀察戰場,並突顯了輕量化航空武器的重要性。這些武器可精確打擊目標,相較於昂貴的戰鬥機,成本顯著降低。一架價值$15,000的無人機就能摧毀造價數千萬美元的F-16戰機。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烏克蘭透過收集大量無人機影像,提升其無人機部隊的效能。
報導中採訪了非營利烏克蘭系統 OCHI 的創始人奧列克桑德爾·德米特里耶夫(Oleksandr Dmitriev),該系統集中並分析前線 15,000 多架無人機的影片。德米特里耶夫告訴路透社,自 2022 年以來,該系統已收集了超過 200 萬小時的戰場影片。「這是人工智慧的食物:如果你想訓練人工智慧,你給它 200 萬小時(的影片),它將變得超凡脫俗,」他說。
OCHI 系統最初是為了讓軍方能夠在一個螢幕上觀看附近所有機組人員的無人機影像,但營運該系統的團隊意識到這些影片可以用於訓練人工智慧。為了讓人工智慧系統有效地辨識它所看到的內容,它需要查看大量影像;烏克蘭在 2022 年之前可能沒有太多戰場影像。現在,平均每天有超過 6 TB 的數據被進入該系統中。
烏克蘭國防部還指出,另一個名為Avengers的系統,透過集中無人機的影像,能夠每週辨識12,000件俄羅斯裝備,並使用AI進行分析。
不僅是當地的烏克蘭企業在研發戰場AI技術,全球防禦產業中也有大量資金湧入,包括矽谷的Anduril和Palantir,以及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創立的初創公司White Stork,皆為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無人機及AI技術支援。
然而,批評者的最大擔憂在於這些技術可能使戰鬥過於自動化,讓戰爭變得抽象化;軍隊可能更容易讓無人機進行無差別打擊,或在非人員親自參與下犯下戰爭罪行。Schmidt強調,他的公司提供給烏克蘭的無人機採用「人類參與決策」(human-in-the-loop)設計,意味著最終決策仍由人類完成。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Anduril 的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被問及人工智慧在武器系統中的應用。「我們的許多對手正在聯合國發起一場影子運動,企圖誘騙自認為道德上一致的西方國家不要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武器或國防,」他說。「如果我們不能使用可以穿透俄羅斯或中國干擾系統並精確打擊的技術,而不得不使用威力更大的炸彈造成更多附帶損害,那這有什麼道德上的勝利?」
干擾系統能夠擾亂精確導引武器所需的GPS與通訊信號,而AI驅動的無人機則能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運行,並自動識別目標。
最近的報告顯示,美國在使用干擾技術遠端癱瘓敵方武器的能力方面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等對手。俄羅斯已多次使用比美國更先進的干擾技術,癱瘓了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精確制導武器。美國可以透過加大對抗GPS干擾的投資,避免使用更具毀滅性的自動化無人機,或者選擇干擾俄羅斯的系統。
拉奇明確批評那些認為機器不應決定生死的人。他說:「我的觀點是,如果地雷無法分辨一輛滿載孩童的校車和一輛俄羅斯坦克,那所謂的道德高地又在哪裡?」雖然校車不太可能出現在戰場上,除非是陷阱,但無論如何,這類爭論仍具爭議性。
戰爭進展緩慢,雙方在近期幾乎沒有取得明顯進展。無人機雖對烏克蘭有所幫助,但顯然並非萬能解決方案,因為雙方都能使用這項技術。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