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的《大英百科全書》在維基百科時代不僅沒死,還轉型成為一家AI公司

老牌的《大英百科全書》在維基百科時代不僅沒死,還轉型成為一家AI公司

ADVERTISEMENT

近 250 年來,《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一直是一套書架上令人望而生畏、帶有燙金字母的巨著,人們購買它通常是為了展現自己對知識的重視。它是那種預計會在網際網路時代消亡的實體媒體,事實上,這部百科全書的出版商在 2012 年就宣布停止印刷版。懷疑論者質疑《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如何在維基百科的時代生存下來。而答案是:順應時代進行轉型。

大英百科集團(Britannica Group)經營多個網站,包括 Britannica.com 和線上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並向學校和圖書館銷售教育軟體。它還銷售人工智慧代理軟體,該軟體支援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及資料檢索等應用程式。

大英百科不僅找到了生存之道,而且在財務上也表現出色。其執行長喬治‧考茲(Jorge Cauz)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該出版商的預估利潤率約為 45%。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考慮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其估值可能達到 10 億美元左右。

Britannica.com

這可能會給該公司的所有者、瑞士金融家雅各布‧E‧薩夫拉(Jacob E Safra)帶來可觀的回報,他在 1995 年收購了該出版商,並在 2022 年提起的一起訴訟中引用一家投資銀行的估值,將大英百科的估值定為 5 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其網站每年的瀏覽量超過 70 億,使用者遍布 150 多個國家。《大英百科全書》從18世紀三位蘇格蘭印刷商創建的參考書,到現在走過了漫長的旅程。

多年來,《大英百科全書》成為知識行業的重量級代表,不僅體現在實體上(2010年的32卷最後印刷版本重達58.5公斤),也體現在內涵上,涵蓋來自數千名專家的貢獻。它還曾是一種理想的地位象徵,消費者為那一版支付近$1,400(約46,137台幣)的費用。

當最後一版《大英百科全書》印刷時,該公司已經開始推出網站和教育軟體套件。現在,它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的增長帶來了更大的機會,這些工具可以使學習更加動態,進而更具吸引力。

考茲表示,《大英百科全書》在過去幾十年裡嘗試過相關技術。2000年,它收購了生產人工智慧代理軟體的公司 Melingo,因其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實力。此外,該公司在芝加哥和特拉維夫設有兩支技術團隊。

聊天機器人(如 ChatGPT)的迅速普及讓管理層認識到有必要加大對該領域的投資。《大英百科全書》現在利用人工智慧來創建、事實查核和翻譯其產品內容,包括線上百科全書。該公司還創建了一款基於其線上百科全書資訊的 Britannica 聊天機器人,考茲表示,它比更一般的聊天機器人更可能提供準確的資訊,後者可能容易出現「幻覺」問題。

netizen
作者

一個老派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對於最新科技動態、最新科技訊息的觀察報告。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