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深冬的倫敦街頭颳著刺骨寒風,但更讓人心涼的是錢包裡刷不過的銀行卡。英國百年金融巨頭巴克萊銀行(Barclays)自週五上午爆發全面性系統故障,截至週日晚間已癱瘓超過48小時,全英2,000萬用戶陷入「看得到存款卻用不了錢」的荒謬處境。這場被《衛報》形容為「數位時代金融休克」的災難,不僅重創民眾生計,更暴露出老牌銀行面對科技風險的致命弱點。
發薪日變「絕望日」:麵包店拒收、搬家卡車困路邊
週五清晨,31歲的護理師莎拉·柯林斯在超市收銀台前渾身發抖。她手中的巴克萊信用卡第三次被POS機拒絕,身後排隊人群的不耐眼神讓她幾乎崩潰。「我的兩個孩子等著吃早餐,但連一罐奶粉都買不起,」她哽咽著向本報記者展示手機螢幕上反覆跳出的「交易失敗」通知。
這樣的場景在英國各地上演。系統崩潰恰逢每月最後一個週五——這是多數企業的發薪日,加上1月31日正是英國自主報稅截止期限,雙重壓力讓災情雪上加霜。
在泰丁頓,61歲的黛安·福雷斯特呆坐在搬家卡車駕駛座,身旁堆滿家具紙箱。「賣房款項無法入帳,新房鑰匙拿不到,我已經在旅館多付了3,000英鎊(約12.3萬台幣),」
最戲劇性的衝突發生在佩特沃思鎮。電商老闆提姆·霍納的倉庫裡堆滿未出貨商品,電腦螢幕不斷跳出客戶的憤怒郵件。「我的線上商店收不到款,週六該發的薪水也卡住,損失超過5,000英鎊(約20.5萬台幣),」他翻出銀行App上靜止不動的餘額數字,「這不是系統故障,是對普通人的生存宣戰!」
銀行回應雪上加霜:竟要窮人「找朋友借錢」
當民怨沸騰之際,巴克萊銀行的危機處理卻被批「災難級公關」。週六上午,有用戶在推特抱怨無法支付房租,官方帳號竟回覆:「是否有家人或朋友可提供支援?」引發上萬網友怒火。銀行緊急刪文後,改貼出食物銀行慈善機構Trussell Trust的連結,再度遭諷刺:「所以他們承認客戶窮到需要救濟?」
「這是對納稅人的侮辱!」工黨議員凱爾·斯塔莫在國會咆哮,「當大銀行把責任推給慈善組織,代表整個金融監管體系已徹底失能。」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緊急介入,要求巴克萊48小時內提交完整事故報告。
週一最新進展:系統恢復、賠償方案出爐
週一凌晨,巴克萊終於宣布系統全面恢復正常,但這場風暴遠未平息:
-
補償機制啟動: 銀行承諾賠償用戶因延誤產生的「合理額外開支」,包括旅館費、搬家成本等,需憑收據申請。
-
罰款恐破億英鎊: 金融業分析師預估,FCA可能依《支付服務條例》開出最高達巴克萊全球營收10%的罰款,換算約24億英鎊(約984億台幣)。
-
董事會急滅火: 執行長C.S. Venkatakrishnan將召開記者會道歉,傳聞技術長特魯迪·丹吉菲爾德已遞交辭呈。
暗黑真相曝光:7年老舊系統釀禍
根據衛報報導,巴克萊內部工程師爆料直指這場災難源於「疊床架屋的IT架構」。該行2018年為節省成本,將核心支付系統外包給印度科技公司Infosys,卻未同步更新後端數據庫。「週五上午,新舊系統在處理稅款湧入時發生數據衝突,就像兩列火車對撞,」不願具名的資深工程師形容,「我們被迫關閉整個網路,否則客戶存款可能遭重複扣款。」
更驚人的是,巴克萊竟沒有完整的災難備援方案。內部文件顯示,高層去年否決了耗資1.2億英鎊(約49億台幣)的「異地備援」計畫,理由是「不符合成本效益」。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