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08:30

歐洲科學家潛水艇內生活 60 天,模擬太空環境為火星探索做準備

ADVERTISEMENT

科學家正在利用水下環境來模擬外太空的極端條件,為未來探索火星及其他星球做好準備。最近,歐洲太空總署(ESA)、葡萄牙太空總署與葡萄牙海軍合作展開了 "SubSea"(海底)計畫,讓一組研究人員在水下密閉空間內生活 60 天,以研究長時間隔離對人體的心理與生理影響。

深海與太空的相似挑戰

水下環境與太空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封閉空間、高壓環境、有限的資源供應,以及長期遠離外界的孤立狀態。這些條件使潛艇成為研究太空環境下人類適應能力的重要平台。

ADVERTISEMENT

在這次 "SubSea" 計畫中,來自德國、義大利與葡萄牙等國的科學家對 25 名志願者進行了全面的觀察與測試。他們記錄了受試者在長時間隔離下的壓力變化、情緒波動及團隊合作情況,以模擬太空人執行長期任務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探索人體適應極端環境的方式

研究人員透過問卷調查、心理測試,以及收集頭髮與唾液樣本來分析人體的生理與心理變化。特別是壓力指數皮質醇的變化,以及免疫系統的健康狀況。

ADVERTISEMENT

由於長期隔離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與睡眠障礙,因此研究團隊也在評估如何在類似的極端環境中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這些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未來太空任務,確保宇航員在長途旅程中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國際太空探索的持續發展

近二十年來,歐洲太空總署與國際合作夥伴在國際太空站(ISS)上進行了數百項實驗,其中包括研究微重力與太空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最近,ESA 宇航員安德烈亞斯·莫根森(Andreas Mogensen)執行了 "Huginn" 任務,在地球軌道上度過了六個月。他表示,"SubSea 計畫對於理解人類如何在極端環境中保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ADVERTISEMENT

ESA 載人與機器人探索部門主管丹尼爾·諾伊恩施萬德(Daniel Neuenschwander)則強調,無論是在深海、太空,或是地球上偏遠地區的研究,都能幫助人類更深入了解如何適應極端環境。他指出,這些研究對於未來的月球、火星及其他深空任務至關重要。

研究成果的廣泛應用

潛艇與太空研究的結合,不僅能推動未來太空探索,也可能對極地科學研究、軍事部署、遠征探險,甚至地下採礦作業帶來啟發。此外,這項研究可能對改善季節性情感障礙(SAD)、抑鬱症與睡眠障礙等臨床疾病有所助益。

ADVERTISEMENT

這次 "SubSea" 計畫僅是第一階段,未來將擴大研究範圍,進一步探索如何提升人類在極端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葡萄牙太空總署局長里卡多·孔德(Ricardo Conde)表示,"SubSea" 計畫符合葡萄牙日益增加的模擬訓練與太空醫學研究需求。葡萄牙已在亞速爾群島的卡佩林霍斯火山(Capelinhos)、馬德拉群島的塞爾瓦根斯群島(Selvagens),以及巴雷羅-達法內卡(Barreiro da Faneca)等地建立地球模擬站,這些地區的地質條件與月球及火星表面環境類似。

葡萄牙正積極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發展成為全球太空探索的重要研究與培訓中心,為未來的載人登月與火星任務提供關鍵技術與人員培訓。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