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超精確光達新技術:可在一公里外穿透煙霧偽裝捕捉3D圖像

超精確光達新技術:可在一公里外穿透煙霧偽裝捕捉3D圖像

ADVERTISEMENT

想像一下,能夠穿透濃霧、樹葉或偽裝網,捕捉到遠處物體(甚至是人臉)的高解析度3D圖像。這正是新型單光子光達系統能夠在一公里之外做到的。透過使用比以前版本效率高兩倍的先進探測器,以及比以前版本高十倍的時間解析度,研究人員實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遠距離成像精度。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達系統,能夠在 1 公里以外捕捉高解析度3D圖像。這種先進的系統即使在困難的條件下,或者當物體被樹葉或偽裝部分遮擋時,也能提供詳細的成像,從而增強安防、監控和遙感功能。

「研究小組成員、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的 Aongus McCarthy 說:『我們的系統使用的單光子探測器的效率,大約是其他研究小組報告的類似光達系統中部署的探測器的兩倍,系統時間解析度至少提高了 10 倍。』這些改進使得成像系統能夠從目標收集到更多的散射光子,實現更高的空間解析度。」

在 Optica(Optica 出版集團的高影響力研究期刊)上,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多機構研究小組顯示,新系統可以在 325 公尺外構建3D圖像,描繪出清晰可辨的人臉。研究人員分別來自赫瑞瓦特大學 Gerald Buller 小組、格拉斯哥大學 Robert Hadfield 小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射推進實驗室的 Matthew Shaw 研究小組和麻省理工學院的 Karl Berggren 研究小組。

新論文的第一作者麥卡錫說:「這種測量系統可以改進安防和監控系統,例如,可以透過煙霧和雜亂的場景獲取詳細的深度圖像。它還可以遠端識別各種環境中的物體,監測建築物或岩壁的移動,以評估沉降或其他潛在危險。」

超精確光達新技術:可在一公里外穿透煙霧偽裝捕捉3D圖像

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光達系統,它可以生成一定距離外物體和人臉的高解析度3D圖像。上圖顯示的是在光天化日下,從 45 公尺外拍攝的 3D 列印柱子圖像。下圖描繪的是 325 公尺外可辨認的人臉。圖片來源:赫瑞瓦特大學 Aongus McCarthy

這個系統利用雷射脈衝從系統到物體上的一個點再返回所需的時間,來計算物體的距離。然後對物體上的各點重複進行這些飛行時間測量,以獲得3D資訊。

新系統使用了一種超靈敏探測器,稱為超導奈米線單光子探測器(SNSPD),由麻省理工學院和 JPL 研究小組共同開發。 SNSPD 可以探測到單光子,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功率很低的雷射器(包括護眼雷射器),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遠距離測量。為了降低噪音水平,探測器在格拉斯哥大學小組設計和製造的緊湊型低溫冷卻器系統中,冷卻到略低於 1 開爾文的溫度。

研究人員將冷卻式 SNSPD,與赫瑞瓦特大學麥卡錫設計的新型客製化單像素掃描收發器相結合,該收發器的工作波長為 1550 奈米。他們還增加了先進的計時設備,以測量極其精確的時間間隔——精確到萬億分之一秒(皮秒)。從這個角度來看,僅 1000 皮秒,光就能傳播約 300 毫米(約 1 英尺)。這種精確度使我們能夠在 325 公尺外,分辨出深度相差約 1 毫米的表面。

麥卡錫說:「這些因素都提高了在距離、雷射功率水平、數據採集時間和深度解析度之間權衡的靈活性。此外,由於 SNSPD 探測器的工作波長超過 1550 奈米,這種設計為開發中紅外單光子光達系統打開了大門,可進一步增強透過霧、煙和其他遮蔽物的成像效果。」

研究人員在赫瑞瓦特大學校園內對其光達系統進行了實地測試,分別對 45 公尺、325 公尺或 1 公里外的物體進行了測量。

為了評估空間和深度解析度,他們掃描了一個客製化的 3D 列印目標,該目標的支柱尺寸和高度各不相同。在 45 公尺和 325 公尺的日光下,該系統能分辨出小至 1 毫米的特徵——深度解析度比他們以前達到的解析度高出約 10 倍。他們還使用每像素 1 毫秒的採集時間、對眼睛安全的 3.5 毫瓦雷射器和最低限度的數據處理,在這些距離上捕捉到了人臉的3D圖像。

麥卡錫說:「該系統出色的深度解析度意味著,它特別適合對雜物(如樹葉或偽裝網)後面的物體進行成像,而這種情況對數位相機來說是很困難的。例如,它可以分辨出偽裝網後幾公分處的物體,而解析度較低的光達系統則無法分辨出該物體。」

雖然光達系統的實地試驗範圍僅限於 1 公里,但研究人員計劃在長達 10 公里的距離上對該系統進行測試,並探索透過煙霧等大氣遮蔽物成像的方法。 未來的工作還將側重於使用先進的計算方法來加速數據分析,並對更遠的場景進行成像。

編譯自/ScitechDaily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