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10:00

純白美型跨界電競筆電 Acer Nitro V 14 AMD 開箱實測:效能與行動力兼具的優質選!

ADVERTISEMENT

對消費者來說,選擇筆電不外乎是著眼於「便攜性」與「出色效能」這兩個位於天平兩端的考量,由於筆電先天條件的限制,往往難以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通常輕薄機型就沒有高效能的獨顯,而強調出色效能的機型體積通常偏大、重量的負擔也不小,不得不說經常讓人陷入兩難。

不過各大品牌也注意到這樣的問題,近幾年可以發現不少電競筆電陸續推出較輕薄、尺寸較小巧的機型,設計上也擺脫過往科幻味滿滿、充滿光害或造型浮誇的路線,取而代之的是更內斂、甚至帶有濃厚的商務氣息,積極朝時尚、高質感靠攏,打造兼顧專業工作與電競娛樂的「跨界型筆電」。如 Acer 全新的 Nitro V 14 AMD,便採用精巧的 14.5 吋大小、纖薄的機身以及 1.65Kg 左右的身段,大大提升攜帶外出使用的便利性。更別說全白色的機身,更讓這台電競筆電的顏值直線飆升!

ADVERTISEMENT

雖說 Acer Nitro V 14 AMD 擁有相對偏商務感的外型,但內在硬體規格仍是不折不扣的電競等級!核心搭載 AMD Ryzen 8040 系列處理器,兼具效能與能耗表現,AMD Ryzen AI 技術也使其能支援多種 AI 應用的加速,滿足內容創作、遊戲、生產力…等全方位應用需求,NVIDIA GeForce RTX 4050 筆記型電腦 GPU,也能滿足流暢運行遊戲的要求,184 AI TOPS 的運算效能,同樣能為 AI 與創作者提供助力!

Acer Nitro V 14 AMD 特色搶先看

  • 機身四面皆為純白配色
  • 搭載 AMD Ryzen 8840 系列處理器,採用 4nm 製程打造,具備 AMD Zen 4 核心與 AMD RDNA 3 顯示卡架構
  • 配置 AMD Ryzen AI 技術,採 AMD XDNA 技術的 AI 引擎,能支援 AI 應用加速
  • 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50 筆記型電腦 GPU,194 AI TOPS 運算效能不只滿足遊戲運行需求,也能支援各類型的創作者與 AI 應用 
  • 採用 14.5 吋 16:10 長寬比顯示器,最高可支援 WQXGA 解析度(2560 x 1600 px),120Hz 更新率與 100% sRGB 顯色能力
  • 支援 Windows 11 的 Copilot 生成式 AI 功能以及 Acer PurifiedView、Acer PurifiedVoice 2.0 技術
  • 內建 NitroSense 整合式工具,可一鍵啟動調校系統設定、情境模式切換

電競級效能搭配輕薄亮眼外型

採全白配色的筆電市面上算是常見,但在電競取向的產品上就相對稀有!帶有光澤質感的珍珠白配色讓 Acer Nitro V 14 AMD 擺脫一般人對電競筆電的刻板印象,第一眼就給人深刻的印象,若非機身上蓋配置了一枚 Nitro 系列 Logo,應該很難把這款筆電和「電競」聯想在一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般白色系筆電多半是 A、C、D 三面使用白色,但 Acer Nitro V 14 AMD 就連顯示器所在的 B 面也搭配全白的邊框,可以說白得很徹底。螢幕方面配置的是 14.5 吋 16:10 IPS 面板,此次受測機為 FHD+ 解析度,官方另外有提供 2K 等級的選項,並支援 120Hz 的螢幕更新率,規格雖不若相同解析度的面板,但對動態清晰度的提升仍有一定的效果。

ADVERTISEMENT

鍵盤與觸控板方面,配色與機身一致,並巧妙搭配了藍色背光。受制於尺寸關係,鍵盤並無規劃獨立的九宮格數字鍵區,但仍有配置獨立的功能鍵,像是多媒體播放、Nitro Sense 與 Copilot 快捷鍵。

連結埠方面,Acer Nitro V 14 AMD 為常見的左右側配置形式,左側提供電源接口、HDMI 2.1 埠、USB 3.2 Gen1 A 與 USB C 形式的 Thunderbolt 4 / USB 4 接口;右側則配置了一組 USB 3.2 Gen1 A 埠、一組 3.5mm 耳機 / 麥克風二合一接口與一組 microSD 讀卡槽。

入門級電競配置,提供高效創作性能

此次受測機搭載 AMD Ryzen 5 8645HS 處理器,內建獨立 AMD Ryzen AI 引擎,NPU 可提供 16 TOPS、整體處理器可提供 32 TOPS 的 AI 運算性能。此外,Acer Nitro V 14 AMD 也搭配了入門級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50 筆記型電腦 GPU,能滿足 3A 級遊戲的流暢運行需求,同時具備達 194 TOPS 的 AI 運算效能。

此外,Acer Nitro V 14 AMD 還配置了 16GB 的 LPDDR5x-5600 記憶體,以及 PCIe Gen4 x4 的 SSD,不過預先配置的 SSD 容量僅 512GB 略顯不足,但這款筆電有提供兩組 M.2 NVMe 插槽,未來要擴充額外容量相對比較簡單一些。

重點規格一覽

處理器與儲存效能跑分一覽

3D 效能跑分一覽

系統綜合效能跑分一覽

遊戲性能實測

除了上述的系統效能跑分,此次評測我們也選擇了三個具代表性的 3A 級大作,包括《電馭叛客 2077》、《極限競速:地平線 5》和《黑神話:悟空》,並使用遊戲內建的系統效能基準測試,實測 Acer Nitro V 14 AMD 的遊戲運行效能表現,供大家參考。

專屬 Nitro Sense 整合工具,輕鬆掌握效能表現與客製化設定

除了完善的硬體規格,Acer Nitro V 14 AMD 也為提供相當便利的整合型工具「Nitro Sense」,玩家可以透過鍵盤上專屬的 Nitro Sense 一鍵啟動,透過主畫面能快速掌握當下筆電的運行狀態,包括 CPU、GPU、記憶體的資源耗用,以及 CPU 與系統的運行溫度…等資訊,同時也能透過「情境」功能,快速切換筆電連結電源與電池供電時的六種不同運行模式,以滿足當下使用的最佳化表現,另外也能調整風扇散熱、與揚聲器音效切換的 Acer TrueHarmony 設定功能。

在「個人化」功能中,玩家能進一步調校 GPU 運行模式、筆電充電模式、螢幕降藍光與 LCD 加速、還有鍵盤使用的功能設定。透過「檢查」功能可進行筆電重要元件的自我檢查,或在「監控」中查看筆電運行時的數據變化,以及自定「應用程式中心」中常用應用程式的執行捷徑…等功能,滿足玩家的各類需求。

結語

單就外觀設計來看,Acer Nitro V 14 AMD 確實成功跳脫一般人對電競筆電的既有印象,14 吋大小、適中的重量,為玩家提供相當不錯的行動力,且不得不說,外型的商務感蠻重的,全機珍珠白配色十足吸睛,讓人很容易將它誤認為是一般商務或文書筆電。憑藉搭載內建 AMD Ryzen AI 技術的 AI 處理器,提供兼具運算效能與優異能耗的表現,同時也搭配了入門級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50 筆記型電腦 GPU,使其除了低功耗狀態下能有優異性能,也能滿足像是 3A 遊戲運行、創作者應用加速與本地端 AI 模型部署…等多樣性的需求,真正體現了「跨界」的產品定位。

硬體配置方面,Acer Nitro V 14 AMD 也拿捏到恰到好處,包括 14.5 吋 16:10 顯示螢幕提供 120Hz 更新率,雖然並非同級最優,但能與硬體效能表現相互匹配,滿足玩家遊玩遊戲、觀看動態內容的清晰與流暢度,此外在記憶體方面,內建的 LPDDR5x-5600 的速度也頗優,PCIe Gen4 x4 SSD 的實際效能出色,還提供額外的 M.2 NVMe 插槽,大幅提升擴充的便利性。

整體來說,Acer Nitro V 14 AMD 無論是面對日常工作、電競娛樂、乃至於吃重效能的內容創作加速、AI 應用運行…等使用需求,都稱得上是十分稱職的選擇,更不用說價格也挺友善,對渴望「用一台筆電打天下」的小資族、學生族群而言,很值得納入採購清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