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月20日消息,美國時間週三,Apple正式推出首款自製5G連網數據晶片「Apple C1」,並搭載於全新亮相的iPhone 16e。這款入門定位新機接續了原本iPhone SE系列的角色,售價599美元(約新台幣19,659元)。這次Apple推出自研數據晶片,意味著未來將逐步減少對Qualcomm的依賴,這家晶片大廠過去不僅供應iPhone,也支援Android陣營的競爭產品。
Apple早在先前就傳出計畫實現硬體自給自足的目標,這次在iPhone 16e率先搭載Apple C1可說意義重大。透過這款入門機型測試自製晶片,Apple能蒐集使用者回饋,為後續應用於iPhone 17系列等產品做好準備。若進展不順,Apple仍可仰賴Qualcomm的數據晶片,因為雙方的合作協議至少延續至2027年。
自研晶片技術的突破
Apple C1是全新子系統的一部分,整合處理器、記憶體等核心元件,目標是提升整體效能。Apple iPhone產品行銷副總裁凱安·德蘭斯(Kaiann Drance)表示,搭載C1的iPhone 16e在6.1吋手機中擁有最佳電池續航力,並採用與iPhone 16系列相同的A18處理器,同時支援最新的AI功能。
ADVERTISEMENT
數據晶片的開發難度極高,需相容全球數十國、數百家電信商的技術標準。目前僅Samsung、MediaTek、Huawei等少數廠商能獨力研發。Apple的技術源自2019年收購Intel行動數據晶片業務,雖然進展一度緩慢,多次延長與Qualcomm的合作,但如今Apple C1的問世顯示其自研之路終於開花結果。
Apple硬體技術資深副總裁強尼·斯魯吉(Johny Srouji)在加州森尼韋爾的晶片實驗室接受採訪時表示,C1採用4奈米製程打造數據機,搭配7奈米製程的收發器,凝聚了Apple最複雜的技術突破。為確保全球相容性,Apple在55國、180家電信商進行測試。他強調:「C1只是起點,未來會持續進化,成為產品差異化的技術基石。」
Apple希望透過C1與A18處理器的深度整合,讓iPhone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例如,當網路擁塞時,處理器可指示數據機優先處理時間敏感資料,提升使用者體驗。C1還內建客製定位系統與衛星連線模組,讓iPhone在無行動網路時仍能保持連線。不過,目前C1尚未支援毫米波5G,這仍是Qualcomm的優勢領域。Apple未透露何時加入此技術,也未說明淘汰Qualcomm晶片的具體時程。
ADVERTISEMENT
對Qualcomm的影響有多大?
Qualcomm曾預估,其在Apple數據晶片的市佔率將從100%降至2026年的20%左右。Apple自研晶片消息公布後,Qualcomm股價微漲1%,Apple則持平。對Qualcomm而言,失去Apple訂單確實影響營收,但他們已轉向車載系統與邊緣運算市場,並與中國品牌擴大合作,降低衝擊。即便Apple終止採購,Qualcomm仍可收取技術授權費(如CDMA、3G、4G專利),加上其在頻譜複雜性上的技術優勢,讓他們對此並不過於擔憂。
另一方面,Apple若成功驗證C1表現,預計未來iPhone 17系列甚至後續機型都將採用自製數據晶片,並可能布局6G技術競爭。斯魯吉強調,Apple的目標不是與Qualcomm、MediaTek比規格,而是打造符合自家產品需求的技術。他說:「我們要做的是與眾不同的東西,讓使用者真正受惠。」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