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15:30

Windows 11 AI 新體驗:Copilot+ PC 小畫家、相片編輯、Recall 功能上手活用

ADVERTISEMENT

去年上市的 Copilot+ PC,憑藉 Qualcomm 處理器與內建 NPU 晶片,率先解鎖Windows 11 獨家 AI 功能,如即時翻譯、進階工作室效果、小畫家 Cocreator 等。今年,微軟更進一步,再推出小畫家可生成式清除、移除、填滿圖片,以及相片加入 AI 編輯功能,還有 Click to do 按下就執行⋯等,一系列全新 AI 功能,讓 Copilot+ PC 在生產力與創造力上再升級。現在,就讓我們搶先體驗這些新功能吧!

文章目錄

 

Copilot+ PC 獨有 Windows 11 的 AI 功能

微軟去年推出 Copilot+ PC 規範時,是率先與 Qualcomm(高通)合作,因此,只有採用高通處理器的 Copilot+ PC,才能搶先體驗微軟在 Windows 11 中推出需由 NPU 運算的 AI 功能,讓 Copilot+ PC 獨有一些可提升生產力和創造力的 AI 功能。

ADVERTISEMENT

高通版 Copilot+ PC

雖然之後推出的 Intel Ultra Core V200 系列及 AMDRyzen AI 300 系列平台,都已符合 Copilot+ PC 規範,但遲遲未收到具備 AI 功能的 Windows 11 更新,在截稿前也沒有明確更新的時間。因此,現在想要體驗 Windows 11 的 AI 功能,如 Live Caption Translations(即時翻譯)、Advanced Windows Studio Effects(進階工作室效果)、小畫家的 Cocreator⋯等,還是得選擇高通平台的 Copilot+ PC。

降低 Copilot+ PC 價格門檻

然而,當前 Copilot+ PC 的售價偏高,就算有 Windows 11 的 AI 功能,也無法加速 Copilot+ PC 的普及。因此,在進入 2025 年後,高通再推出更入門的 Snapdragon X 處理器,目標是讓 Copilot+ PC 價格能落在 600 美元左右,且 NPU 的算力還是維持在 45 TOPS,以符合 Copilot+ PC 的規範,目前已上市的 Asus Zenbook A14(UX3407)就是採用此款處理器。

ADVERTISEMENT

 

Windows 11 AI 功能持續擴展

除了讓 Copilot+ PC 的價格更便宜之外,微軟再推出更多 Windows 11 的 AI 功能,包括去年推出前因隱私疑慮而暫停的 Windows Recall(回顧),還有簡化操作選單的 Click to do 功能,以及小畫家再加入生成式填滿、生成式清除、移除背景圖片,跟相片 App 提供超級解析度與重塑影像模式⋯等。

ADVERTISEMENT

這些 Windows 11 新增的 AI 功能,目前也只能在高通版的 Copilot+ PC 上使用,以下就透過 Windows 測試人員計畫的 26120.3576 build 版本,來搶先體驗這些最新的 Copilot+ PC 功能。

ADVERTISEMENT

功能 1:小畫家:Cocreator 及影像建立工具

去年小畫家中加入透過 AI 生成圖片的 Cocreator 功能,獲得不少好評,而升級後的小畫家在工具列上會有「Copilot」選項,提供 Cocreator、影像建立工具、生成式清除、移除背景圖片功能。當中,Cocreator 表現比去年更好,圖像生成模型為 Stable Diffusion,只要簡單畫出想繪圖的草稿,又或是輸入文字敘述,AI 就會自動生成精美的圖片,並可以選擇水彩、油畫、動畫⋯等,且是以 NPU 進行運算。至於影像建立工具的圖像生成模型為 DALL-E,並使用的雲端運算,需要使用訂閱 Microsoft 365 所隨附的 AI 點數。

小畫家加入 Copilot

打開小畫家後,工具列中可見「Copilot」,展開選單可見 Cocreator、影像建立工具、生成式清除、移除背景圖片。

描述創作文字

在選擇「Cocreator」後,於左側的上方描述文字,並選擇「創作力」,其數字愈大表示 AI 輔助的程度愈高。

選擇畫風

在描述創作文字的下方,有「樣式」可選擇,就是選擇畫風,有水彩、油畫、動畫⋯等。

影像建立工具

若是在「Copilot」下選擇「影像建立工具」,需要使用訂閱 Microsoft 365 所隨附的 AI 點數。

透過雲端 AI 生圖

同樣可輸入文字,由 8 種風格模式中選擇風格,待幾秒後就會生成 3 張圖片,再選擇完成度最高的即可。

功能 2:小畫家:生成式清除、填滿及移除背景圖片

Windows 11 內建的升級版小畫家中,除了上述的 Cocreator 功能及影像建立工具外,還有生成式清除、移除背景圖片,以及使用 NPU 運算的生成式填滿功能。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立即清除畫面中指定移除的地方,且也只要幾秒即可完成,效果也令人滿意。至於「生成式填滿」則會在框選範圍下方,出現輸入生成指令的浮動視窗,接著等待幾秒即可完成,且透過工作管理員查看,可見 NPU 使用率一度高達 100%。當然,也不是所有下達的指令都可以完成,還是會出現「無法生成高品質」的回應。

開啟生成式清除

透過小畫家開啟圖片後,點選工具列的「Copilot」,找到「生成式清除」。

點選清除物件

於視窗右側調整「像素」大小,再圈選畫面中想要清除的地方,最後按下「套用」即可。

使用移除背景圖片

要進行去背也很簡單,只要點選工具列的「Copilot」,於展開選單按下「移除背景圖片」,立即就能完成去背。

開啟生成式填滿

在畫面中圈選出要增添物件的位置,並出現的工具選單中,點選「生成式填滿」。

輸入指令

在出現的浮動視窗中,輸入想要 AI 生成的內容,等待幾秒即可完成,此例為加上櫻花。

功能 3:相片 AI 編輯:新增超級解析度,最大可放大 8 倍

在相片 App 中也新增兩個新的 AI 編輯功能,分別為超級解析度與重塑影像模式。在相片 App 瀏覽圖片時,只要點選「編輯」就會看到顯眼的 AI 圖示,選擇超級解析度功能,可讓低解析度影像變得更清楚,這是使用 AI 技術來增強及放大影像,讓原本品質較差的圖片,透過填補遺失細節和提高清晰度來為影像增強,且最大可放大至原始尺寸 8 倍的效果,對於要進行大尺寸印刷較為實用,但若原圖解析度太低,仔細看放大的細節就有較明顯的顆粒感。

開啟相片編輯功能

透過內建的相片 App 瀏覽圖片,並按下左上方的「編輯」選項。

超級解析度功能

於出現的功能選單中,可見新的 AI 編輯功能,點選「超級解析度功能」。

選擇解析度

接著可以選擇想要放大的倍數,最大可放大 8 倍,但時間也會較久一些。

實際對比差異

完成後會顯示變更前後的差異,放大可發現,透過超級解析度調整的照片較銳利、無鋸齒感。

另存高解析圖片

滿意超級解析度調整的照片,可選擇另存新檔,同時可見檔案解析度已變更。

功能 4:相片 AI 編輯:新增重塑影像模式,預設 9 種風格可選

相片 App 新增的 AI 編輯功能中,除了上述的超級解析度外,還有新版的重塑影像模式。這個功能去年就已提供,是基於 Sketch to Image 模型、並以 NPU 協助運算,現在的成品完成度又更高了。由於是透過 AI 變換不同風格,其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只要選定要重製的圖片後,就能套用所供提的 9 種不同風格,如風格,如奇幻、動畫、超現實主義,並可調整創造力等級,即 AI 參與的程度。另外,也可以輸入指令來生成想要的風格,只不過目前僅支援英文。

開啟重塑影像模式

相片 App 開啟圖片後,進入「編輯」模式,再選擇「重塑影像模式」功能。

9 種風格模式

在畫面右側會出現可選擇的風格,如奇幻、動畫、超現實主義⋯等,大約會有9 種風格。

調整 AI 參與程度

在選定好風格之後,還可進一步調整「創造力」等級,即 AI 輔助的程度。

自行輸入指令

若對預設的風格不滿意,也可以手動輸入指令,只不過目前只支援英文。

成品調整創造力等級

成品會顯示在左側,同樣也可以透過調整「創造力」等級,進一步呈現不同的效果。

功能 5:Windows Recall:快速回顧操作紀錄

去年 Windows Recall(回顧)功能因為隱私疑慮而暫緩推出,但微軟強調 Recall 不會上傳資料到雲端,且基於安全性考量,開啟 Recall 時必須使用 Windows Hello 生物辨識登入。而在近期的預覽版中可見,Recall 可以讓用戶透過拖曳時間軸的方式,回溯自己曾經開過的應用程式、網頁以及相關內容,甚至可以幫助用戶找尋特定的檔案、郵件內容或是聊天紀錄。對於想搜尋的內容不確定方向時,也可用自然的語法進行搜尋,且回顧功能可透過先前搜尋的上下文線索,自動列出關聯的詞句。

預設啟動回顧功能

Windows Recall(回顧)功能預設會在工作列上,同時也可見會常駐在背景程式啟動。

Windows Hello 生物辨識

基於安全性考量,開啟回顧時,必須使用 Windows Hello 生物辨識進行使用者登入。

時間軸搜尋

透過拖曳時間軸的方式,可回溯自己曾經開過的應用程式、網頁以及相關內容。

自然語法搜尋

若不知該如何精準的搜尋過去的記錄,可輸入自然的語法,下方會顯示相關搜尋結果。

開啟搜尋結果

雖然回顧的內容是以圖片顯示,但可以直接點選下方提供對應的應用程式開啟。

功能 6:Click to do:點選畫面內容,就能執行更多功能

新增的「Click to do」功能是透過 AI 輔助,讓使用者能即時對畫面上的內容進行操作。只要在想要進一步操作的畫面中,同時按下 Windows 鍵及滑鼠左鍵,螢幕上便會顯示一層互動介面,並自動框選圖像,方便使用者選取。此時,若按下滑鼠右鍵就會跳出功能選單,提供一些可操作的選項,這部分的功能與前面提到的 Recall 類似。另外,Click to do 也具備理解上下文的能力,可協助整理或撰寫文件,而互動層頂部的工具列還提供文字與語音搜尋功能,也能以自然口語化的方式進行搜尋,並可直接進入 Recall 介面。

開啟 AI 互動介面

在任何畫面上,同時按下 Windows 鍵及滑鼠左鍵,螢幕上便會顯示一層互動介面。

開啟功能選單

在畫面中按下滑鼠右鍵就會跳出功能選單,此例是在圖片上叫出功能選單。

Click to do 工具

在互動介面的上方,會出現 Click to do 小工具,在這裡可以進行搜尋,也同時支援自然口語的搜尋內容。

標示搜尋結果

除了會針對文字進行搜尋外,可見圖片內的文字也同樣會呈現在搜尋結果中,並特別標示出來。

連結回顧功能

在互動介面上方出現的 Click to do 小工具中,有提供「回顧」選項,按一下即可記錄在回顧裡。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