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你是否也曾疑惑:為什麼有些人怎麼教都學不會用電腦?來自阿爾托大學與赫爾辛基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認知能力(如記憶力、注意力與邏輯推理)才是影響電腦操作熟練度的關鍵,甚至比經驗還重要。
這項研究顛覆了長久以來「練習就能變厲害」的迷思。研究團隊發現,光靠使用經驗與訓練,可能不足以彌補某些人在記憶、專注力與執行力等方面的不足。研究人員指出,一個人的智力在電腦操作能力中所扮演的角色,遠比先前認為的重要。
認知能力影響電腦日常操作表現
研究發現,像是感知、推理與記憶等一般性的認知能力,比以往認為的還更關鍵,會直接影響一個人是否能順利完成日常電腦操作任務。
ADVERTISEMENT
阿爾托大學人機互動專家 Antti Oulasvirta 教授表示:「這是首次有明確證據顯示,認知能力會獨立且廣泛地影響人們使用電腦的能力。它的重要性與過往使用經驗不相上下。」
研究團隊強調,這項結果加深了對數位不平等的擔憂——隨著現代使用者介面越來越複雜,單靠練習已不夠,認知能力才是能否順利使用數位工具的核心關鍵。
「僅靠訓練無法彌平不同人之間的差距,未來的使用者介面必須回歸『簡單易用』的原則。這個目標早已被遺忘,而設計不良的介面正成為數位落差的幫兇。若我們無法解決這個基本問題,就很難讓社會大眾更深入、平等地使用電腦。」Oulasvirta 教授指出。
ADVERTISEMENT
測驗設計與發現重點
研究由阿爾托大學資訊通訊工程系與赫爾辛基大學心理系聯合進行,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受試者進行觀察。每位受試者需完成 18 項真實任務,包括:
-
安裝軟體
-
網頁導航
-
操作試算表
-
線上填寫表單
這是首度透過實際任務來評估人們使用電腦的能力,而非過往問卷自評的方式。赫爾辛基大學的講師 Viljami Salmela 表示:「我們知道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常有誤判,因此必須實際測量他們完成任務的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與玩電腦遊戲相比,日常使用電腦時,處理速度並非重點,反而是工作記憶、注意力與執行功能才是關鍵。
ADVERTISEMENT
Salmela 補充說:「使用電腦時,你必須安排處理事情的順序,同時記住自己已經完成哪些步驟。純粹的數理或邏輯能力幫不上太多。」
「我們的研究結果首次明確證明認知能力對人們使用電腦的能力具有顯著、獨立且廣泛的影響。與之前的想法相反,認知能力與之前的電腦使用經驗同樣重要,」阿爾托大學教授安提·奧拉斯維爾塔(Antti Oulasvirta)說道,他與他的團隊深入研究了人機互動。
研究人員強調,這些發現引發了人們對數位平等的擔憂。隨著使用者介面變得越來越複雜,單靠練習已經不夠了,認知能力現在是成功駕馭數位環境的關鍵因素。
ADVERTISEMENT
「顯然,僅僅透過訓練無法消除個體之間的差異;未來,使用者介面需要簡化,以便於使用。這個古老的目標在某個時候被遺忘了,設計笨拙的介面已成為數位落差的驅動因素。除非我們解決這個基本問題,否則我們無法促進社會更深入、更平等地使用電腦,」奧拉斯維爾塔說。
應用程式類型不同,認知需求也不同
Oulasvirta 教授指出,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對認知能力的需求也有差異,例如:
-
使用試算表:需要大量練習
-
資訊搜尋:語言理解能力為主
-
線上銀行:執行功能是重點
然而,研究也證實:「年齡仍然是決定使用效率最強的因素。」年長者在完成任務時明顯花更多時間,也覺得任務更具壓力與負擔。
這項研究提供了大量有關最重要的認知能力的新資訊。雖然處理速度在電腦遊戲中很重要,但在日常電腦任務中卻並不被重視。
「然而,研究結果還表明,年齡仍然是個人使用應用程式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年長者顯然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任務,他們也覺得任務更為吃力,」Oulasvirta 教授說。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