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自從去年9月離開OpenAI以來,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一直備受關注。她不僅創辦了Thinking Machines Labs(TML),而且團隊中有三分之二來自OpenAI。在尚未推出任何產品前,TML的估值便傳出從10億美元融資目標翻倍至20億美元,目標估值達100億美元——若成真,將刷新AI創業公司種子輪的歷史紀錄。
年僅37歲的穆拉蒂,不同於OpenAI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的學院派背景,也不如馬斯克激進與張揚,她從求學時代便培養出跨領域、融合技術與人文的視角,是個十足的「六邊形戰士」。
她創辦的TML並不專注於打造最強大的模型,而是聚焦在人與AI如何協作這個課題,立志彌合AI能力與人類使用需求之間的鴻溝,與OpenAI等公司走出明顯差異化路線。
ADVERTISEMENT
從阿爾巴尼亞到矽谷的「異數之路」
穆拉蒂1988年出生於阿爾巴尼亞一座小鎮,自小受數理重視的教育體制與文學家庭影響,造就她對科技與人文的雙重視角。16歲獲獎學金赴加拿大求學,後轉赴美國取得文學與工程雙學位,理工背景深厚,視野開闊。
2013年加入特斯拉,擔任Model X產品經理,期間接觸到早期Autopilot系統。之後跳槽至AR新創Leap Motion(現為Ultraleap),投身虛擬實境與人機互動。她很快察覺VR技術尚未成熟,決定轉向下一個戰場:OpenAI。
2018年加入OpenAI,出任人工智慧應用與合作副總裁。當時公司剛經歷馬斯克離開與轉型期,穆拉蒂協助產品化策略與商業拓展,後成為技術長,主導ChatGPT對外發布決策,推動AGI民主化,成為實踐派技術領袖代表人物。
ADVERTISEMENT
OpenAI風暴中心的決斷者
OpenAI的壯大伴隨激烈的內部路線分歧。2023年末爆發的「宮鬥事件」中,穆拉蒂短暫擔任代理CEO,並迅速帶領員工反抗董事會、促成奧特曼回歸。事後媒體揭露,她曾向董事會提出對奧特曼管理的擔憂,並提供具體事證。
穆拉蒂在公開說法中否認主導罷免,並指出自己是被前董事會「當成代罪羔羊」。但無論如何,她在這場風暴中的兩面斡旋能力已展現其極強的政治與組織感知力。
回歸後的奧特曼與穆拉蒂合作更加緊密,她成為OpenAI產品與品牌的門面人物,在業界口碑與能見度持續提升,被《時代》雜誌評為「能直面AI風險,卻讓你感到安心的人」。
ADVERTISEMENT
從合作者變挑戰者:穆拉蒂的TML路線
2024年9月,穆拉蒂選擇離開OpenAI,自主創業。她在對內備忘中寫道:「離開自己熱愛的地方從來都沒有理想時機」,並強調自己將開啟全新探索。
TML的成立吸引了大批OpenAI核心成員加入,包括聯合創辦人約翰.舒爾曼(John Schulman)與研究副總裁巴雷特.佐夫(Barret Zoph)。團隊陣容豪華,技術背景深厚。
與其競爭者相比,TML不尋求打造最強模型,而是想建立一個更容易融入人類社會的AI架構——不是主宰人類,而是合作夥伴。這樣的定位也讓投資人與人才對穆拉蒂充滿信心。
ADVERTISEMENT
結語:OpenAI最難預測的對手
與其說穆拉蒂是「OpenAI的叛將」,不如說她是「從體制內走出的融合派」。她有前沿技術的推進力,也有產品化與公關操作的靈活應變能力;懂研究、懂市場,更懂局勢變化。
她的新創還沒有產品,但估值已奔向百億美元,展現出AI界最強勢的個人號召力之一。對奧特曼而言,穆拉蒂或許才是未來最難防守的一位挑戰者。
她的新探索,正成為OpenAI最現實的新壓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