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Intel 和 AMD 多年來穩坐 PC 處理器霸主地位,但從蘋果 M1 掀起的 Arm 革命開始,筆電市場的地殼開始鬆動,微軟也全面推進「Windows on Arm」戰略,並攜手高通推出 Snapdragon X 系列晶片,要將 Arm 的效能與續航優勢帶進 Windows 世界。是否該考慮跳槽到這個新平台?關於 Windows on Arm 是什麼?你需要知道的相關資訊一次解析。
什麼是 Arm?什麼是 Windows on Arm?
Arm 是一種高效率、低功耗的處理器架構,過去主要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與嵌入式裝置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 Apple A 系列與 M 系列晶片。
ADVERTISEMENT
「Windows on Arm」則是微軟推出的作業系統版本,能在 Arm 架構的處理器上執行完整 Windows 環境。最早推出於 2017 年對應 Windows 10,但直到 Windows 11 搭配高通新一代晶片問世,才終於擁有「能打的實力」。
為何 PC 世界要轉向 Arm?效能與續航大進化!
相比傳統 x86 架構(如 Intel Core、AMD Ryzen),Arm 的最大優勢在於:
ADVERTISEMENT
-
極低功耗:使筆電實現「一整天不用充電」甚至「多天使用」的續航力。
-
輕薄無風扇設計:不需高耗能風扇散熱,機身更安靜更輕巧。
-
更快啟動與連線能力:支援 5G、Wi-Fi 7,內建即時喚醒與連網功能。
-
全整合 SoC 架構:集成圖形、AI、ISP、網路、音訊、安全模組等功能於一顆晶片,不需外掛模組。
蘋果早在 2020 年以 M1 開始全面採用 Arm 架構,其後續 M2、M3、M4 代代提升,也證明 Arm 架構不只是省電,更可以非常強大。而現在,高通與微軟也想複製這個成功方程式。
Snapdragon X Elite / Plus:高通進軍筆電市場的關鍵武器
為打造更強的 PC 晶片,高通於 2021 年收購了 Nuvia(由前 Apple 晶片設計師創辦),打造出全新 Oryon 核心的 Snapdragon X Elite 和 X Plus。
Snapdragon X Elite 是目前高通最強的晶片,效能媲美 Intel、AMD,電池表現更佳。Snapdragon X Plus 則是較低階版本,也維持不錯的效率。
ADVERTISEMENT
以下是 Snapdragon X Elite 與上一代 8cx Gen 3 的規格比較:
項目 | Snapdragon X Elite | Snapdragon 8cx Gen 3 |
---|---|---|
CPU 架構 | 12 核 Oryon,單/雙核可達 4.3GHz | Cortex-X1 + A78 混合架構 |
GPU | Adreno(4.6 TFLOPS) | Adreno 690 |
AI 運算 | Hexagon DSP(45 TOPs) | 29 TOPs |
記憶體支援 | LPDDR5x,最高 64GB | LPDDR4x,最高 16GB |
儲存 | 支援 UFS 4.0 / NVMe PCIe 4.0 | UFS 3.0 / PCIe 3.0 |
顯示支援 | 三螢幕 4K60 或雙 5K60 | 雙 4K60 |
攝影機支援 | 最高 64MP,支援 AV1 編碼 | 單鏡頭 24MP,不支援 AV1 |
無線連線 | Wi-Fi 7、藍牙 5.4、5G X65 modem | Wi-Fi 6、藍牙 5.1、5G X65 |
這樣的規格意味著,它不只效能媲美 Intel 第 13、14 代 Core i 系列,還額外多了強悍的 AI 運算、影片處理與影像品質。
ADVERTISEMENT
哪些品牌已經加入 Windows on Arm 陣營?
2024 年是 Windows on Arm「真正進入主流」的關鍵一年,包括微軟、戴爾、HP、聯想、三星等品牌推出了多款 Windows on Arm 裝置。以下是搭載 Snapdragon X 系列晶片的產品(售價新台幣約 3~4 萬起):
-
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7
-
HP OmniBook X
-
Dell XPS 13 / Inspiron 14 Plus
-
Lenovo Yoga Slim 7x
-
ASUS Vivobook S15 OLED / Zenbook A14
-
Samsung Galaxy Book 4 Edge
這些裝置大多具備薄型機身、極長續航、支援 5G、無風扇設計,非常適合行動工作者與學生族群。
模擬與相容性:舊軟體能跑嗎?
關於 Arm 最大的疑慮之一是軟體相容性,Windows on Arm 的系統元件(如開始選單、檔案總管)皆為原生 Arm 編譯,效能最佳。愈來愈多應用軟體也已有原生 Arm 版本,如 Microsoft Edge、Firefox、Photoshop、Netflix、Zoom 等。
對於尚無原生版本的舊程式,可透過模擬運行。模擬會將 x86 指令轉換為 Arm 可執行的代碼,雖會有效能損失,但能保持舊軟體的可用性。
Windows on Arm 可以運行
-
原生 ARM64 應用程式(如 Microsoft Edge、Photoshop、Netflix、Zoom 等)
-
模擬的 x86 / x64 應用程式(Windows 10 on Arm 僅支援 32 位元模擬 / Windows 11 支援 32 與 64 位元模擬)
微軟也推出了「ARM64EC」架構,允許 App 一部分原生執行、一部分模擬,大幅改善過渡期的效能問題。
不過還是有幾點要注意:
-
某些注重效能的軟體(如 AutoCAD、部分 Adobe 軟體)尚未完全支援。
-
遊戲表現仍不理想,特別是大型 3A 遊戲。
-
駕馭虛擬機或模擬器等需要底層硬體控制的工作,表現可能不如傳統 x86 筆電。
微軟鼓勵透過 Microsoft Store 安裝軟體,系統會自動抓取適合你平台的版本。
該轉用 Windows on Arm 嗎?
Windows on Arm 雖擁有長效電池、輕薄設計與行動網路等優點,但不適合所有使用情境。例如遊戲、CAD 軟體或需高效能者,建議仍選傳統 x86 平台。
適合族群
- 想要超長續航的通勤族、學生
- 以文書、簡報、上網、影音為主的輕量工作者
- 需要 5G 隨時連網功能的行動工作型態
- 喜歡無風扇、安靜的筆電體驗
不建議族群
- 遊戲玩家
- 影音剪輯、建模設計等重度內容創作者
- 僅有一台主力電腦,且需要跑少見或老舊的專業軟體者
Windows on Arm 能成為主流嗎?
Windows on Arm 不再是過去的「Windows RT」半成品版本,而是正面迎戰 Intel、AMD 的全新平台。隨著 Qualcomm 持續推出更強晶片、原生 App 越來越多,加上微軟釋出更多開發工具與最佳化 API,整個生態系正逐漸成熟。
未來幾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品牌、甚至第三方 Arm 晶片(如聯發科、三星)進入這場戰局,讓 PC 世界重新洗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