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台積電宣布 A14 製程將於 2028 年量產,主要對手為Intel 18A製程

台積電宣布 A14 製程將於 2028 年量產,主要對手為Intel 18A製程

ADVERTISEMENT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週三宣布,旗下下一代先進製程技術 A14 將在 2028 年正式投入量產。該製程將主打更高效能與能效表現,成為推動人工智慧(AI)應用革新的關鍵技術之一。

根據台積電說明,A14 製程在相同功耗下,將比即將於今年稍晚進入量產的 N2 製程快上最多 15%;若在相同速度條件下,則可降低電力消耗高達 30%,邏輯密度也將提升超過 20%。

此項技術除了將進一步強化智慧型手機的板載 AI 能力,也將有助於高效能運算(HPC)解決方案與新一代車用電子功能的開發,涵蓋智慧駕駛與邊緣運算等應用場景。

台積電指出,A14 的推出將強化其維持製程技術領先優勢的競爭力。隨著 AI 熱潮持續升溫,晶片能效與運算密度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 A14 正是為此而生。

第二代GAA技術上身 NanoFlex架構助攻設計彈性

A14 製程將採用第二代 GAA(Gate-All-Around)環繞閘極奈米片電晶體,並搭配新一代設計優化技術 NanoFlex Pro 架構。這項技術將協助客戶在設計上取得更高的彈性與效能調校空間,進一步優化晶片功耗與運算能力。

根據台積電公開數據,相較於今年預計量產的 N2 製程,A14 在相同功耗下可提升 10% 至 15% 的處理速度;若在相同效能下,則可降低功耗 25% 至 30%,同時邏輯密度也將增加 20% 至 23%,預期能滿足未來 AI 與高效能應用對晶片效能密度的嚴苛需求。

應用情境擴展,手機、AI、車用全面受惠

台積電指出,A14 將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高效能運算(HPC)、資料中心以及車用電子等多元領域。特別是在 AI 加速處理方面,A14 提供的效能與能效優勢,將有助於提升裝置的板載 AI 能力,同時符合能源效率與低延遲的雙重需求。

除了製程進展,台積電也同步亮相全新封裝技術「System on Wafer-X」,可在單一封裝中整合多達 16 顆大型晶片、記憶體元件與高速光學互連,為高階 AI 運算平台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英特爾將成主要競爭者,預計 2026 推出 18A 製程

隨著 A14 時程公開,業界普遍將其與英特爾預計於 2026 年推出的 18A 製程相提並論。兩大晶片巨頭的先進製程競爭將在未來數年內進入白熱化,特別是在 AI 晶片市場快速成長的背景下,先進製程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14 初期版本尚未導入「背面供電」技術(Backside Power Delivery),該功能預計於 2029 年推出升級版 A14P 時正式加入,屆時將進一步提升供電效率與電晶體密度。

 

 

 

KKJ
作者

快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驅動之家旗下科技媒體業務,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泛科技領域媒體平台之一。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