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葉片表面也有學問
風扇葉片表層也是個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一般情況下,若是不透明的風扇,於葉片模具上進行噴砂處理,塑膠成型後的表面就呈現「一點一點」的霧面;若是透明的風扇,因為美觀因素,模具為拋光處理,出來的塑膠葉片表層就較為光滑亮麗。
為了降低噪音,部分廠商甚至會將風扇葉片設計成不同的形狀(質量中心還是在正中央),藉以避免同樣形狀的葉片產生同頻率的噪音,同頻率疊加起來就會有惱人的聲音。也有的廠商為了解決空氣離開葉片時產生的不穩定現象,於葉片尾部增設突起的小鰭片。
為玩家所熟知的高爾夫球扇,就是在葉片上具有高爾夫球的花紋,把空氣施加在葉片上的壓力分散掉,避免異常震動產生噪音。
▲銀欣AP121風扇葉片採用重疊的設計,可清楚看見分模線在葉片中間。
▲Zaward的風扇在葉片表面上下功夫,移植高爾夫球的外型。
軸承粗分為3種
因為風扇葉片是不停旋轉的物體,必須有個東西將葉片與外框連接,而最適合的地方就是葉片的旋轉中心,此處的角速度較低,又是葉片的質量中心。
風扇軸承依設計大致可分為3種:油封、滾珠、無油,其它一堆怪名字大多都是此3種設計的延伸。油封以潤滑油灌入葉片軸承和外框套桶之間減少摩擦力,風扇通電時便可克服最大靜摩擦力讓葉片轉動,於轉動時減少動摩擦力讓風扇壽命延長。市面上還可見到FDB這種字眼,事實上是油封的改良版,於軸承套筒處刻上細小的花紋,藉由軸承的轉動把潤滑油往中央帶動,降低失油的現象。
滾珠利用金屬球體的滾動取代油封的軸承摩擦,由於是滾動的關係,軸承的摩擦可以降低到相當低的程度,因此滾珠軸承的使用壽命在這三者中是最高的,Intel和AMD的盒裝處理器所附的風扇也都是此類型。但由於大量量產不可能做出真圓的金屬球體,因此旋轉上會有一定的震動存在,噪音表現上會比油封還差。
無油軸承利用表面平整性免去了潤滑油的使用,並於套筒和旋轉軸承之間填入固體潤滑劑,如石墨或是鐵弗龍。由於沒有油的關係,風扇具有一定的防潑水,甚至是水下作業的能力,但在電腦風扇上較少看到此種類型。
稀有的T.M.D.風扇
約莫數年前,台灣廠商元山科技開發出了相當特殊的風扇,把原先位於風扇中央的電磁元件(定子)移至風扇外框,也就是鎖螺絲的位置,並將其技術命名為T.M.D.(Tip Magnetic Driving)。這樣就避免掉葉片中央電磁元件所占有的體積,能夠把風扇中心的無風區降到最小。不過產品發展似乎有遇到瓶頸,市面上推出過70mm的產品之後就消聲匿跡了。
筆者猜測應該是風扇直徑越大,風扇4個角落的電磁鐵距離就越大,必須保有夠高的轉速讓葉片上的磁鐵轉去下個角落,無法在低轉速時運轉;或是風扇越大,磁鐵的需求量也跟著上升,葉片配重不好控制,達不到大量生產的要求。不過以上純屬猜測,畢竟元山科技並沒有正式說明原因為何。
另外一種建準電機工業的磁浮科技,在風扇內部的電磁鐵(定子)之外,額外於扇框上加入磁鐵片,利用磁力抓緊轉動中的葉片,使其旋轉時能夠更為穩固,不讓震動傷害軸承壽命,同時轉速也可提高。
▲拆去風扇四周外殼的外磁風扇,將原本位於中央的零件移至四周。(圖片取自中關村在線)
多種扇框塑膠材質
外框肩負固定風扇的重責大任,因此堅硬和韌度是此區的最大要求,一般電腦用風扇採用塑膠作為材料,材質可分為PP、ABS、PBT⋯⋯這幾種,各種塑膠之間各有不同的優缺點,也有部分風扇採用複合材料。但由於各種塑膠材料下還有小分枝,且成型所施加的壓力不同,也會導致出來的成品特性不同,很難得出哪種材料才是最好的結論。
除了塑膠之外,另外一種風扇主體材料為金屬,絕大部分是鋁的合金。因為金屬在高速運轉下的形變量比塑膠低,金屬也可做出比塑膠葉片更長的長度。金屬材質在電腦風扇中不多見,但是仔細找還是有辦法找到,大多數的轉速相當高,或是強調長壽命的應用。
塑膠為了增強其硬度,會在其中加入玻璃纖維,可在風扇上找到GF30之類的文字;GF就是玻璃纖維Glass Fiber的縮寫,30則是加入的百分比。風扇上有時還可看到FR(17)這類的文字,代表著加入17%的防火阻燃材質。
部分外框於風扇出風處還會加入導流板的設計,或是稱之為靜葉輪、定子葉片,主要用意在於再次規範氣流的走向,使空氣流出葉片後能夠盡量集中。過去此種設計比較常在機架型伺服器上看到,因為此種伺服器的內部風扇與散熱片並非固定在一起。
▲不見得所有風扇都把材質印在扇框上,也有完全沒有資訊的產品。
交流電讓風扇運轉
大家都知道馬達能夠轉動,就是靠內部的磁鐵與電磁鐵相互作用推動葉片。普通有刷馬達旋轉電磁鐵(轉子上的線圈),並利用電刷循環改變電磁鐵的S、N極性。無刷風扇則是轉動電磁鐵,並去除電刷這個易損耗的部分,使得無刷馬達壽命較有刷馬達高上許多。電磁鐵循環交替的部分,就利用晶片去調整。
各個風扇特性不同,傳統利用電壓調節轉速的方式很容易讓風扇啟動失敗,或是造成風扇異音。而後PWM控速則是傳送方波訊號給風扇,風扇中有個專門的晶片可識別出方波的占空比,如果方波的高電壓部分占了單位時間內的80%,則風扇就以80%相對應的速度運轉,於是廠商就可自行決定佔空比0~100%的轉速對應,避開有問題的轉速區域。
變因多實測才準
包含筆者在內,絕大部分的消費者購買風扇首先關心的就是噪音量,可惜廠商標示的噪音值僅是參考用。
會轉動的空氣擾動裝置只有10dB?不用想就知道是唬爛的標示,否則就是在完美的實驗室中測量出來的值,與現實安裝情況差異甚大。
風量、噪音、風壓上,各廠標示單位有些混亂。風量一般以m3/h或是m3/min為單位,因為前者採用小時,後者採用分鐘,因此m3/h比m3/min大了60倍。風扇壓力使用mmH2O毫米水柱為單位,意即單位面積所受的力,可使水在柱體中上升多少釐米。
比較難對付的就是噪音值,單位有dB、dBA、Sone,再加上聲音單位多是對數或指數形式,很難從數字去比較。其中比較好的單位是dBA,因為它採用了dB這個絕對單位加上人耳對頻率的敏感度加權,出來的值比較接近人耳的感覺。Sone單位比較不好,因為它只取1000Hz的頻率,而事實上風扇會發出相當寬的頻率噪音,如果有顆風扇完全不發出1000Hz的噪音,那麼Sone值就會為0。Sone的定義為1Sone=1000Hz、40dB,換算方式為2(dB -40 )∕10。
▲測試環境(若產品包裝內附有防震橡膠拉釘,於噪音測試時將使用所附拉釘安裝。)
(後面還有:11款風扇百項數據大混戰)
兩個都是好扇啊
之前改裝軍團特價$349時入手
風量跟噪音能取得平衡
拆洗也easy
買不到一年 耐用度倒不清楚
覺得太吵還可以去BIOS調低轉速(低階主板可能不行調)
目前一路用下來,
一定要用橡膠鉚釘才會有機會安靜
而安靜來說
1. 安裝注意
機殼太薄導致共振,要安靜機殼厚重程度不能太差,要不然就算號稱5dB遇到爛殼都沒用。
裝前排通常較不吵,但是如果前排遇到非常複雜阻礙風流環境,建議要買風壓較強的,也就是多鐮刀葉片,例如九葉。
裝在機殼後排要注意有沒有受到塔扇擾流影響,如果有就要用風量型的設計,後排風量要>塔扇,建議葉片角度要越接近垂直越好,比較不會受到後面吹動而產生共振。
2. 品牌
酷媽就是低階款的那幾個最安靜,約13~19dB,風量除了一款95CFM之外其他都偏向風壓,但裝前裝後要注意葉片的設計。
安耐美 金靜蝠不錯用,風量跟風壓表現不錯外,最高轉速也只有15db,而且風量能到65CFM,能當作半個貓頭鷹S12A使用,只差缺IC。
貓頭鷹,12CM選1200轉以下都非常安靜,而且確實有差。
剩餘的款式通常風量都不大,但是只要挑1200轉以下,通常都不會出現讓人毛躁的轉速跟風切,如果有PWM,盡量找能最低600轉以下,如果無法,通常低轉速會因為不穩定而出現震動或忽快忽慢的狀況。
3. 主機板
高階主機板有一些IC晶片會做不錯的調整,例如ASUS TUF ICe,自動調校後聲音安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