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12:05

PTT 鄉民驚點語錄:跟隨流行不如創造流行

ADVERTISEMENT

說到華人世界的網路討論社群,PTT若排第二,大概沒人敢稱第一,還記得十年前用PhpBB或vBulletin這類程式所編寫的論壇剛開始流行,不僅功能齊全,介面又直覺美觀,當時許多人都認為,屬於電話撥接時代的電子布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將會全數淘汰凋零,其實依照網路科技的進程,這樣的說法算是十分合情合理,不過PTT(批踢踢實業坊)的存在,卻打破了這項預言,創站至今18年有餘,不但把BBS發揚光大,更成為華人世界最大的網路論壇,有些較年輕的族群,根本就把PTT當成了BBS的同義詞。

獨特的鄉民文化

PTT成立於1995年夏天,創站者為當時就讀台大資訊工程學系二年級的杜奕瑾,最初設備可說相當克難,主要是不要的電腦,而主機也是位於台灣大學宿舍內,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為維持營運,PTT開始尋求外界贊助而擴大規模,直至2006年,受到交大無名小站轉賣給Yahoo!奇摩的影響,台大因擔心PTT商業化,要求中斷所有校外硬體協助,在幾經協商確保了PTT非官方的獨立地位後,才由台大資訊系出面接受學校贊助硬體,再轉予PTT使用,因此直到現在,「自由」與「非商業化」一直都是PTT的中心概念,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PTT才能如此一枝獨秀而與眾不同。

ADVERTISEMENT

而圍繞著PTT這個平台的,就是所謂的鄉民文化,其實「鄉民」一詞出自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帶有「愛湊熱鬧、跟著群眾起鬨」的貶抑意味,所以一開始主要是用來指恨板(又名黑特板,是一用來抒發不滿情緒的討論板)某部分過於活躍的板眾,不過歷經數年發展,PTT其他各板的使用者也逐漸認同這個稱號,紛紛以「鄉民」自居,而外界亦開始以「鄉民」來泛指PTT使用者。

 電影《BBS鄉民的正義》,便是取材PTT上所發生的真實網路事件並加以改編。

ADVERTISEMENT

流行的建構與解構

雖然PTT是架設在學術網路之上,一開始的使用者也多以學生族群為主,但是隨著規模日益壯大,目前會員人數已經可以用百萬為單位計算,討論板多達六千多個,同時間還可容納十幾萬人上線,相當驚人,而且鄉民來自國內國外,遍及社會各階層,每天PO在板上的龐大文章資訊量,也成為PTT的最大資產,只要有某些新聞或事件成為大家討論關注的話題,當中的詞語或句子便會迅速造成流行,形成特殊的次文化,這就是鄉民流行語的由來了。況且鄉民當中還不乏許多臥虎藏龍的能人異士,不管是善於爆料的深喉嚨,或是熟稔人肉搜索技巧的名偵探,過去有非常多的八卦消息都是由PTT首先流出的,所以也不難想像,為什麼記者總是在PTT上挖新聞了,而鄉民們創造出新的詞彙如「塊陶」、「踹共」,更藉由新聞媒體進一步推廣應用,形成魚幫水、水幫魚的局面,這些詞彙的背後,其實都代表了某種文化現象跟熱潮,有待神人加以紀錄整理,而這個人,就是PTT眾多鄉民之一的Ffaarr。

PTT上的「推齊」是由推文而來的特殊文化,每個推文者都以固定的格式規律排列,形成異口同聲的有趣效果。

ADVERTISEMENT

鄉民的百科全書

Ffaarr在《PTT鄉民大百科》書序當中就提到,「雖然PTT資訊豐富、具文化創意,但BBS平台上的資訊較不易保存和搜尋」,身為PTT資深鄉民及重度使用者的Ffaarr,登入資歷超過15年,幾乎可以說是跟著PTT一起長大的,為了保存PTT最菁華的鄉民文化,因此從去年1月開始,Ffaarr在部落格中收集並整理PTT的各種資料,其中有許多是根據自己身為鄉民的了解,有些則得力於前人費心整理的相關資料、懶人包,有些則是在撰寫過程中,翻閱各板文章記錄而成。

不過當中許多詞彙,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博學強記而沒能融會貫通,雖然都可以隨著流行而琅琅上口,卻不見得瞭解背後的概念,Ffaarr也從釋義、起源開始,並解說該語彙進一步的延伸意含,在PTT中各種有趣的流行用語,有些是PTT的鄉民獨創、並進一步影響網路及媒體;有些則源自PTT之外,卻在PTT流行,並添加新的用法或文化內涵,充分反映了PTT文化與外界的交流,本篇大部份內容即摘自Ffaarr所著之《PTT鄉民大百科》一書。

Tips:PTT鄉民百科粉絲團:

ADVERTISEMENT

Tips:PTT鄉民百科部落格:

由時報文化出版的《PTT鄉民大百科》,彙整收錄了PTT創站18年來的流行詞條,完整深探鄉民文化。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