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7 15:00

PC也要迷你化,Mini-ITX電腦變主將效能一樣強

ADVERTISEMENT

在這全新一年開頭,回顧2013年推陳出新的3C產品,你是否發現那股兩極化發展趨勢?當紅不讓的智慧型手持裝置,旗艦手機螢幕直逼小平板,平板一窩蜂轉向小尺寸發展。主機板廠積極推出Mini-ITX產品,而各式小型化電腦同樣受到歡迎,即便是玩家也大感興趣。

快速目錄:

ADVERTISEMENT

生活體驗改變產品樣貌

前些時候品牌電腦廠商經常標榜,其主機體積相當於數公升,還有和螢幕整合成一體的AIO,相較於傳統主機是多麼小巧不占空間。其實小型化電腦主機,說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10餘年前的日本即相當常見,更幾乎可視為現今迷你主機與All in One電腦的始祖。

ADVERTISEMENT

一個產品的樣貌,除了會受到生產技術限制外,往往也取決於多數消費者喜好。大家都知道,日本特別是大都會居住空間,和台灣環境比起來猶如鳥居。因此人們養成了物品收納巧思,廠商生產各式家電與3C產品,因應國情也會力求小型精緻化。故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普遍且受重用的電腦,主機樣貌改變相當多元。

 

▲Micro-ATX主機

ADVERTISEMENT

塞不滿何須笨重大空間

試想,為什麼還要死抱著龐大笨重的電腦主機呢?歸咎起來不外乎是想太多,廠商總習慣強調擴充力,經年累月下來深深刻印在大家心中。無論是廠商或所謂玩家老想著,主機板就是大張的ATX,才有一堆如PCI-E匯流排與SATA磁碟介面可擴充,機殼也是要大咖的才夠氣派,方可塞入許多硬碟之類裝置。

然而就筆者個人所見所聞,那怕是對電腦已經相當熟悉、依賴的人,還是容易被傳統思維牽著走。花費大把力氣組裝了台ATX主機,卻只安裝了顯示卡、硬碟、燒錄器,使用至報廢年限了不起是多裝了顆硬碟。其餘像是升級顯示卡或者擴充記憶體等,其影響通常為次要關係,可見這龐大電腦所謂的擴充力完全無用武之地。

應用型態改變帶動進化

現今晶片組內建功能包山包海,只要插上處理器與記憶體,其餘舉如顯示、音效、網路、USB等功能一應俱全。如Apple便當盒Mac Mini,以及Intel巴掌主機NUC,這些產品都是很好的新形態應用範例。除非你確定會安插數張介面卡,或者裝配許多硬碟等儲存裝置,不然我們有相當理由可以肯定,其實小型主機就夠多數人用了!

ADVERTISEMENT

小型豪華板接連出籠

除了購買品牌電腦,這年頭想要自組小型化主機,相較於早年實在容易許多。想構成小型化電腦,首要是得有合適的主機板,這將決定機殼基本大小。受惠於網路普及,現代資訊流通管道相當多元,間接敲醒了主機板廠商。他們不再像過去一味關著門,自行想像著消費者想要什麼,所推出產品卻背離真實需求。

回顧過去10年以來,想買張規格配置設計乃至於用料,都令人滿意的Micro-ATX板子難如登天,其中關鍵是都只採用低階晶片組。幾大廠現在終於開始強力切入耕耘市場,除了願意動用如Intel Z87之類晶片組外,更將ATX中高階甚至是旗艦產品的設計,移植至Micro-ATX和Mini-ITX產品線上。

像是華碩ROG系列,藉由MAXIMUS VI IMPACT首度跨入Mini-ITX,它具備華麗的供電迴路和用料,另有如mPCIe Combo II以及講究的音效模組等。至於稍早前,HTPC帶動起的其他裝置配備風潮,如無線網路與藍牙模組一樣不缺。這能令小電腦脫胎換骨,功能性向ATX大板子看齊,不再是以往低價、堪用的程度。

大電腦猶如史前遺跡

為了組建出理想的小型主機,有段時間流行將行動平台桌上型化,此舉連帶創造出Mobile on Desktop一詞。然而當年把玩難度是處理器取得不易,畢竟占筆電市場大宗的Intel,並未在台灣零售行動版處理器。即便在網拍能購買到ES版,合宜的主機板挑選也是個問題,因此屬於當年追求小型化,無可奈何的替代方案。

時至今日,小型化主機組件開始普遍了起來,處理器散熱要求也不再是個難題。至於行動版處理器的應用,則是轉往如NUC這般超迷你主機,還有AIO系統之類系統上,持續為大家帶來創新的應用模式。說穿了,Apple當年推出Mac mini令多少人為之驚艷,但要不是有Intel等廠商的製程技術創新,壓根兒不會有這類產品誕生。

▲Mini-ITX主機

製程驅動小型化風潮

性能動力核心靈魂處理器,涉入小型化平台的程度,隨半導體製程進步而逐漸加深。先進製程能改善漏電流問題,進而降低工作耗電量與溫度,亦能讓產品時脈再往上拉,帶來更好的效能表現。因此無論是使用桌上型或行動版處理器,都能享受到製程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以往的應用難處也迎刃而解。

約莫10年前,主流效能桌上型處理器TDP動輒100W起跳,發展至今主流入門型產品,TDP已經能控制在60W或更低值以內。以2大處理器龍頭廠,最新世代桌上型產品為例,系統閒置耗電量通常相去不遠,只有個位數之別而已。但是高負載運算時,AMD平台如APU動輒超過100W,Intel主流平台產品只有80W或更少。

雖然說TDP不等於真實耗電量,但是從過去到現在一路比較下來,可發現其耗電量確實改善許多。耗電量低是一體兩面,意味散發廢熱量相對較低,系統無須強力散熱處理,連帶降低了擾人的噪音問題。相對地,也不用購買太高功率電源供應器,能為荷包節省些花費。總和好處,就是產品能做得更小型化,又不損其應有表現。

精巧之餘也兼具效能

當系統基本平台搞定,有些人可能還執著在擴充性這回事上,我們究竟有多少東西可以安裝?無論應用類型為何,假使你想安裝獨顯大玩遊戲、裝配多顆硬碟搞磁碟陣列、或者安裝如電視卡、影音擷取卡,自然是不在適用範疇內。相反來看,既然都能用桌上型處理器來組建系統,是該重新檢視小型系統的應用價值。

前幾年小型化風潮正興起,各式零組件設計、功能、性能還沒有很到位,我們通常將它定義為文書機。現在處理器除了運算性能不斷提升,內顯也具有入門獨顯的性能,省略這組件能讓機殼體積頓時縮小很多。而固態硬碟價格也平實許多,亦有速度與容量兼具的固態混合硬碟可選,這些都是提升系統操作流暢度的利器。

買電腦可不是買保險

這樣基礎的系統平台,已經能夠應付大多數人日常應用需求,有必要塞進去的東西實在寥寥無幾。內接硬碟容量不夠用,乃至於讀卡機等需求,可藉由當前普遍配備的USB 3.0介面,連接各式外接儲存裝置來補足。嫌內建音效不夠好,現在更流行USB DAC之類方案,產品價位選擇性還比音效卡來得多元。

在此前提下,筆者想不出有什麼理由,不推薦大家下次組裝電腦時,何不也來搞小型化。試想一樣的性能與功用,體積卻只有傳統主機4分之1或更小,可以為桌面騰出多少空間。除了清爽看起來賞心悅目外,如果你習慣配置喇叭來聽音樂,少了大塊頭主機破壞音場,還能發現有提升聆聽體驗的效果呢!

品牌迷你主機

Micro-ATX甚至ATX機殼,雖然可以安插多張介面卡,以及4~8個不等數量儲存裝置,但其實多數人運用程度有限,多餘空間只是徒增機殼體積而已。小型化Mini-ITX機殼,儘管無法安裝介面卡,儲存裝置也以5.25吋1個、2.5吋至少1個為主,但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應用需求。至於像NUC這類超迷你產品,當前都是出自品牌電腦廠商之首,而且普遍只能安裝mSATA介面固態硬碟,故組建成本可能相對高一些。

 

Apple的iMac、Mac Mini並非技術創新設計產品,但是行銷手段相當高明,從使用者體驗角度切入,讓電腦不再只是電腦,而是可以融入生活之中。還想搞張書桌擺大電腦主機?讓一堆周邊裝置堆積如山嗎?其實你也可以選擇讓桌面變得清爽,甚至任何地方都能擺放它,不再需要傳統的電腦桌。

 

 

Asus Eee Box

Asus所推出Eee Box,是由Atom處理器構成Nettop平台,雖然效能只能算馬馬虎虎,但是萬元有找的價格相當吸引人,在迷你電腦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下一頁:CPU效能篇:跨平台比較解開等級迷思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