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1981 年,DOS 系統剛剛面世,那時候電腦沒有圖形介面,改變世界的麥金塔電腦仍未見蹤影。對了,甚至那還是一個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但是,報業界已在探尋電子出版的可行性。
那一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等數家報業巨頭聯合進行了一次電子出版的實驗性專案,向那些已經擁有電腦、而且知道網際網路為何物的高階使用者提供電子版的報紙訂閱服務。
ADVERTISEMENT
當時想享受這種便捷的服務主要有兩種途徑,一個是成為那家報紙的訂閱戶,然後在報紙中的一角找到「體驗」電子訂閱的優惠券,減下來寄到報館,一個禮拜後會有專人聯繫你;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成為 CompuServe (當時一個撥號上網供應商)使用者,那麼電子報紙便是其中一個增值服務。
其實個中理念和現在的數字發行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在那個年代,實行起來就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了。如果當時你有一部電腦,碰巧它內建了 modem,恭喜,你可透過一條電話線下載當天最新的報紙了。但是速度非常緩慢,大概每分鐘只能下載 30 字內容,也就是說一份報紙需要兩小時才能完整下載到你的電腦中。因此如果你看得夠快,你可以一行行跟著螢幕更新的節奏把最新一行的字讀完。
ADVERTISEMENT
然而如此原始的體驗還是它優勝的地方,雖然由於容量的原因,電子版報紙需要捨棄所有圖片和很多人喜愛的漫畫欄目,不過代表著廣告也不能倖免。因此你可以完全沉浸在閱讀新聞、專欄中,而且說不定你內心還有一絲暗爽,因為你會覺得自己已成為未來數位出版業的一部分。
提前成為小白鼠未來的一員代價當然不小,當時 CompuServe 撥號並不便宜,白天時段收費為 10 美元/小時(夜間收費折半),但下載一份完整的紐約時報卻需要兩小時。
不過報業界並不是為此賺錢。David Cole,這位當時《舊金山詢問報》數位發行的負責人告訴《連線》,那個年代提供數位內容時甚至沒有伺服器的概念,報社內負責上傳內容的是一部型號為 Systems Integrators 2130 的 IBM 相容機,它擁有 64K 記憶體,以及雙 25 MB 硬碟(其中一個負責備份)。
ADVERTISEMENT
而且先不論將報紙轉化為數位內容的成本,讀者的使用體驗並不好,因為除了高昂的設備和上網費外,在當時那細小的黑白顯示幕上看報,並不能吸引到多少人為此埋單。
最後,這個實驗性質的項目一年耗費了《舊金山詢問報》 15 萬美元——考慮到通貨的話,則幾乎是這個數字的三倍,但那一年收到的回報還不到零頭。當時在報社內,這個項目被認為是愚蠢、浪費報社資源的行為。
因此在一年後,這個報業界探索數位發行的試驗專案正式結束,壽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不過當時這個項目已被一個美國電視節目注意到,但是沒有人覺得電腦會威脅傳統的發行業,在節目中主持人這樣總結:用兩小時等一份報紙,每小時扣費 5 美元,相比那份在馬路邊賣 20 美分的報紙,可以說毫無競爭力。
ADVERTISEMENT
作為那些因數位化而丟了飯碗的舊媒體從業人員,說不定會很懷念那個年代吧。
最後,送上當年節目的片段,帶你回到屬於 1981 年的數位發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