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7 15:08

Facebook 豪擲 20 億美元併購 Oculus VR 背後動機分析

ADVERTISEMENT

Facebook 繼收購 WhatsApp 之後,再度迅雷不及掩耳出手,買下虛擬實境裝置商 Oculus VR,一時間許多人議論紛紛,不知道 Oculus VR 來歷的許多評論者,認為 Facebook 是錢淹腳目,錢多到沒地方花,才會以如此高價買下一個不知打哪來的公司,大概只是為了和 Google 也是以高價買下 Nest 拚場,輸人不輸陣;但熟知 Oculus VR 的產品 Oculus Rift 者,則看出 Facebook 的老謀深算與龐大的野心,這起收購案到底有何代表意義,就讓我們為您娓娓道來。 

在此之前,先來談談這個收購案的驚人之處。

 

ADVERTISEMENT

驚人之處之一:Oculus VR 創投股東可望獲利達近 20 倍!

Oculus VR 最初是誕生於群眾募資計畫,2012 年,它在美國龍頭網路集資網站 Kickstarter 上發表產品 Oculus Rift 的計畫,並開始群眾募資,最後於 Kickstarter 上募得 243.7 萬美元,但這部分屬於預售性質不算股權,而這次網路群眾募資後,也引起許多創投的興趣,因而另外於 2013 年 6 月舉行 A 輪募資,得到 1,600 萬美元,2013 年 12 月,又再度自創投取得 7,500 萬美元投資,合計創投總投資金額共 9,100 萬美元。

而 Facebook 則以 20 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它,也就是說,平均而言,每個創投股東獲利可能有近 20 倍!

驚人之處之二:Oculus VR 創立才 18 個月,產品還沒上市,甚至規格都還未定!

Oculus VR 最初在 Kickstarter 上發表的 Oculus Rift 原型機,使用 5.6 吋液晶螢幕,不過團隊精益求精,一募資完成,Oculus Rift 馬上開始升級,螢幕改為 7 吋,解析度為 1280×800 像素,原本以 125 赫茲的頻率追蹤頭部動作,後來以特殊韌體上調為 250 赫茲,之後一直推出新的硬體規格版本,至今尚未定案。

ADVERTISEMENT

在 2013 年 6 月的 E3 2013 上,Oculus VR 展示新原型機,解析度提升到 Full HD,頭部追蹤器追蹤頻率增加到 1,000 赫茲的 HD 版,業界本來以為這就是最終版了,沒想到過半年,到 2014 年 1 月的 CES 2014 上,又再度展出全新的水晶洞(Crystal Cove)版本原型機,在外表面分布許多 LED 亮點,以一個分離的小 USB 攝影機拍攝追蹤這些亮點,以取得頭部的絕對正確位置,大多數 CES 媒體試用者認為水晶洞版本的效果已相當完美,但是 Oculus VR 還不滿意,說還可能會更改設計,甚至 LED 燈點可能會移除,也不一定搭配 USB 攝影機。

 

ADVERTISEMENT

Oculus VR 到 2014 年 3 月的 GDC 大會上發表最終版本的開發工具版本,預定於 2014 年 7 月出貨,但給消費者的量產版本至今仍無人知道最終的硬體到底如何。

一個連產品都沒有,甚至連產品最終規格尚未決定的公司,Facebook 竟然用超過 20 倍的價格買下,這不是錢淹腳目、錢太多到處亂花,只為跟 Google 買 Nest 拚場,不然是什麼?如果只從表面看很容易得到這樣的結論,但 Oculus VR 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公司。

ADVERTISEMENT

團隊中高手雲集

要了解一家公司的能耐,或許可先從其人才庫看起,當資金到位後,Oculus VR 大舉徵才,有遊戲界 3D 教父之稱的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ck),原本為 id software 的靈魂人物,竟然自 id software 離職,委身擔任其技術長。約翰‧卡馬克一手打造知名遊戲系列《雷神之鎚》(QUAKE)、《毀滅戰士》(Doom),以及以此兩系列遊戲的根本:遊戲引擎 id Tech 引擎,遊戲產業之所以進入 3D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為主流的時代,可說就是他帶頭促成的。

Oculus VR 更從龍頭數位遊戲平台 Steam 的經營者 Valve,挖角資深虛擬實境專家 Atman Binstock 擔任架構長,他表示特別要來協助 Oculus VR 徹底消除部分使用者在 3D 環境中頭暈的問題。

回到產品本身,初見 Oculus Rift 的人,可能會將之歸類為一般的頭戴式裝置,過去許多廠商推出過頭戴式顯示裝置,大多都是遊戲大廠,包括任天堂、Sony,也多半以慘敗收場,這次 Oculus VR 推出 Oculus Rift,本來也是以遊戲應用為出發點,但與過去的頭戴式顯示裝置只強調 3D 顯示功能不同,Oculus Rift 內建頭部動作追蹤,結合 3 軸陀螺儀、加速度感應器,再加上地磁感應器,推算出頭部動作與面對的方向,即時改變顯示內容,讓使用者可以頭轉到哪就看到哪,也就是說,它開創了一種新的產品:體感虛擬實境裝置。

 

應用多元,教育、產業研發都看好

虛擬實境裝置的概念一出,各種應用排山倒海出爐,連 Oculus VR 自己當初也料想不到。Oculus VR 在推出之初,有想到教育訓練與兒童教育市場,目前更已經有許多教育計畫出爐,包括哈佛大學團隊的基沙大金字塔計畫(The Giza Project)等等,然而更重要的,是產業界的應用。

汽車大廠福特(Ford)就發覺 Oculus Rift 的潛力,在汽車設計過程中可能帶來相當大的助益,目前汽車設計的流程高度數位化,設計人員大多以 3D CAD 軟體進行車體設計,然而,在電腦螢幕上操作觀看 3D 模型,往往漏掉許多設計上的缺陷,或實際打造出來與電腦上看起來有落差,福特想到可以利用 Oculus Rift 改善此一問題,它取得 3 架 Oculus Rift 原型機,在底特律工廠建立一個虛擬實境新車設計的原型系統,設計師戴上 Oculus Rift 之後,以動作感應器捕捉他們的動作,就可以有如真的在看車一樣,四處探頭看車體設計的每一個細節是否需要調整,福特發現這樣的流程可以節省大量人力與金錢,打算將此原型機正式化以後推廣到其他生產線。

而美國太空總署 NASA 也看出了 Oculus Rift 的潛力,尤其是可再與其他體感裝置結合,NASA 結合微軟的 Kinect 體感控制與 Oculus Rift,讓操作者能以第一人稱視角遠距離操作機器人,未來可以應用在太空站、太空梭上,太空人以此系統操作無人機器人進行維修,取代危險的太空漫步。而這還不只適用於 NASA,包括各種危險工作,如軍事、救災、探測等等,都可以適用。

另類的即時互動工具

除了產業界的用途,還有無數人正在測試 Oculus Rift 的不同用法,例如,針對性別議題,有人推出以 Oculus Rift 虛擬變性,讓男生戴上 Oculus Rift,往下看時,卻播出女性身體的畫面,好像自己是女生一樣,女性使用者則看到男性身體的畫面,如此一來,可虛擬體驗兩性的生活,不論是想促進兩性彼此的了解,或是給想進行變性的人作為術前參考。

而這部份可能是引起 Facebook 注意的原因之一,因為像這樣的應用方式,無疑的也可以使用在各種社交互動上。

但是這並不是馬克・祖柏格將 Oculus VR 視為「稀有」購併對象,大手筆買下的主因,馬克祖柏格認為,它將是下一個主流數位運算平台,而這已經超脫出 Facebook 本業的社群網路應用,而是著眼如前述的教育、產業等應用。

未來,人們將可能以 Oculus Rift身 歷其境參與許多活動,除了參觀虛擬博物館,或前述的到金字塔一遊,也包括球賽、演唱會等娛樂活動,也包括買賣房屋、裝潢預覽等消費活動,更可能線上看診,或線上會議,以及各種產業應用。

若此未來成真,由於這些活動多數都會經過網路以雲端的方式進行,買下 Oculus Rift 的 Facebook 將有機會掌握絕大的網路流量,以及把持相當多雲端服務,而 Oculus Rift 也將取代一部分現有的行動裝置佔據消費者生活中的時間,因為使用頭戴式裝置時,就無法再同時看其他裝置,其結果,勢必是手機反而得整合到 Oculus Rift 之中,平板裝置甚至可能遭取代,若是如此,Facebook 有可能成為一統消費性電子產品,同時兼攬產業應用,又掌握雲端平台的可怕霸主。

Oculus Rift 為 Facebook 提供實現這樣龐大野心的入場券,因此馬克・祖柏格才將 Oculus VR 視為「稀有」的購併對象,當然,未來是否真能發展成真,還要看 Facebook 本身的努力,但獎賞甚大,值得一賭,這就是之所以豪擲 20 億美元面不改色的主因。

相對的,Google 也以看似不合理的高價買下 Nest,其目標是想藉 Nest 最終掌控數位家庭市場,也同樣讓許多投資人獲利 20 倍。兩者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此購併案,可以看出美國企業家對產業規劃的目光之遠、想像力之豐富、下手之大膽,而對創投投資人來說,才剛下注馬上翻本 20 倍,獲利之高、回收之快,這種機會也是美國以外絕無僅有的。先前《科技新報》報導美國富有家庭數創新高,超富者更增加近 6 成,美國富者為何激增,可說其來有自。

 

最後,我們來談這項收購案的驚人之處之三:創辦人年紀之輕!

一手開創 Oculus VR 的帕馬・拉奇(Palmer Luckey),今年年僅 21 歲。科技界可說才人輩出後生可畏呀。

▲  Oculus VR 創辦人 Palmer Luckey 年僅 21 歲(圖片來源:Oculus VR 官方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 TechNews 科技新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