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pple家族全到位,新款再等下半年
儘管現在已經有不少新款iPhone的消息傳出,但還僅只於謠言,大約得等到下半年才有明確的訊息,目前不管是iPhone、iPad、MacBook、iMac等等,在規格上沒有太大的變動,不過作業系統部分,都已有小幅度的更新。
iPhone 5s及iPad Air熱門
在手機部分,iPhone還 是 以iPhone 5s及iPhone 5c為主流,容量有16、32、64GB三種可以選擇,且各大電信業者也都有針對iPhone 5s及iPhone 5c推出綁約的資費方案,若想採買空機也可在展場上搜尋,但價格部分並不會有與官網有太大的差異。
至於在去年底於臺灣上市的9.7吋iPad Air,以及7.9吋的iPad mini Retina,分別有16、32、64、128GB四種容量可以選擇,並還分為Wi-Fi與Wi-Fi加Cellular版本,而iPad Air最低階的16GB、Wi-Fi版本為15,900元,最高階128GB、Wi-Fi加Cellular的版本為28,900元。此外,在去年9月之後買的iOS 7裝置,皆可免費下載iWorks,包含iPhoto、iMovie、Keynote、Pages與Numbers,也省一筆軟體的費用,而通常在採買iOS裝置後,所添購的配件才是一筆驚人的費用。
ADVERTISEMENT
MacBook全系列新平台
若打算更換MacBook,目前最新的MacBook Pro與MacBook Air系列,都已經採用Intel Haswell平台,雖然鋁合金的外型設計與過去沒有差異,但在效能與續航力上都較過去提升許多,而被謔稱垃圾桶的Mac Pro,也已經在官網上開賣,售價在99,900~132,900元間。當然,這些產品在展場上也許不見得會有便宜的價售,但若經銷商有滿額活動等,倒是可以精算後購買。
▲雖然iPhone 5c較iPhone 5s便宜,但目前iPhone 5s還是較受歡迎,至於新款iPhone得等到下半年才能確切的訊息。
ADVERTISEMENT
▲9.7吋iPad Air與7.9吋的iPad mini Retina,內搭相同處理器、螢幕解析度相同,最大差別就只在螢幕尺寸及重量。
ADVERTISEMENT
▲換上Intel Haswell處理器的MacBook Pro,除了效能提升之外,續航力也由原本的7小時提升到9小時。
Android手機三大品牌對決iPhone
大螢幕、指紋辨識多工性手機
在春電展攤位上,有HTC、Samsung、Sony、iPhone 等主流手機大廠的攤位之外,每一次春電展三大電信的攤位都很大,絕對難以忽略它們的攤位,且電信廠商代理眾多品牌手機,如果想趁綁約時換新機,這時續約換新機是可以多撈到一點好處的時候。
大螢幕機種受青睞
5 吋手機已經不能稱為大螢幕機種, 6 吋以上機種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大螢幕的好處頗為見仁見智,勢必犧牲攜帶性,不過大螢幕換來的閱讀性,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且是眾多廠商都有興趣推出的機型,光看傳言不斷的下一代 iPhone ,直指更大螢幕的設計,都已經是不變的趨勢;不過大螢幕也不一定是高階機種,有許多中高階選擇,如果只是要大螢幕,卻不需要頂級效能,也能找出非常多選擇。
ADVERTISEMENT
新品牌、低價機種備出
雖然品牌以及設計還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不過近期有不少大陸品牌或是本土廠商推出低價機種搶市,最有名的就是小米手機,低價以及飢渴行銷,造成每一波線上銷售都秒殺,已經是非常好的行銷範例!還有部分大陸手機品牌低調搶進,以及冒出不少新的手機品牌、電信業者自有品牌,各種款式、大螢幕、高畫素、低價手機選擇性相當豐富,消費者能選擇的產品類型變得非常多;而在定價、產品區隔也越加細緻,已經不是旗艦當道、高價就是唯一選擇的時代。也沒有一個手機是所有功能都強,如何挑選適合的機種,考慮需求的優先順序會更重要,不僅能讓你用得更開心,也能幫你省下不少錢。
▲最近各大廠紛紛推出新一代旗艦機種,想要搶先體驗,也是個好時機,不過是等不到新款iPhone了。
▲搭載大螢幕的機種越來越受歡迎,而且女性使用者為數也頗眾多,是一股新機趨勢。
▲近期平價手機也很火熱,款款秒殺的小米手機,也可以去資訊展攤位碰碰運氣。
全片幅邁向普及、高階規格下放
內建 Wi-Fi 、可翻轉螢幕、中階機種也高規
微單眼的規格幾乎與單眼相差無幾,已經不太需要以微單眼還是單眼作為機種區分,高階規格塞進中階機種也都是很平常的事,對一般日常生活拍照需求的人,只要購買中階規格機種,就已經很夠涵蓋所有拍照需求了。反倒是一般消費機,沒有太大的吸引人之處,就很容易被淹沒於機海之中,不過平價的消費型相機規格也悄悄的越來越強大。
中高階機種選擇多
為了拉開與低價消費機的差異,高階機種的規格越墊越高,全片幅塞進小機身、中價位的全片幅機種,比比皆是,如果迷信單眼比較厲害或是頂級旗艦機種,可能會花了很多冤枉錢;現在不論微單或單眼的中階機種,都已經具有專業、高階水準,有各種急速對焦、連拍速度超快的機種,再加上配置很全面的 Wi-Fi 、可翻轉螢幕等功能,已經非常夠用,就算要挑戰難度較高的低光環境,也有足夠的高 ISO 、夜景模式可用,規格上完全不需要擔心。
入門款式微,但規格更形完整
中低價位現在有點式微,許多人都以手機取代入門相機,市場上可見的薄型消費機數量也越來越少,反倒是小鋼砲類型的高倍變焦機種數量越來越多,這類型擁有光學變焦能力的相機,還是其他可拍照的裝置不能取代的優勢,可以看得比較遠、影像減損的情況較不明顯,雖然不是平日帶出門的隨身配備,但卻是出國、出去玩的必備裝備;而中低價位的隨身型相機,現在越來越見流血競爭,數千元的機種,卻能看到所有你想要的功能, Wi-Fi 、觸控螢幕、廣角、高倍變焦,只差感光元件不大之外,幾乎你想要的都有,與手機拍照相比,還是有投資買一台的必要。
▲中階與高階的價格有一段落差,但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只有部分規格的落差,已經可以用中階價格買到高規格機種。
▲5萬元上下的價格,就能買到過去旗艦規格的相機,而且還是專業等級的全片幅機種。
▲中低價位機種變少,但規格卻一點都不見萎縮,幾乎加入所有主流配置,也只要數千元的機種很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