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ADVERTISEMENT

3dfx:煙火般燦爛的3D先行者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說到顯示卡的歷史,超過一半的老玩家應該都忘不了當年的3dfx,該公司燦爛而短暫的一生帶給玩家不少的驚奇。甚至截至今日,還有不少人在討論若當年3dfx沒有下錯決策、沒有被併購,今天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景。這就讓我們來回顧這間傳奇公司短短6年的一生,以及各時期的經典產品。

做晶片從找人才開始

3dfx(3dfx Interactive)最初是由Gary Tarolli、Scott Sellers、Ross Smith、Gordon Campbell等人成立於1994年,其中不少人是SGI(Silicon Graphics, Inc.)的同事,後來因為對於繪圖晶片有興趣而創立了3dfx。當時正是位於2D與3D的交錯時期,一開始3dfx只是顯示晶片供應商,而後併購板卡製造商STB(當時與Diamond齊名),成為設計與製造一條龍的廠商。

晶片開發並沒這麼簡單,創立初期網羅了不少的人才,1995年加入了第五名員工Brian Hook。Brian Hook在3dfx歷史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即便他僅僅在該公司待了1年左右的時間,但他開發了重要的API也就是Glide,後來在接下來的2年多時間中,Glide在市場接受度都領先DirectX,但為什麼現在沒人聽過Glide呢?這又是個很長的故事,待會再說給大家聽。

Brian Hook離開3dfx後在NVIDIA、Trident、SGI(開發OpenGL)等公司待過一段時間,後來則到了偉大的遊戲公司id Software工作,後來開發了Quake 2與Quake 3,這段時間也是3dfx最興盛的時期。

口述3dfx歷史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由左至右分別為Gary Tarolli、Scott Sellers、Ross Smith、Gordon Campbell,皆為3dfx創立初期的重要推手。

85%占有率的Voodoo

時間到了1995年3月左右,3dfx放出消息將要推出自家第一款產品Voodoo(巫毒)顯示晶片,同時也獲得創投公司給予的數萬美元資金。同年11月,超過50個遊戲製作公司,包括EA(Electronic Arts)、製作柏德之門與異塵餘生的Interplay、Sierra Entertainment等宣布支持Voodoo。且當時美國第二大顯卡製造商Orchid Technology(後被Diamond併購),也表示要推出第一款Voodoo卡,這些都讓Voodoo聲勢獲得不小的提升。

後來在1996年,3dfx與Alliance宣布共同合作且支援Direct3D,但後來推出的Voodoo Rush是個不小的災難,稍後再來說這段故事。年底左右3dfx與製造商Diamond結盟,到3dfx併購STB之前Diamond一直是有力的盟友,Diamond推出的第一張Voodoo卡則是Monster3D。

附帶一提,1995年底3dfx員工增加到40多位,此時加入的Brian Bruning正是後來Tomb Raider、GlQuake的重要推手。當時遊戲廠商對於Voodoo專用API Glide相當陌生,推廣API變成相當重要的工作,能夠讓Voodoo後來獲得廣大迴響,API與推廣者的功勞也不可沒。隔年1996年E3電玩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sition)上,3dfx展示了15款支援Voodoo的遊戲,包括當年推出的大作古墓奇兵(Tomb Raider)。這時候3D浪潮才真正襲來,也讓遊戲進入新的里程碑。此時是1996年,也正是Voodoo卡正式與玩家見面的時間點,同時宣布3D時代的到來。

當年3dfx光靠Voodoo就取得85%顯示卡市占率,現在看來似乎有點難想像,對比到2014年的今天,幾乎等同是AMD加上NVIDIA所有顯示卡的占有率,別忘了Voodoo只靠自己1張卡就完成這創舉,而不是靠著為數眾多的家族產品。但當年2D顯示與3D加速是採用分離的形式,這也是3dfx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畢竟與當時2D大廠如S3、Trident、Tseng Labs沒有直接衝突,3D子卡的方式也造成空前的轟動。

1996年10大遊戲

1996年的遊戲與現在落差很大,但當年從2D轉3D的震撼也不是現在玩家所能體會。Doom、Tomb Raider、Diablo、The Elder Scrolls II、Duke Nukem 3D、C&C Red Alert、Quake等都是當年度推出的作品,其中不少也是3D初期的重要遊戲。

Voodoo遊戲畫質比較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沒有硬體加速)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硬體加速)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Voodoo卡在Quake 2的3D加速效果,若是動態效果感覺會更加明顯,這讓Voodoo卡幾乎在當時成為遊戲與裝機的指標。圖片來源:知乎

Voodoo Rush悲劇的整合性

上次的連載中我們有提到,當年的PC顯示包括2D與3D,2D顯示卡是做為一般使用的顯示,3D加速卡則是強化3D遊戲的表現,Voodoo則是最具代表性的3D加速卡。此時期仍未整合2D與3D,第一款整合的顯卡是S3推出的ViRGE/325,但實際3D的效能真的就是「笑能」,然而3dfx在整合這塊也不是做得很出色,似乎也沒有笑別人的資格。

先前說到3dfx與Alliance合作,Alliance是製作傳統2D顯示卡的廠商,當年雙方在1997年共同合作推出Voodoo Rush。Voodoo Rush上整合了Voodoo的3D加速晶片與Alliance的2D顯示晶片Semiconductor ProMotion AT25,然而控制晶片為了提升Alliance顯示晶片的相容性,不得不修改部分指令。如此一來,二合一的結果通常都是「1+1<2」,Voodoo Rush的2D顯示效能略低,而3D加速功能又為了2D顯示而做出某些退讓,效能與相容性不如原生的Voodoo,而且相容性問題相當嚴重,甚至部分支援Voodoo加速的遊戲,裝了Voodoo Rush竟然不能啟動3D加速功能。還好過了不久Voodoo Rush就被經典的Voodoo 2所取代,結束其短暫且過渡性的一生。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Rush是3dfx首度嘗試整合2D顯示與3D加速,但為了相容性犧牲許多效能,普遍反應並不好。圖片來源:VGA LEGACY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Rush使用的2D顯示晶片與Alliance ProMotion AT25使用的相同,也是雙方合作的開始。圖片來源:Videocard Virtual Museum

傳奇經典Voodoo 2

1997年底推出的Voodoo 2與Voodoo相同,都是純3D加速的顯示卡,因此還需要搭配2D輸出才能使用。Voodoo 2規格上有明顯的提升,像是核心與記憶體時脈從原先的50MHz提升到90MHz,顯示記憶體容量也從Voodoo的4MB增加到8或12MB之多,像素填充率亦提升到90MPixel/s。相較於Voodoo的規格Voodoo 2有大幅度的增長,同時也一掃Voodoo Rush整合不良的頹勢。

從外型上可以看出Voodoo 2的奇特之處,PCB上共計有3顆3dfx晶片,是採用「2+1」的架構配置。上面2顆型號500-0010-01是材質貼圖晶片(Texture Mapping Unit,簡稱TMU),下方的500-0009-01則是多邊形生成晶片。透過這種特殊的三晶片架構設計,由2顆材質貼圖晶片讓Vooodoo 2具備當時唯一的單週期雙材質貼圖(Single Cycle Dual Texels)能力,是Voodoo運算效率的2倍。附帶一提,當年NVIDIA的RIVA TNT亦有類似的技術,而雙方當年也為此對簿公堂。

除了Voodoo 2使用特殊的架構設計外,最著名的莫過於支援SLI技術。不懂的人可能會問:SLI不是NVIDIA的技術嗎?非也。最早使用3D加速卡串連的是3dfx的Voodoo 2,當時的技術名稱就是SLI。但最終3dfx被NVIDIA所收購,自然也就沒有侵權的問題,但3dfx當時SLI是Scan-Line Interleave的縮寫,而NVIDIA的SLI則是Scalable Link Interface的縮寫,兩者並不相同。

當年3dfx的SLI同樣是透過排線連接2張Voodoo 2,當年是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螢幕的年代,2張顯卡會分別運算螢幕的奇數掃瞄線與偶數掃瞄線,最後將影像合併輸出成你看到的畫面。當時SLI運算效率約等於單張Voodoo 2的1.6~1.8倍,能組建SLI平台也是頂級平台的代表。數年後,不少玩家趁著低價收購多張Voodoo 2,實現當年無法滿足的夢想。

到了1998年,3dfx想要整合2D與3D的夢想還沒結束,又推出與Voodoo 2相同核心的Voodoo Banshee。這次整合性改善許多,相容性問題也得以解決。不過相較於Voodoo 2,Voodoo Banshee在設計上只有1個TMU,雖然3dfx號稱Voodoo Banshee效能領先Voodoo 2約15%,但不少玩家還是寧願選張出色的2D顯示卡搭配Voodoo 2,而非選擇Voodoo Banshee。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2共有2+1顆晶片,上面2顆型號500-0010-01是材質貼圖晶片,下方的500-0009-01則是多邊形生成晶片,貼圖處理效率是先前的2倍。圖片來源:VGA LEGACY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Banshee是3dfx第二次嘗試整合2D與3D,表現優於先前的Voodoo Rush,但反應還是不如Voodoo 2熱烈。圖片來源:VGA LEGACY

慘烈的SEGA合作案

Voodoo 2開發前後這段時間,3dfx做出了導致它滅亡的因素之一,那就是與SEGA合作開發遊戲機,也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Dreamcast,該計畫名稱為Black Belt。了解時代背景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當時情況瞬息萬變,不僅是硬體設計,連API都處於戰國時代。但3dfx花了整整1年多的時間合作開發遊戲機,更致命的是後來整個計畫還泡湯,甚至SEGA與3dfx從合作關係變成打上法院,案件最後庭外和解收場。

當時SEGA很妙,開發案不只找1個團隊設計,而是分別找了美國與日本團隊競爭次世代主機的設計權。其中美國團隊找來的是3dfx,日本團隊則是選擇NEC與VideoLogic。事件的引爆點是3dfx準備在美國上市它們的股票,根據規定,即將上市的公司必須將所有相關的營業證明、狀況,提供給美國證交所才能訂定股票市值。而3dfx也很老實地將仍在保密階段的SEGA合作協議書,一字不漏地上傳給證交所,這份文件至今還能在網站上看到。

雖說規定是要將所有資料繳交出去,但聰明的公司都會用些手段,巧妙地隱藏仍不能曝光的協議或合作。SEGA一怒之下只能選擇日本團隊的方案,並將研發代號更改為Katana,最後完成的Dreamcast就是使用NEC的Power VR2顯示晶片,也讓我們無緣看到3dfx在遊戲機上發光發熱。然而看到後來Dreamcast的行銷策略,以及主機的銷售量僅1100萬台,就算合作成功對於3dfx或許也無法有太大的幫助。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Dreamcast是SEGA相當重要的次世代主機,而3dfx為了搶攻這個市場,也參與主機顯示晶片的研發,但最終SEGA還是採用NEC的解決方案。

吃老本的Voodoo 3

1999年,3dfx終於又推出新的產品,也就是採用Avenger(復仇者)架構的Voodoo 3,但這次的表現讓不少玩家失望。簡單來說,Voodoo 3的設計並非多麼厲害,是透過半導體製程的精進,將2個Voodoo 2的核心封裝成Voodoo 3使用的335-0017-011核心。你會說,Voodoo 2不就是2+1顆晶片,那麼封裝在一起變成Voodoo 3會比較厲害嗎?答案是有比較厲害,但對手更厲害。Voodoo 3並非像Voodoo 2是純3D加速卡,它簡單來說是Voodoo 2加上Voodoo Banshee的超頻版,支援2D顯示與3D加速。但嚴格來說,它並未有大幅度的革新,又不支援32bit色深與AGP texture,簡直是致命傷。更重要的是,你可能在市場上還買不到Voodoo 3。

原因在於同個時間點,3dfx收購了與Diamond齊名的STB板卡廠,讓自己從晶片供應商變成板卡製造商,同時也打壞了與Diamond等合作夥伴的關係,反將這些夥伴推給了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NVIDIA。這也造成市場上Voodoo 3長達半年沒人供應,直到中後期才逐漸解決。3dfx會想收購STB的原因,有一說是為了掌控出貨顯示卡的品質,不讓玩家買到品質不良或Cost Down的產品。但如此一來,不僅把夥伴推出去,更讓Voodoo 3成本增加,Voodoo3 3500效能還打不過NVIDIA的RIVA TNT2 Ultra。

此外,在這段時間的災難還不僅於此,3dfx堅持不開放Glide的API授權,又不積極支援Direct3D,導致又無心樹下微軟這個大敵。API問題也是引導3dfx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只能說3dfx想做的事情太多、夢想太大,卻不見得有力量去完成。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3的子型號非常多,包括Voodoo 3 1000、Voodoo 3 2000、Voodoo 3 3000、Voodoo 3 3500等,此為Voodoo 3 2000的產品圖片。圖片來源:VGA LEGACY

遲來的Voodoo 4與火爐Voodoo 5

3dfx在推出Voodoo 3之後,也了解到自己在產品上的弱勢。因而決定將開發團隊一分為二,其一改良Voodoo 3核心,也就成了後來的Voodoo 4與Voodoo 5。其二則是直接衝下一代的硬體T&L(Transform & Lighting)架構,後來這部分在被NVIDIA併購之後,幾乎成了NVIDIA的5000系列。而NVIDIA的5000系列中,型號上的GeForce FX,例如GeForce FX 5800,有一說其「FX」就是紀念被併購的3dfx。

雖然型號上Voodoo 4先於Voodoo 5,但實際上Voodoo 4在2000年10月才發表,而Voodoo 5則是2000年6月。兩者推出時間差距數個月,但都曾在2000年的CeBit上亮相過。不過當年3dfx因為財政因素,在1月份就裁員20%,也讓外界對於3dfx的信心大減。

Voodoo 4與Voodoo 5的規格簡單而言,就是把當初Voodoo 3應該有的功能加回去,像是32bit色深、AGP texture、24 bit Z buffer等功能,或許Voodoo 4早幾個月推出就能延長3dfx的生命。但過於昂貴的價格與糟糕的SLI驅動程式,讓人卻步。更致命的關鍵是,Voodoo 4與Voodoo 5都不支援硬體T&L,規格已無法與主流產品對抗。

至於Voodoo 4與Voodoo 5到底差在哪?簡而言之Voodoo 4是單晶片版本,而Voodoo 5是多晶片版本,兩者皆使用VSA-100核心。Voodoo 4共有3款已知的型號,分別為Voodoo 4 4200(未發表)、Voodoo 4 4500、Voodoo 4 4800(未發表)但都使用1顆VSA-100晶片。而Voodoo 5則共有Voodoo 5 5000(未發表,2顆VSA-100)、Voodoo 5 5500(2顆VSA-100)、Voodoo 5 6000(未發表,4顆VSA-100)。其中4晶片設計的Voodoo 5 6000是逸品中的逸品,當年全世界只有流出50張工程版樣品,其中一張2001年更是在eBay上標出2,150美元的價格。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4是採用VSA-100核心,皆為單晶片設計,此為Voodoo 4 4500的產品圖片。圖片來源:3dfxzone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5都是多晶片設計,此為Voodoo 5 5500搭載的是2顆VSA-100核心。圖片來源:VGA LEGACY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Voodoo 5 6000是3dfx最夢幻的產品,共計使用4顆VSA-100,理論效能遠勝當時同級產品,但未到量產3dfx就面臨解散。最終Voodoo 5 6000共計有50張工程版流出至市面上,曾在eBay拍出2000美元以上的高價。圖片來源:iamretro.gr

3dfx王朝的殞落

Voodoo 4與5的推出時間過晚,且已無力對抗當時的競爭產品。雖然後期3dfx釋出不少善意,像是終於開放Glide的API原始碼,且最終3dfx也要加入OpenGL陣營,但為時已晚。壓死3dfx的最後稻草是收購GigaPixel,當時3dfx聽到風聲說微軟的Xbox可能採用GigaPixel的顯示晶片,因而下重本收購該公司。但最終微軟與NVIDIA簽訂合作協議而非GigaPixel,非但沒有拿到訂單,更讓手邊沒有現金可運作。

2000年開始3dfx收益大幅下滑,年底關閉了墨西哥的製造工廠,又從製造商身分變回晶片供應商。2000年12月在COMDEX(COMputer DEaler's eXpo,電腦經銷商博覽會)上,3dfx曾宣布要停止開發Voodoo 5 6000,並將重心轉移至OEM市場。但沒幾天,NVIDIA宣布收購3dfx的晶片、專利、品牌,最終在2001年1月曾受到萬人景仰的3dfx宣布破產,同年4月NVIDIA完成併購,曾經輝煌過的3dfx王朝就這樣消失在顯示卡的歷史長河中。

3dfx失敗的4個主因

有人說:「3dfx有太多活命的機會,都錯過了」,雖然我們事後諸葛來探討3dfx失敗的主因有些不夠厚道,但3dfx終究是消失了,或許是嘴砲,但聽聽3dfx快速崛起、迅速垮台的主因也不吃虧,有人歸納出4點關鍵的因素,就讓我們一一看起。

首先是3dfx過於重視硬體設計,而在驅動與API方面相對封閉。其使用的API也就是Glide早期相當受到歡迎,甚至還領先當年的Direct3D頗長的時間,但Glide在約3.x版本之後就鮮少更新,導致雙方差距越來越小,以致後來被Direct3D甚至OpenGL趕上。3dfx是間硬體設計相當強大的公司,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不太重視軟體發展。如果當年3dfx開放Glide原始碼,加上推動遊戲的Glide認證制度,透過遊戲綁硬體的方式,搞不好還能活更長的時間。

驅動程式則是另一個問題,有不少廠商包括某些時期的NVIDIA與AMD也都是如此。新卡發表初期,3dfx驅動程式完成度通常都不高,硬體設計超前軟體導致空有能力卻發揮不出來。Voodoo 3就是相當好的例子,最前跟最後的版本效能相差40%,如果一開始驅動就能到位,會讓產品更具競爭力。部分人也認為,因為效能逐漸被開發出來,使得玩家沒必要升級新產品,光靠升級驅動程式就能獲得效能提升,誰還要買新卡?並不利於零售市場的發展。這或許就像早期的大同電鍋,買了就用一輩子,廠商實在沒賺頭。

為了遊戲機延誤時機

先前有提過,3dfx在顯示卡重要的轉型時期,花了很多的時間在SEGA的次世代主機研發案,這可能是導致失敗的第二個因素。這段過程先前有提過,不僅沒拿到訂單,更錯失研發的關鍵時間點,讓競爭對手有喘息的機會。隨後推出的Voodoo 3又被批為是吃老本,讓原本在3D加速領域領先的3dfx逐漸被人追上,甚至是超越過去。

第三個與第四個因素同樣都是併購案,先是收購製造商STB,後來則是為了Xbox訂單收購GigaPixel。收購STB雖然有助於控管自家顯示卡的品質,但無形中也等於是與合作廠商爭利,導致原先合作愉快的Diamond等廠商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不只讓自家產品成本提升,連玩家都買不到顯卡。

而至於收購GigaPixel賭的就是微軟的態度,可惜Xbox最終決定採用NVIDIA的解決方案,花了大錢收購卻無法達到應有的效益。流動資金多數都被用於併購,最終讓3dfx被NVIDIA低價收購。如果當年3dfx能更專注於本業,或許能讓自己活得更長久。但投資本身就是場賭注,若當年賭贏了,或許今天3dfx就能在顯示卡與遊戲機市場雙雙稱霸。大家今天用的顯卡不會是GeForce或Radeon,而是Voodoo卡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顯示卡30年發展史2:老骨頭ET4000、3D先行者3dfx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

魯蛇實驗室
作者

戶田惠梨香 新垣結衣 長澤雅美 吉高由里子 志田未來 北川景子 香里奈 竹內結子 北乃紀伊 菅野美穗 黑川智花 宮崎葵 夏帆 貫地谷詩穗梨 石原里美 有村架純 井上真央 真野恵里菜 能年玲奈 深田恭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Max
1.  Max (發表於 2014年8月07日 21:41)
啊..........這些顯示卡,都是當時把玩過的記憶了.......
翎翊
2.  翎翊 (發表於 2014年8月13日 12:31)
想當年RO剛推出的時候在設定值還有Voodoo加速卡的選項可以勾<( ̄︶ ̄)>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