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跨品牌合作關係確立
AMD依舊採取品牌策略合作模式,也就是本身並未從事產品開發、設計,而是偕同合作夥伴客製化產品,並掛上自家品牌來銷售。在先前的記憶體模組上,可發現舉如Patriot等策略夥伴品牌資訊,至於新登場的Radeon R7 SSD系列,則是清楚可見來自OCZ。產品正式解禁時,雙方皆各自發布這項策略合作訊息,對外傳達彼此緊密配合的關係式。
Radeon R7 SSD是以OCZ去年所推出,消費性旗艦機種Vector 150為基礎,針對AMD所規劃產品定位、應用導向,修改調整部分規格而來。兩者間存在些許差異,OCZ自家也沒有完全相對應產品,因此並非只是單純貼牌而已。在此合作關係下,消費性旗艦仍為Vector 150,居次的Radeon R7 SSD主打遊戲玩家,Vertex 460則以主流市場為導向。
ADVERTISEMENT
定位居中但控制器不變
既然Radeon R7 SSD是出自OCZ之手,那麼自然而然,是使用和孿生兄弟一致的Barefoot 3控制器。兩者配置版本同為IDX500M00-BC,據悉運作時脈為397MHz,反觀Vertex 460所採用IDX500M10-BC版本僅352MHz。高時脈版本資料處理效率好上一截,差異將反應隨機存取等面向,是為OCZ區隔控制器定位的手段。
在Toshiba完成OCZ併購案後,OCZ品牌不僅得以續存,更全面改採用母集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產品。Radeon R7 SSD配置不外乎如此,但是與Vector 150相較下,料件更動換上最新A19nm世代Toggle 2.0製品。受測樣品機為240GB版本,共使用16顆型號TH58TEG7DDKBA4C的顆粒,單顆容量16GB屬於2CE堆疊、BGA腳位封裝類型。
實際就手邊Vector 150存檔資料來比較,儘管兩者印刷電路板打印版號不同,但是整體線路布局與元件配置近乎完全一致,顯然AMD客製化需求是無須動到硬體電路層。此外,AMD方面也並未調整OP(Over Provision,預留空間)配置,因此實體可用容量損約為7%,產品標示容量分別是120、240、480GB。
ADVERTISEMENT
▲從電路板完整布局來看,Radeon R7 SSD是從Vector 150完全移植過來,除了快閃記憶體更換料件外,其餘部分並未經過客製化修改。較早推出的Vector 150,是搭配Toshiba第一代19nm製程顆粒,Radeon R7 SSD則是換用稱為A19nm的第二代產品。
TBW設計規格大幅調降
Radeon R7 SSD既為Vector 150攣生兄弟,定位卻屈就於它之下,必然有些不尋常的地方。依據官方規格資料來看,關鍵差異在於設計耐用度有別,以致TBW(Total Bytes Written)出現落差。Vector 150設計為50GB/日、5年保固、91TBW,Radeon R7 SSD則下修至30GB/日、4年保固、43TBW,雙方寫入耐力相差20GB/日、48TBW。
ADVERTISEMENT
這意味Radeon R7 SSD理論耐用度,可能亞於Vector 150一大截,但真實影響性未必如字面上那樣高。因為眾多消費性機種,常見規格為20~40GB/日不等,超過40GB/日通常為旗艦產品。Radeon R7 SSD畢竟是針對遊戲應用設定,寫入資料量不至於達到巨量等級,即便韌體層設定做出局部取捨,這設計規格仍然合理。
▲CrystalDiskInfo:產品名稱特定修改為AMD,但是OCZ自家軟體一樣並不支援DevSleep。
ADVERTISEMENT
寫入速度優於讀取表現
撰稿期間,AMD台灣正式價格尚未釋出,只能參考美國建議售價,240GB版本163.99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927元。只要台灣定價沒有異常高,依據零售通路市場常態而言,預估正式開賣價格將在4,500元上下,相近價位競爭產品包含OCZ Vertex 460、Samsung 840 EVO、Plextor M5 PRO等。
以下取Vector 150、Vertex 460、M5 PRO一同比較,得留意比較組產品為存檔數據,基於測試平台、設定組態些許差異因素,只適合用於參考而非當作絕對值。筆者過去在Vector 150、Vertex 450等幾款產品身上,發現寫入甚至優於讀取的傾向,Radeon R7 SSD繼承了這特性,許多數據和競爭產品相反。
無論是在ATTO Disk Benchmark或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這情況都相當顯而易見,其最高讀取速度平均不超過500MB/s,難以和時下動輒飆破530MB/s的產品相抗衡。然而寫入方面卻顛倒過來,最高達到520~530MB/s之譜,能與之匹敵的產品頓時少了許多。礙於沒有其它品牌相同控制器產品得以比較,難以評估這是控制器特性,或韌體調校因素導致。
存取性能表現 |
AMD Radeon R7 SSD |
OCZ Vector 150 |
OCZ Vertex 460 |
Plextor M5 PRO |
|||||
讀取 |
寫入 |
讀取 |
寫入 |
讀取 |
寫入 |
讀取 |
寫入 |
||
ATTO Disk Benchmark Neither (單位KB/s) |
4KB |
119758 |
138313 |
119332 |
137284 |
111606 |
133003 |
83492 |
53248 |
512KB |
475107 |
521233 |
475107 |
476160 |
433960 |
453876 |
473014 |
410272 |
|
8192KB |
535532 |
530242 |
518715 |
510091 |
510091 |
507679 |
522502 |
444219 |
|
CrystalDiskMark 1Fill (單位MB/s) |
Seq |
498.4 |
525.5 |
497.6 |
495.0 |
475.4 |
489.8 |
484.3 |
425.1 |
512KB |
400.4 |
520.7 |
397.0 |
481.0 |
387.3 |
478.4 |
380.3 |
407.9 |
|
4K |
30.56 |
145.1 |
22.01 |
143.3 |
21.90 |
140.5 |
25.55 |
101.6 |
|
4K QD32 |
384.2 |
377.8 |
360.6 |
370.0 |
339.9 |
362.4 |
341.9 |
283.9 |
|
ATTO Disk Benchmark I/O Comparison Random (單位KB/s) |
4KB |
116992 |
139337 |
116110 |
134812 |
109039 |
130608 |
120776 |
112164 |
512KB |
446329 |
519971 |
444702 |
475207 |
406186 |
452968 |
430974 |
447392 |
|
8192KB |
490293 |
530242 |
470993 |
510015 |
463162 |
506596 |
450611 |
451694 |
|
CrystalDiskMark隨機亂數 (單位MB/s) |
Seq |
494.5 |
525.5 |
497.3 |
482.5 |
465.9 |
477.9 |
486.6 |
422.0 |
512KB |
406.5 |
520.4 |
381.8 |
454.2 |
377.5 |
451.1 |
382.7 |
408.5 |
|
4K |
30.53 |
144.9 |
22.07 |
143.3 |
21.93 |
140.4 |
25.54 |
102.2 |
|
4K QD32 |
384.0 |
377.5 |
359.5 |
370.1 |
345.5 |
362.3 |
335.7 |
279.3 |
|
AS SSD Benchmark (單位IOPS) |
16MB |
32.18 |
31.45 |
31.07 |
30.12 |
30.33 |
30.22 |
30.48 |
26.97 |
4K |
7081 |
31707 |
5070 |
28856 |
5010 |
28742 |
5799 |
17172 |
|
4K-64Thrd |
93501 |
82528 |
88444 |
79544 |
82624 |
78439 |
82033 |
61525 |
|
512B |
31736 |
29237 |
29540 |
28294 |
29316 |
26560 |
26301 |
15342 |
|
分數 |
444 |
497 |
415 |
472 |
391 |
467 |
392 |
351 |
|
總分 |
1176 |
1103 |
1063 |
941 |
|||||
PCMark 7 Secondary storage score |
5281 |
5390 |
5382 |
5446 |
|||||
PCMark 7 Raw Secondary storage score |
5535 |
6055 |
6032 |
5815 |
4K隨機寫入掉速表現驚人
儘管Radeon R7 SSD讀取速度並不亮眼,但是寫入表現大大加分,實質效益或許比一味拚讀取速度還要高。不過PCMark 7部分令人感到意外,總結得分除了落後給攣生兄弟產品,亦無法和近期推出的新品相較。這微妙的差異結果,或許在日後韌體更新時,會獲得平反的機會吧!
最後來看4K隨機寫入表現,我們是透過ULINK的DriveMaster來進行,比組較仍為現成的M5 PRO。Radeon R7 SSD性能變化亦為開高走低,但是所得結果高達9591IOPS,和近期以相同條件測試的存檔數據相較下,Marvell、SandForce設計方案產品大多落在6000IOPS以內。這用驚人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意味寫入掉速情形會比較輕微,是它最大的亮點。
DriveMaster 4K隨機寫入測試 單位:IOPS |
||
填滿容量/機型 |
Radeon R7 |
M5 PRO |
起始 |
29577 |
18465 |
25% |
25230 |
10462 |
50% |
18497 |
16238 |
75% |
16166 |
13443 |
100% |
15096 |
12053 |
125% |
12741 |
9044 |
150% |
11064 |
7538 |
175% |
10068 |
6643 |
200% |
9591 |
5551 |
表現極佳端看價格是否給力
綜觀而言,Radeon R7 SSD核心來自OCZ,概括承受獨特的讀寫速度傾向,這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重視寫入掉速問題,Barefoot 3控制器表現有目共睹。至於它不相容支援DEVSLP(Device Sleep)電源管理規範、Windows 8 eDrive等部分,既然定位明確指向遊戲應用,這倒不是太大的缺憾。就整體表現與預估價格來看,只要台灣正式價格別像顯示卡那樣爆冷門,那麼也是值得推薦的優質選。(廖必勝)
本文同步刊載於電腦王雜誌
歡迎加入電腦王雜誌粉絲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