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米已經成為全球五大手機廠商之一,這次小米 Note 手機推出之後,不但華人市場關注,也引起了國外知名媒體的注意。對於目前正想要進軍國際市場的小米來說,在這些國外媒體上的曝光也有助於提升影響力,尤其是當紐約時報、The Verge這些媒體都將小米拿來與蘋果、三星一起比較,不管比較結果是好是壞,都證明小米走向國際的策略已經奏效。
《華爾街日報》:小米發了一部更薄更輕的手機
《華爾街日報》其實並非資訊科技的媒體,主要關注的還是在財經方面。所以它以往總是大書特書小米在融資方面的消息。小米發佈小米 Note 之後,《華爾街日報》只是發佈了一個短消息,標題也是不痛不癢:《小米發佈了一部更薄更輕的手機》。
小篇幅的報導簡單介紹了小米發佈了比 iPhone 更輕更薄的手機,而雷軍還留了大量時間來講述小米在生態鏈上的佈局。除此之外,就是回顧小米之前的融資狀況。
《紐約時報》:小米 Note,朝 iPhone 6 Plus 而來
雷軍在發佈會中處處拿 iPhone 6 Plus 做對比,這一番苦心被《紐約時報》所理解。《紐約時報》的標題是《小米用新手機單挑蘋果》。
除了對小米 Note 的規格報導之外,《紐約時報》引用移動設備製造商分析師 Brian Blair 稱:「在中國,小米已經變成和蘋果類似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也是相當重視中國市場,Tim Cook 曾經提到,期望中國市場成為蘋果營收的支柱,在這片市場上,三星、蘋果、小米、聯想和華為等廠商廝殺正酣,而《紐約時報》認為,小米 Note 的推出加劇了小米和蘋果之間原本錯位的競爭。
The Verge:想跟 iPhone 6 競爭還早了點兒,你的對手是三星
如果說前兩個媒體是老牌紙媒,新媒體翹楚 The Verge 的觀點就對小米不太友好了。
雖然雷軍不斷拿 iPhone 6 Plus 做對比,不過 The Verge 還是認為小米和蘋果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就蘋果而言,這家公司已經到了追求手機內涵的階段,而不是簡單的硬體堆砌。蘋果的宗旨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來做。而小米仍然停留在拿硬體規格說嘴的階段,並且這些硬體都是別人的。
The Verge認為,對於小米這樣的企業來說,已經需要想想,要不要繼續抱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了。而在副標題上,The Verge 挑名了小米 Note 的定位以及對手:「小米 Note 和三星 Galaxy Note 互為對手」
另外他們還認為小米近來在智慧家居生態鏈上的動作頗為值得注意,認為小米如今的策略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家手機製造商了。
Ars Technica:小米發表了目前為止最佳規格的大尺寸手機
相比於 The Verge瞄準一般科技玩家,Ars Technica 的讀者比較偏向 Geek 圈子的玩家,Ars Technica 在評價小米 Note 上,他們認為,小米 Note 標準版的硬體規格平平,和三星 Note 3 差不多,不過它並沒有提及驍龍 801 和 800 的區別,以及 HiFi 這些差異。
真正讓人們感興趣的是小米 Note 頂配版,Ars Technica 認為這款手機算起來是目前手機界中綜合規格最佳的手機。
除了硬體規格外,Ars Technica 還表揚了一番小米 Note 的工藝,雖然在整體風格上和小米 4 有些類似,不過背部的 3D 玻璃設計是點睛之筆,一改小米 4 的背部的廉價質感,同時 3D 弧面玻璃背部也形成了小米 Note 的獨特設計語言,區別于其他廠商的設計。最後,Ars Technica 對小米在原創設計上取得進步表示欣賞。
外國網友:這手機還行
上面說的都是媒體對小米 Note 手機發佈的反應,那麼外國網友們怎麼看小米手機呢?在 Ars Technica 評論的網友一般都比較理性,所以這裡選取一些網友的評論來代表這些人的看法:
- 我想我會願意買一隻小米 Note,看起來不錯,價格也不貴。
- 在入手 Lumia 930 之前,我有個小米 2,手機不錯,價格也便宜
《華爾街日報》的一位網友則想到了潰敗的 Fire Phone:
- 小米模式就是亞馬遜應該打的,把手機賣到 100 多美元,在這個價格段上有著潛力巨大的市場。只是 Fire Phone 走偏了,偏偏要和蘋果去競爭。
The Verge 網友也表示了自己的興趣:
- 頂配版簡直是硬體怪獸。不過在入手前,我更想看看電池表現怎麼樣。
當然,最令網友們感興趣的是小米 Note 的價格:
- 小米 Note 頂配版的規格,可能會被未來三星和Sony要推出的旗艦機沿用吧?不過這手機只要 520 美元,看來三星 Galaxy S6 有麻煩了。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