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5 14:30

台灣團隊利用聯發科LinkIt開發板做出「Alchema智慧型釀酒器」,人人可以當酒神

ADVERTISEMENT

是去年經濟部全國通訊大賽第一名的作品,團隊利用聯發科的LinkIt開發板,製作了釀酒器的原型機,並且獲得了大獎。想法很單純,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裡,釀出自己喜歡的酒來,而Alchema可以幫助使用者把失敗機率降到幾近為零。

▲在日本的展出中,創辦人CEO張景彥拿著Alchema釀出來的酒在會場讓觀展者試喝。左二是共同創辦人COO黃映潔。

小酌怡情,過飲就傷身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知道用糧食和水果來釀酒。在東西方文學作品中,酒出現頻率更是所有飲料中最高的,沒法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幾乎都當不成大俠。

但釀酒是一門學問,如果不是很有經驗的人,你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等到開壇的那一刻,得到的是一罈酸掉或是壞掉的酒。 釀酒最主要的兩種方式就是「蒸餾」和「發酵」。前陣子日劇《阿政與愛莉》中的威士忌,就是以蒸餾製成的酒,在酒精發酵後再經過蒸餾,像以大麥為原料製成的威士忌、以麵包蒸餾的伏特加或是台灣的高梁酒都是。

ADVERTISEMENT

▲的CTO楊翊弘以及CMO蘇柏誠,兩個人都是交大的博士生,目前的身份都還是學生。整個Alchema團隊目前共9人,除了電機電工背景的成員外,還有一位擁有英國釀酒碩士學位的董翰寧,所有的酒譜主要都是出自他手。

發酵酒則是將穀物或水果放在容器裡,加入酵母發酵即可。如果看過漫畫「夏子的酒」,裡頭的清酒就是發酵酒的一種。常見的發酵酒如啤酒、葡萄酒或是原住民的小米酒都是。但是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愈來愈多,瓶內的壓力也會愈來愈大,超過一定的壓力,就會發生「爆瓶」事件,釀酒也宣告失敗。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

▲第一版試作品中,還有PH酸鹼值的偵測器是為了可以釀造醋,但是在後來的版本中取消了這個功能。

ADVERTISEMENT

Alchema是整合了硬體、APP、雲端的釀酒整體解決方案。使用者下載了APP後,把APP和釀酒器連接,按照APP上的酒譜,選擇自己想要釀造酒,酒譜上會載明酒精濃度、水果、糖、酵母等原料,使用者照著酒譜把這些原料放入瓶身中,釀酒器本身有秤重的功能,可以量出各種原料所需的重要,把它們放到內瓶裡。製造發酵酒的時候,利用各種感測器來偵測酒瓶內的各種情況,將所有的不利因素去除,讓使用者成功的釀出一瓶酒來。蘇柏誠的說法是:「不至於失敗,只有好不好喝的問題。」

▲這是第二版製作出來的釀酒器,主要的功能是驗證整個過程。實際上的成品內瓶在發酵的過程中,是不可以被光照的。

不同水果的出汁率各不相同,以葡萄酒來說,用果汁機連皮打爛即可,甚至用手捏醉都可以,然後加糖加酵母等著發酵。最理想的狀況是甜度計控制在14度下去發酵最理想。但因為各地水果的品質不同,甜度也各不相同,所以酒譜會在各主要市場做調查,再下去設計。像台灣喜歡不完全發酵,帶點甜的口味,而國外就喜歡完全發酵不帶甜的口感。

ADVERTISEMENT

接下來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是「殺菌」,這個步驟影響了整個釀酒的成功率和失敗率。當使用者把水果等原料放入後,Alchema會用瓶蓋內建的UV LED燈來殺菌,先消滅無關的雜菌,這會影響釀出來酒會不會變酸,好喝不好喝。

之後,幾乎就是時間的問題了。你想知道發酵的情況,可以打開APP來看看,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酒現在是什麼情況。當然,你偶爾也可以打開外蓋,親眼看看自己的酒在內瓶裡冒泡的樣子。機器本身內建了洩壓閥,當二氧化碳偵測器偵測到濃度過高時,洩壓閥會自動將多餘的二氧化碳導出瓶子外,也不會讓外界的空氣進入瓶身,避免影響發酵。

▲使用Alchema釀酒,大致上的流程如GIF圖所示。

ADVERTISEMENT

而使用者除了照著酒譜來操作外,也可以設計自己的酒譜並且分享給其他的使用者。目前Alchema一次可以釀造2.4到3公升的酒,以蜂蜜酒來說,大概2週就可以完成,水果酒則需要3~4周的時間。有些需要二次發酵的,就需要更久的時間了。

而Alchema也會推出不同配方的酵母讓使用者選擇,因為即使是同樣的水果和配方,因為使用的酵母不同,酒就會產生不同的風味。因此Alchema除了釀酒機的販售外,持續推出不同的酵母菌種,也是一種獲利的來源。

▲在整個發酵的過程中,APP會持續不斷的提供相關訊息。

Alchma去年拿到冠軍後,獲得了265萬元的獎金,目前所啟動的項目主要都是靠比賽的獎金。現在產品所有的作業已經進行到最後的階段,預計明年年初會在上Kickstarter上進行集資。如果順利,將來你就有機會自己在家裡,簡簡單的釀出符合自己口味的各種酒了。

▲想要自己釀出好酒來嗎?Alchema能夠幫助你!

ADVERTISEMENT